不唯学历重技能,身怀绝技的“花匠”高校当教授

27.11.2018  15:26

辛高炉为学生讲授菊花栽培技艺 记者李子云 摄

  长江日报融媒体11月24日讯(记者黄琪 通讯员任丽琼)近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首届菊展展出菊花品种100多个、4万多盆,其中8000余盆菊花是在“工匠教授”辛高炉的指导下栽种出来的。不唯学历重技能,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已聘请了辛高炉等3名“身怀绝技”的匠人当教授。专家认为,自2016年来“工匠精神”已三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高校此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匠人个个“身怀绝技
  博士,海归,是很多高校招聘教师的门槛。教师要想评教授,通常既要有论文还要有成果才行。与高校招聘教师、评聘教授不同,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不唯学历重技能,“身怀绝技”的胡佳诺、许先平和辛高炉先后被该校聘为了教授,且都在该校的园林园艺学院任教。
  辛高炉毕业于武汉市园林学校,1986年到中山公园主要从事菊花栽培后再也没有离开过菊花。30多年埋首泥土种菊花,教授菊花栽培及插花艺术课200余场。在第十二届中国菊花展览会插花艺术竞赛中,他的作品“”荣获金奖。到这个月底,辛高炉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工作刚好两个月。
  记者了解到,胡佳诺、许先平也都“身怀绝技”。胡佳诺曾凭借树木修剪和园艺造景的绝活,获武汉市第19届职业技能大赛技术状元,并被授予“五一劳动奖章”。许先平是仙桃市剅河镇新场村农民。他高中毕业后,一直从事桃树品种的选育和规模化生产经营,还被省科协授予“桃树大王”称号。
  跪地剪枝打动学生
  “两年穿坏了六双运动鞋,公园各处的植物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发病虫害,什么时候修剪,该如何修剪等,胡工都了然于心,这种精神让我感动。”武汉生物工程学院聘任的首位“工匠教授”胡佳诺的第一课,让该校教师朱雪云博士很感慨。这学期上课时,胡佳诺跪在地上剪枝的一幕,让90后的学生很感动,自己动手时也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许先平受聘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教授后,还与该校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团队签订了创业帮扶协议。“我从未想到一个泥腿子能走进‘象牙之塔’,给大学生去上课。”烈日下,许先平曾专门给学生团队会诊。学生说,许教授讲授的都是基于他几十年创业实践的经验总结,无论是专业经还是创业经,都非常实用。
  花甲之年,辛高炉开启了他的大学教授之路。课堂上,他手把手地教学生菊花如何栽培,如何插花。“以前大家可能觉得园艺工作并不高端,但辛教授的经历点燃了我们对园艺工作的热情,每当我们完成一件插花作品,就非常有成就感。”在辛高炉的影响下,大三学生岑雪立志毕业后要成为一名园艺师。

辛高炉为学生讲授菊花栽培技艺 记者李子云 摄   技术能手当教授应成常态
  “现在培育菊花的园林专家和业内人士越来越少,我希望能从这群大学生中找到一批热爱养菊的接班人。”辛高炉谈到到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任教的初衷时说,希望把菊花文化的种子播撒到大学校园里来。
  “‘工匠教授’既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正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所需要的‘双师双能型’教师。”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校长李友清认为,“工匠教授”可以与学术型等教授各展其长,优势互补,共同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作贡献。
  有统计显示,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40%,德国高达50%。而中国这一比例仅为5%,全国高级技工缺口近1000万人。 自2016年来“工匠精神”已三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培育“中国工匠”的诉求已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共识。教育部前不久发文,要求高校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达成度、社会适应度。
  要成匠人,先铸匠心。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聘用技术能手为高校教授应该发展成为一种常态。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实践课程是他们职业教育的一部分,实践课程应该由技术能手来教,而不是理论专家来教,这样才能利于学生了解今后将从事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