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多名护士中只挑出了3人 找不到血管敢“盲打”

05.02.2016  10:23

首席穿刺师“一针难求”

去年12月,武汉市儿童医院输液中心多了一个台位:首席穿刺台。台上坐着的护士,自然是首席穿刺师。目前整个儿童医院900多名护士,一共只有3名首席穿刺师。

放眼全省,这三人也是独一份。

物以稀为贵,眼下在该院,找首席打针的病人排成长队,但其他窗口常常乏人问津。

首席穿刺台人气火爆

却意外招来怨言

昨在武汉市儿童医院门诊大厅二楼,输液室的一排排候诊椅上坐满了等待输液打针的家长。记者发现,虽然输液有叫号系统,但很多家长宁可多等一会,要到旁边一个独立窗口打针。

这个窗口上方有几个字:首席穿刺师。记者观察半个多小时发现,这个窗口特别受青睐,时常被家长“打围”,相反,一旁的6个普通窗口,常常无人上前。

一位抱着宝宝打针的年轻妈妈说:“‘首席’应该是打针打得最好的吧,让她打,我伢可以少遭点罪。”排队的家长都存着这个念头,不过有时人太多,医院会主动疏导,建议他们在普通窗口打。

被疏导的家长通常并不情愿,有一位爸爸大声说:“都想找‘首席’,医院这样搞,不是人为制造排队吗?要不然多搞几个(首席台位)唦!”

当日值班的“首席”王曼似乎没有受影响,下针飞快,有时候针打完了,宝宝才“记起来”哭。病人太多,王曼一坐上首席台,就没时间喝水,更别想上洗手间,一天下来最多要穿刺240人左右,而在其他窗口,穿刺人数只有她的一半。

输液中心护士长张卫红说,去年12月份设立首席穿刺师之后,“冷热不均”就出现了,但一时间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首席’太少,整个医院只出了她们3个人。”

首席穿刺师徒手“盲打”

靠经验和手感定位血管

这三名首席穿刺师分别是周鋆、王曼、吴茵。去年11月,武汉市儿童医院在省内首次开展首席穿刺师选拔,考试分为理论、实践和综合测评,层层筛选下来,全院900多名护士,只有她们3人脱颖而出。

在普通人看来,“首席”打针又准又快,但从专业角度来看,“首席'得有十年功底,年穿刺量达2万以上,才可能“一针准”。

一针准就是一次穿刺成功,针扎进去后能回血,而且能顺利打完一瓶,没有肿漏。儿童的血管与成人不同,细小难寻,而且现在孩子普遍偏胖,血管隐藏在厚厚的脂肪里,更是难打。3名首席穿刺师的“一针准”率达到99%,实属不易。

7个月大的睿睿体重达30斤,因为发烧已经输液5天,血管都已经“打花”了,这次护士连下3针都没能打进去。妈妈一脸心疼,干脆抱起孩子来到首席台排队。

王曼也不多说,先拿起宝宝的双手看了一下,又仔细摸了摸孩子的头部右侧,看都没看,拿起钢针直接下手,一针准。

王曼说,孩子的血管细,有的根本看不见,有的深藏在骨头缝里,护士首先得熟悉人体血管的解剖定位,确定大致方位以后,再靠经验和手感来摸,“血管摸起来像橡皮筋,会先凹后弹,有时候摸比看更准。”

记者按她的指点,试着摸了摸几个宝宝的手和头,却一无所获。

在爸妈老公身上练针法

还扎烂一百多个西瓜

“首席”们的“盲打”,绝非一日之功。谈起如何练手法,三位首席不约而同地说,扎西瓜。邹鋆说,一开始练习都是扎水果,通常是选择各种瓜类,把止血软管绑在上面,练习进针的角度、深浅、速度等,一次一次从中寻找手感。

三位首席已经记不清到底扎到过多少瓜,“至少得有一百多个吧”。王曼笑言,这是基本功,接下来就得在人身上实战,爸妈老公同事都被自己扎过,但不可能扎得太多,谁都怕疼,有时候她们还会回头扎西瓜,找感觉。

该院门诊科护士长程琳说,她们能成为“首席”,还有个关键点:善于学习。程琳记得,邹鋆刚来时,总是站在老师(资深护士)身后,默默观察揣摩,下班后还主动加码练习。

吴茵则一直感念老师的不吝赐教。她至今记得一位老师教的“穿刺心法”,针头扎入不同的人体组织,手感各有不同,扎入脂肪针感觉柔软;肌肉是网状的,会感觉磕磕绊绊;扎入血管则会有一种突破感,像捅破一层纸。

“刚上台时难免紧张,这几句话就像定心丸,起码心里有个谱了。” 吴茵说,慢慢时间长了,对“心法”的领悟越来越深,就算没有回血,但只要有突破感,就知道这一针已经成功打进血管。

代表湖北儿科穿刺的最高水平

有时以专家身份到外院出诊

采访中,记者还发现一桩新鲜事,该院输液中心的护士打针,竟然全都不用针筒,直接用止血钳夹着针头打针。随后走访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第三医院、武汉市普仁医院等多家医院儿科,护士们都还是手持针筒打针。

程琳自豪地说,放眼湖北省,“我们医院是唯一能用止血钳打针的。”她解释,针筒会阻碍进针角度,止血钳悬空夹针,更方便选取进针角度。

作为华中地区最大的专科医院,在业内,市儿童医院的穿刺水平公认领先。该院精选出的三名“首席”,湖北省儿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王巧玲认为,她们代表的是整个湖北省儿科穿刺的最高水平。

“最高水平”们每天依然勤恳地为老百姓服务,不过涨粉确实很快。这两个月,医院门口一家早点摊主刘阿姨,她的小孙子经常生病打针,每次专找“首席”打。

前几天,王曼和邹鋆不约而同地发现,早点竟然自动升级,热干面变成杂酱面,杂酱面变成牛肉面。刘阿姨坚决不肯多收钱:“小伢在你们手里少吃了几多亏哟……多吃点多吃点!”

除日常工作之外,她们还会以专家身份到外院出诊,到亚心医院、长航医院、武汉医疗救治中心等单位,专门为那里的患儿穿刺、打留置针或是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但压力也很大啊!” 王曼忍不住皱眉说道:“我们同时也是‘底线’,如果我们都打不了,就很难有人能打进去了,必须得成功!”

文/本报记者余乐 通讯员王琛 图/本报记者胡伟鸣

制图罗煜倩

责编:李智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