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呈高发态势,加强综合防控刻不容缓
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2011年,原房县卫生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初步排查,共查出疑似四类精神病人2147人,分布在20个乡镇,187个行政村、1685个家庭。其中男性占57.3%,女性占42.7%;20岁以下占1.3%,20-60岁占78.4%,60岁以上占20.6%。以上病人只有467人曾经在各级有资质的精神病医院确诊治疗,其余人均为待核实病人。由于无专门治疗机构,导致部分病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轻者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流浪乞讨,影响市容市貌;重者肇事,伤害他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不利因素。做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加快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关系群众身心健康和社会繁荣稳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建立精神病专科医院,夯实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基础
近年来,通过实施医改,国家将精神卫生健康管理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鼓励县级以上政府兴建精神病专科医院,集中收治符合治疗条件的精神病人,为精神卫生事业发展带来大好机遇。因此,该局顺势而为,主动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请示建设精神病院,得到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
通过努力争取,2011年6月,原省卫生厅批复同意设置房县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病医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级别为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设置床位80张,性质为向社会开放的政府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县编委明确其隶属县卫生局管理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2012年,县委、政府将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病医院)建设纳入政府十件实事,全县在无项目资金扶持的情况下,艰苦创业,千方百计筹措资金1100余万元在原疾控中心旧址的基础上改、扩建县精神病医院,于2013年9月竣工,向社会开展诊疗服务。医院占地面积4460.31m2,建筑面积2616.5m2,现有职工36人,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均已接受省、市精神卫生中心业务培训。医院拥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电解质仪、B超、心电图、脑电图、心电监护仪、吸痰器、洗胃机等医疗设备,可满足精神疾病患者医疗、康复、护理等多层次健康需求。生活设施齐全,视频监控网络覆盖整个病区,实施全天候监控。建立健全了病人管理制度,针对暴力、自缢、跳楼、触电、吞服异物等紧急情况,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医院运行以来,已收治住院病人100余人次,管理运行规范,效果良好。
健全齐抓共管工作机制,推进精神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和财政部门要落实精神卫生防治机构的人、财、物保障,将人员工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建立长效的经费投入机制,力所能及地解决建设资金,以满足当前精神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和广大患者的就医需求。
编制部门要合理核定县、乡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提高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人社部门要出台精神卫生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政策,调配、充实县、乡医疗机构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同时要将县精神病医院纳入三大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推行大病(贫困)救助等相关政策,尽力扩大报销范围和报销比率,尽力解决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民政部门要加大精神疾病特困家庭的生活救助力度,做好“三无”精神疾病患者的收容和救济,对需要治疗的对象给予必要的医疗救助。残联要科学制定精神残疾患者救助计划,逐步开展精神残疾康复工作。综治部门、公安机关要组织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排查,收集、梳理有关信息,落实日常监管和控制措施,依法做好易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强制收治工作。各乡镇要积极预防精神障碍发生,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管控、收治工作,为精神障碍患者康复、重返社会提供帮助。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开展宣传教育,提高社会人群对精神卫生的认知水平,消除社会歧视,努力营造重视精神生活、崇尚精神健康,尊重关心和帮助精神病患者的良好社会氛围。卫计部门要制订精神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加强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工作,提升精神疾病救治能力,不断改进精神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质量。
作 者:王金波
责任编辑:李薇
稿件来源:房县卫生计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