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所高校将率先问鼎世界一流
国务院11月5日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每五年一个周期。
新一轮构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蓝图已出,高等教育强国梦有望成为现实,什么是“世界一流”?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还有多远?如何建设“世界一流”?带着这些疑问,长江商报记者连日来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中国科学评价中心主任、武汉大学教授邱均平向长江商报记者坦言,从其多年的研究经验与中国大学现状来看,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还有30年左右,但北大、清华、武大、华科等10所高校可能率先进入世界一流。
多所大学已列出时间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推出“211工程”“985工程”,以此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国的许多大学也曾列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时间表。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清华大学早在1985年就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到了2011年,明确提出力争2020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目标。武汉大学也提出到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不仅仅是这两所高校,近年来,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等知名高校,都曾提出力争2020年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口号。
此次国务院的《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构建“世界一流”的蓝图已绘出,那么世界一流大学有何标准?
“国外实际上是没有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邱均平向长江商报记者坦言,他从1986年开始一直从事世界一流大学评价研究,认为世界一流大学至少应该有5个标准,首先是一流的师资队伍,包括院士、资深教授及博士生导师等;其次是一流的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重中之重;第三是一流的科研成果,因为科研成果直接反映一个高校的研究实力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第四是一流的毕业生,包括毕业生的质量,培养的杰出校友等;第五是一流的管理,包括一流的校长。
“从操作层面来说,如果世界一流的学者以及生源愿意选择这所学校进行教学或学习,那么这所学校便是一流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他认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标准,在底线上有相同点,顶端则没有相同点,所以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在他看来,从“底线”上说,世界一流大学都有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拥有学校内部的治理意识,以及专业的管理制度等,但“顶端”没有相同点。
与“世界一流”相差30年?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所取得的成绩显而易见。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研究成果走出去,获得国际认可;也有越来越多的国际人才登陆中国高校。一些大学在国际高校排名中不断上升,但一个不容质疑的事实是,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依然明显。
“距离在30年左右。”邱均平说,早些年他就提出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在30年至50年左右。这一判断应该来说与国家判定基本一致,因为此次国务院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方案》中2020年只是若干所大学进入”。
关于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的差距,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认为,中国高校社会服务层次有待提升,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不够有力。
邱均平则认为,中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首先表现在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科研质量上的差距明显。
“我国高校目前在世界上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非常少。”邱均平说,以论文为例,我国论文数量已经是世界第二,但论文影响力却只排第五,被引用相对较少,特别是在世界顶级期刊发表的非常少。
“我国高校许多指标并不差,但人均下来却不太理想。”邱均平认为,这说明办学效益上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明显,如专利,一些高校专利总量可以与国际上名校相比,但人均专利数量却是几倍的差距。此外,中国高校国际化程度不高,教师队伍中外籍教师不多,留学生也不多,目前与国外大学实质性的合作比较少,前沿科研领域的合作更少。
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
1.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2.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3.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谁将率先成为世界一流
中国哪些高校能够率先成为世界一流?邱均平认为,从他的研究来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会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大学。
邱均平说,目前中国“985”“211”工程大学及各省重点建设大学共有134所,其中20%的大学即27所大学综合实力比较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相对比较小,“上述10所大学在综合考量中,近几年都在排在前十,水平在稳步上升”。
他还认为,上述10所大学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会更早一点。“清华、北大的基础相对较好,近些年来发展也比较快。”邱均平说,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近期发布的一份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清华大学的工程类专业力压欧美知名理工院校位居第一。
对于高校在校生世界第一的教育大省湖北来说,邱均平认为,除了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也都有望成为世界一流。“这些高校都有一些学科进入世界前1%。”邱均平表示,在美国“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中,武汉大学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行前1%,化学学科被评为世界高水平著名学科。
邱均平还强调,这些大学只是从目前来看,离世界一流差距相对较小,近些年来发展较好,但要真正成为世界一流,还需付出很多努力。同样,其他高校也不是没有机会。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中国高校资源欠缺问题已经不是特别突出,最缺好的办学制度和理念。他建议除了学校必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政府层面也要改变思路,“政府部门应从过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部分高校重点支持,转向建立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大学在竞争中形成特色,办出一流”。
邱均平则认为建世界一流必须继续加大投入,“经费不足依然是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聘请外籍教师,你的待遇总不能比国外低吧”。他也赞成大学必须练好“内功”,建议国家采取相关措施,调动高校的积极性,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没有高校及教师的积极性,建世界一流大学不可能”。
能否终结“钱学森之问”
谈及我国高等教育,人们自然容易想到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至今,这个问题已经提出了10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能否终结“钱学森之问”?
有接受长江商报采访的专家认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目标一旦达成,肯定将为终结“钱学森之问”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能否终结还不好下结论。只有全社会都能创造一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围,杰出人才才能脱颖而出,才能终结“钱学森之问”。
在邱均平看来,“钱学森之问”就是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精英,但实质上培养精英不仅是高校的问题,还需全社会共同努力,“对于一个精英人才的培养来说,高校只是打基础的阶段,工作后能否成为精英,还与工作环境、学术环境、团队支持等因素有关。”
邱均平说,现实中一些学生在学校非常优秀,但到社会后业绩平平,一些学生却相反,进入社会后成长很快,“这样的事例在我们院士、杰出企业家有很多,这不仅仅是高校培养的问题”。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