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贵洲调研指导京山县农业抗旱救灾

11.08.2014  12:58

                8月9日,湖北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等一行轻车简从莅临京山,调研指导当前快速蔓延的农业旱情和日趋严峻抗旱形势,分析研判保增产、保民生的关键措施和途径。省经管局局长张清林、京山县人民政府县长周志红、副县长张洪洋,京山县农业局局长李明佳等陪同调研。


      今年入夏以来,该县持续高温,降水不足且时空分布不均。全县156座大中小型水库逼近死水位或已枯竭占70%以上,县内25条大小河流全部断流,塘堰枯干10046处。水稻受旱面积23.3万亩,重度干旱近7.2万亩,旱作物受旱面积达22.75万亩,有9885人和1124头大牲畜及79个村出现饮水困难。


      孙桥镇余家沙坡村是京山桥米核心产区之一,由于连续五年干旱,该村力推“以水定种”。戴贵洲走到一块位于岗坡地种满红樱子高粱的田块,用手轻轻托起一株沉甸甸即将成熟的高粱籽,仔细询问种植面积、价格产量、如何脱粒,产品销路等,得到满意答复后,戴贵洲对该县调整“水改旱”的思路和以销定产、节水增收措施有效;看到眼前近300亩水田如今全部改种了玉米、芝麻和高粱等旱作物,戴贵洲对京山县科学调整种植结构,合理规划作物布局,缓解抗旱压力的作法表示肯定。前行近800米田间小路,戴贵洲来到一块即将抽穗的稻田边,俯身拨开两行稻穗,田里因干旱缺水导致几条网格状裂缝清晰可见,让他紧锁眉头。随即拨开一株茎秆粗壮的稻杆,里面包茎已近萎焉。“抽穗扬花期就缺一瓢水!”厅长感叹天不作美。继续前行20米,右边一片金黄的稻穗吸引着厅长的眼球,得知该品种是京山桥米主打品种之一“洋西早”时,厅长随即询问“洋西早”与“鉴真二号”各自生育特性和稻米品质。这里因地势低平,水源相对较好,眼前500亩水稻田是农民规划种植的口粮田。随行的当地政府部门负责人向厅长介绍,这片早熟品种,虽然接近成熟,但后期断水过早,显然是高温“”熟,但产量不高,迟熟的中稻在目前干旱持续下,无水可灌,只等枯黄,如果有一场较为透彻的及时雨,还可以挽救70%以上。



      在听取京山县县长周志红关于全县降水总量、库塘蓄水、旱情发展、人畜引水、全民主要措施等相关抗旱救灾工作汇报后,戴贵洲对该县各级积极应对旱情主动作为的责任政府表示赞许,戴贵洲说,京山县历经了连续五年干旱考验,能够科学谋划水稻区域布局,因地制宜调整种植内部结构,树立“囤水如囤粮”思想,抗旱不忘人畜引水安全,部门协同作战,落实抗旱后勤保障等一系列作法值得借鉴。在得知孙桥镇有近800人生活用水常年需要专车送水,并保持5年不间断后,戴贵洲对该县一手抓抗灾生产,一手抓民生保障的作法表示肯定。在田间地头简短的碰头会上,戴贵洲与该县政府、农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分析了抗旱救灾的下一步作法,商议大旱之年稳定水稻种植面积,确保稳产增产政策措施,对省委省政府已经实施的引江济汉工程能否把附属工程向京山县倾斜,解决这个产粮大县水资源贫乏问题,并表示将把今年旱情形势向省政府作专题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