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城中湖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
湖北日报讯 湖北省湖泊保护协会调研组
编者按 今天本版推出的三篇文章,都与“水”有关。《我省城中湖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通过实地踏访调研,剖析城中湖现状及问题,比较分析城中湖治理的不同模式,探讨城中湖治理的对策良方。《我们是怎样做好水文章的》,展示枝江如何做活“产业之水”、保障“希望之水”、造福“民生之水”、改善“生态之水”的具体做法。《南水润北方库区稳发展》,告诉我们十堰是怎样确保一库清水顺利持续北送,同时又实现库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水,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元素。如何把宝贵的水资源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大有学问,以下三篇文章给我们以启示。
城中湖是城市瑰宝。为帮助各地因湖施策,搞好城中湖综合治理,造福人民,省湖泊保护协会组成调研组,从2014年7月开始,先后对武汉市、襄阳市、十堰市、黄石市、钟祥市、鄂州市、黄冈市和潜江市等进行了实地调研。
城中湖现状及问题
根据《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成果,我省现有城中湖103个,其中武汉市38个,黄石市5个,宜昌市2个,鄂州市3个,荆门市5个,孝感市4个,荆州市21个,黄冈市16个,咸宁市1个,仙桃市3个,天门市4个,潜江市1个。据调研考察,我省城中湖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湖面遭到蚕食。城市扩张、房地产开发使宝贵的城中湖成了牺牲品,水面面积在80年代之后随着城镇建设的力度加大而急剧萎缩,80年代有面积记载的47个城中湖消失了15个,水面相应减少7.4平方公里,面积减少一半以上的湖泊不在少数,有的湖泊面积甚至减少了80%以上。
2、养殖难免过度。《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颁布后,城中湖的围网养殖现象有所遏制,多数城市强制拆除了围网和围栏,但还没有杜绝投肥和投饵养殖现象,导致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与此同时,水产养殖造成湖泊水位提高,影响湖泊调蓄能力。
3、水体普遍污染。省水环境监测中心近年对全省23个城中湖进行了全年期水质监测,水质污染十分严重,水质类别评价为Ⅲ类的4个、Ⅳ类2个、Ⅴ类4个,劣Ⅴ类的达13个,普遍呈现富营养化状态。主要污染源有如下几点:①点源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尾水等排放入湖。绝大部分湖泊周边未建设污水收集系统。②很多城市的老城区无法实现彻底截污及雨污分流,大量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进入湖泊,使得城市雨水成为城中湖的主要面源污染来源。③投肥投饵养殖和清淤不科学加剧城中湖内源污染,沉积物在水流、波浪等水动力过程的作用下,不断重复着沉淀和再悬浮的过程,持续释放污染到水体。
4、生态恶化凸显。通过对城中湖水生动植物分析发现,湖泊中通常没有沉水植物;湖泊周边过度硬化,或成为社区,或建成驳岸,或铺成硬质路面,植被缓冲带缺失或宽度不足;鱼类群落结构不合理,多数以杂食性的鲤鱼、鲫鱼为优势种,缺乏在食物网中处于高营养级别的如鳜鱼、鲶鱼、乌鳢等肉食性鱼类;底栖动物群落退化严重,未发现螺、蚬、蚌类等大型底栖动物,以富营养化指示种摇蚊幼虫和水丝蚓等小型底栖动物为优势种,在一些清淤过度的水域,甚至未发现任何种类的底栖动物。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多样性低,自净能力普遍较弱。
5、管理混杂盲目。目前,水利、水产、林业、城建、公安、卫生等部门都不同程度的参与涉湖管理,管理设施、制度及措施缺失。在《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的要求下,近几年很多地方成立了湖泊专管机构,挂靠在水利部门,但主要负责监督协调、宣传和服务,没有真正的执法权。此外,湖泊基础设施较差,大部分城中湖没有设立水文监测站,没有连续的水质、水生态监测数据。
城中湖治理模式探析
湖泊治理是建设美丽湖北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几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治湖方略,因湖施策,综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1、“大东湖”模式——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水系连通。武汉东湖是全国最大的城中湖。大东湖生态水网以东湖为中心,由东沙湖水系和北湖水系的江、湖、港、渠构成,包括东湖、沙湖、杨春湖、严西湖、严东湖、北湖等6个主要湖泊(水面面积62.6平方公里)以及青潭湖、竹子湖等湖泊,通过“三大工程(污染控制、水网连通、生态修复)、一个平台(监测与评估研究平台)”建设,实现江湖相通,构建生态水网湿地群。项目实施后,大东湖区域将形成一个436平方公里的湖泊生态湿地群,在国内绝无仅有。工程总投资158.78亿元,实施期12年,其中近期(2008-2012年)投资匡算89.03亿元,远期(2012-2020年)投资匡算69.75亿元。其中,东沙湖连通渠工程是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项目的启动工程,该工程自2010年4月30号开工,2011年9月30日楚河竣工通水,2013年12月初期雨水截流箱涵全线连通,并投入运行。该工程的建设打通了东湖和沙湖的水力连通通道,增强了茶港地区的区域排渍能力,完善了区域内配套的雨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有助于控制水果湖面源污染,改善东湖、沙湖和水果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城市功能和城市环境景观,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江湖连通、引水治湖。湖泊水系通畅、水体自净能力强,是保持水质良好的重要因素。大东湖水网工程的核心是“引江济湖”,即在对污水进行截污处理的基础上,将东湖、沙湖等6个主要湖泊与长江连通,使大东湖水系重现自然生态。此模式适用于位于水系发达地区、地理位置靠近大江大河的城中湖治理,对湖泊地理所处和水系现状要求较高。
2、“内沙湖”模式——水体生态修复工程:水体修复。内沙湖和鲩子湖生态修复工程以调整和优化湖泊生态系统结构为中心,开展湖泊水生态修复,实施包括水位调控、水体透明度改善、湖泊底质改善、健康食物网构建、水生植被和底栖动物群落恢复等措施,在短时间内实现湖泊由“浊水态”向“清水态”的转换。项目实施前,两个湖泊水质常年为Ⅴ-劣Ⅴ类,水体混黄,各种藻类疯长,食物链断裂,生态系统结构简单。项目实施短短3个月后湖泊整体水质提升到Ⅳ类,部分湖区达到了Ⅲ类水水质,现在多达十几种不同种类的水草构成的水下“森林”密布,水体清澈见底,浮游植物丰度大幅降低,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湖泊自净能力显著恢复,生态系统已实现良性循环。这两个典型城中湖的治理成功,为全省城中湖的治理和保护提供新的思路、技术支撑和样板,值得借鉴和推广。
对湖泊水体本身的治理是“内沙湖”模式着眼的关键。用生态方法调动水体本身的自净能力是水生态治理中事半功倍的治本之策,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应当成为未来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此模式适用于中、小型且截污工作较为彻底、对水体景观要求较高的城中湖治理。
3、“后官湖”模式——绿道环绕:郊野休闲。后官湖绿道位于蔡甸区后官湖畔,是武汉市首条郊野绿道,将生态资源保护和知音文化传承相结合,以“山水相融、田园相映、林城相依、知音文化”为指导思想,打造韵律田园风光、雅乐知音故事、静谧莲花水乡三大主题,具备湖泊修复、生态保护、休闲游憩、旅游经济四大功能。后官湖绿道的建成还原了湖泊的自然生态功能,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绿道依湖而建,道宽4米,由石板路、水上木质栈道交联而成。道路两旁,一面湖光山色,一面树木葱郁,鸟语花香,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玩、骑行、采摘。据不完全统计,周末绿道每天的接待量都在一万人次以上,人气的升高,使得这里的“绿肺”效应显现的同时,也开始释放出可观的生态红利。“后官湖”模式契合了当代的湖泊资源利用理念,以保护为主、开发为辅,在保护中开发。迎合了现代都市人群的运动休闲需求。此模式适用于湖泊生态环境较好、人口较为稀疏且交通便利的城中湖治理,对配套设施的完善和维护要求较高。
4、“磁湖”模式——风景区营造:园林文化。黄石以“打造矿冶文化名城,建设生态园林黄石”思想重新打造磁湖名片,一是在湖中心按古籍记载,仿建了“鲶鱼墩”。为了纪念苏氏兄弟泛舟磁湖的一段不平凡的历史,在鲶鱼墩上建有“系舟亭”,立有“苏公石”。二是在湖的南侧,人工建造了“澄月岛”,岛上楼榭亭台,繁花似锦,美不胜数。三是在磁湖的中心地带,修建了团城山公园。公园山卧水绕,雕梁画栋,碑林匾额,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环境幽美,被评为国家园林建设的名园,它是磁湖风景区的主体和中心所在。
城中湖风景区往往会兼具城市滨水区、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与城市公园等不同区域的特性,具有多重属性的复合。城中湖风景区的发展方向应与城市的发展方向相协调,需要面对城市快速扩张带来的压力,从有利于整个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统筹风景区的规划与建设。此模式适用于自然景观资源或历史人文资源丰富的自然湖泊治理,同时辅以较高水平的规划和设计。
5、“房县”模式——引水围城:人工景观。房县县城四面均有河流穿城而过,最后四条河流汇集一起滔滔向东而去。同时,城区以马栏河谷为中心,形成一条狭长的断陷盆地。房县引水围城,对城市水环境进行改造,利用自然河道的落差,在马栏河上共修建了11级橡胶坝和砌石坝,回水长度达到9.85公里,形成114.31万平方米的人工湖面,蓄水量达到250万立方米。在形态各异的砌石坝(蘑菇坝、水帘子坝、S形坝、钢琴坝)回水区内人工修建了各具特色的砂洲小岛,岛上种满各种水生植物,成了各种小鸟栖息的家园,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悠然而成。入湖河道治理中全面摈弃“渠化、白化河道”的现象,创立“堤稳、水清、岸绿、景美”的治河方针,在堤身中下部设计亲水平台,堤身用生态砼块护坡,堤顶绿树、红花成行的建造格局,打造了总长40余公里的水生态长廊;沿河大道、滨河大道、唐城大道各类小吃、夜市、商铺蓬勃发展,原来人迹罕至的地方变得车水马龙。
房县的引水围城是城区水环境治理中较为特殊的方式——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这一间接方式促进本地区的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此模式适用于地理特点适合、有充足的水源补给(包括江河引水、大气降水或地下水)的城中湖治理。
6、“襄阳”模式——九水润城:流域治理。襄阳承借独特山水优势,制定“九水润城”战略,应对南水北调对本地生态产生的影响,引水入城,显山活水,提升城市品质,建设山水园林城。九水润城,以汉江为主线,以唐白河、小清河、七里河、南渠、连山沟、滚河、淳河、浩然河为经线,周边水库和湿地为补充,使水系覆盖襄阳全城。首先,注重汉江生态景观带建设,以汉江保护为重点,建设长寿岛、解佩渚、贾家洲、鱼梁洲、月亮湾湿地公园、樊城江滩公园、滨江路、沿江大道生态景观带,多点打造百里汉江画廊。其次,“汉江-南渠-护城河”三水连通工程正式通水,使清澈的汉江水自流入因缺活水而荒芜的南渠,进而流入护城河,南渠清了,护城河活了,既是景观,又可泄洪。第三,人工开凿浩然河,连接起汉江与唐白河,开展绿道、塑胶跑道等景观廊道建设,既保障了东津新区防洪安全,又提升了区域品质和能级。第四,采用BT融资模式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小清河防洪景观综合治理工程。随着一条条水系的保护与修复,城市品质明显提升。
襄阳的“九水润城”战略是城市河湖流域综合治理的典型代表。此模式适用于水系发达、规模较大的城市进行河湖流域综合治理和建设,需要较高水平的顶层设计和配套工程的大规模实施,还需要解决建设费用巨大和水生态系统如何建立的问题。
城中湖综合治理建议
1、城中湖治理应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工程,摆在水环境治理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城中湖的治理汇集了多种棘手的问题和矛盾,要综合考虑雨洪调蓄、污水接纳、渔业养殖、房地产开发、公园和景观建设等多项工作,着力解决湖泊填占严重、水质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紧迫问题。
2、城市河湖水环境治理模式应从单一向综合转变。湖泊的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套用一种模式。通过借鉴上述几种城中湖综合治理模式,找到适用于湖泊现状的治理方式,集成和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提高治理效率和可持续性。
3、用铁的手腕坚决遏制湖泊被侵占的现象。定期进行湖泊巡查,对违法的涉湖项目记录在案,并联合相关部门监督整改,加大对涉湖案件处罚力度,坚决打击违法涉湖项目。重疾需用猛药,乱象需用重典,只有加大处罚力度,才能有效制止非法涉湖行为。
4、下决心解决雨污分流问题,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截污工程。随着人口、产业不断集聚,城市发展与湖泊水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截污治污为湖泊保护与治理之根本和前提,完善管网、逐年减少排污口、合理利用水资源、逐年提高城市水系生态环境质量,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加快湖泊周边的城市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城中湖水体不再纳污。
5、理顺城中湖保护与治理运行机制。尽快落实辖区内城中湖管理机构,改变多部门管理职能交叉重叠、执法不严的现状;不定期对辖区内湖泊巡查抽查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将湖泊保护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格局,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湖泊保护投融资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湖泊保护;整合民间保护力量,鼓励更多民间环保人士和公众加入到湖泊保护的工作中来,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公众教育和社会宣传的力度,提高公众的湖泊保护意识。
6、借助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契机,将城中湖的保护和治理纳入规划。以法治的思维执行好规划,以科学的态度落实好规划。(调研组成员:黄介生、杨金春、王小平、周念来、周驰、苗滕等)
南水润北方 库区稳发展
湖北日报讯 十堰市南水北调办党组书记、主任 王治安
本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一周年。十堰市是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近年来,特别是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十堰市积极抢抓通水机遇,牢记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加快转型跨越发展,不仅确保了一库清水顺利持续北送,也实现了十堰市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铁腕治污保水质。水质保护事关南水北调工程成败,事关水源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十堰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破釜沉舟的决心,不讲任何条件,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是坚决治理工业点源污染。毅然叫停培育了20多年的黄姜支柱产业,严格限制矿产开发,对所有重点排放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先后拒批120个有环境风险的重大项目,关闭转产规模以上企业560家。二是着力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全面取缔库区网箱养殖,严控农药、化肥使用,实施长江防护林、经济林地专项治理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618平方公里。三是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不断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实现了城镇乡村污水治理设施化、垃圾处理全域化。四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在国家尚无项目投资情况下,自筹资金实施神定河等五河治理工程。市委书记实地调研制定“九先九后”治理方针。市长挂帅建立河长负责制。目前,五河主要污染物指标持续下降50%,官山河水质已经稳定在Ⅱ类。
生态人文同步修。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十堰市高举“生态立市”大旗,实施“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取得显著效果。将每年12月12日设立为十堰市“生态文明日”。积极开展“绿满十堰”行动,努力打造全域生态区、全域水源区、全域风景区,真正使绿色成为十堰的底色。“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59.1万亩、封山育林74.1万亩、退耕还林14.4万亩,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32%提高到64.72%,林地面积、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三项指标位居湖北省第一。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6个,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38个,十堰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全国最佳生态保护城市等殊荣。
适应常态调结构。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十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推进转型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在确保水质安全的同时,加快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一步到位。农业抓产业现代化和农产品加工;工业抓汽车产业“整车专用化”和重要总成及零部件创新驱动;服务业抓生态文化旅游、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等产业的壮大升级,着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2014年,全市单位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GDP电耗3项指标下降以及工业利润增幅均位列全省第一。“四双”精准抓扶贫。库区不脱贫,水质安全就没有保障。鉴于全市尚有使83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10.2万移民安稳发展的艰巨任务,深入开展以“双包双建双带双促”为主要内容的精准扶贫工程,即部门包村、干部包户,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建好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市场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促干部作风转变、促群众增收脱贫。同时按照“绿净齐富厚和”六字要求,把移民内安与建设美丽乡村紧密结合,帮助库区移民致富增收。
对口协作南北情。北京和十堰对口协作工作进展顺利,正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迈进。目前,两地累计确定协作项目151个,总投资549.68亿元,援助资金5亿元。首都北京的真情帮扶,极大地促进了十堰的转型跨越发展。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总量继续保持了9%的平稳增长势头。
我们是怎样做好水文章的
湖北日报讯 枝江市委书记 许志华
近年来,枝江市巧打“亲水牌”,坚持在做活“产业之水”、保障“希望之水”、造福“民生之水”、改善“生态之水”上下功夫,实现了水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民生效益、生态效益多丰收。
做活做强“水经济”,促进三次产业齐转型
依托黄金水道,壮大临江经济。枝江地处三峡之末,荆江之首,长江黄金水道横贯东西。近年来,枝江市充分发挥临空临江临港临铁区位优势,打造大园区、建设大港口、促进大流通,构筑宜昌开放开发的前沿阵地。积极抢抓紫云姚地方铁路、宜张高速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机遇,依托111.5公里的自然深水岸线,投资30亿元建设“一路二站三码头”;加快建设七星台临江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临港物流、港机制造和船舶制造等产业,主动承接长江中游地区万吨级以下船舶制造产业项目,着力打造三峡枢纽港第九核心作业区。全市已建成码头56个、泊位61个,年货物吞吐能力1414万吨,枝江已成为宜昌及周边地区最重要的水运港口城市。临江经济的突破性发展,成为促进市域经济转型的新支撑。
发展现代渔业,打造水产强市。近年来,枝江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加快建设水产强市。通过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推广精养高效养殖模式和网箱流水养殖、“虾稻共作”等生态养殖模式,帮助渔民实现亩均增收6000元以上。全市已发展精养面积6万亩,特色养殖和特种养殖占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0%以上。大力发展鲟鱼、小龙虾、常规鱼冷鲜和鱼糜鱼糕等水产品加工业,年加工能力达到5万吨,渔业工业产值达到15.5亿元,培育了“覃姐鱼糕”、“三合冷鲜鱼”等特色水产品品牌。全面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体系建设,已成为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水产品物流集散地。
盘活水域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主动顺应旅游发展向“休闲度假”转型的大趋势,全力打造全省田园休闲旅游示范区。依托万里长江第一洲——百里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秀美的环岛风光,举办中国长江环百里洲自行车邀请赛、越野汽车接力赛等体育赛会,每年吸引体育爱好者和游客20多万人。依托拥有8000多亩自然水域的金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加快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开发亲水近水旅游项目。
建好管好“水设施”,推动水利事业新发展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建得好”。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融入城乡统筹、土地利用、美丽乡村等专项发展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规划管到底。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全面统筹小农水、国土整治等涉农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今年,全市整合涉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将达到3.2亿元。坚持政府、市场有机结合,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营。通过实施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流转,引进了一批有代表性的项目。通过建设水肥一体化的滴灌系统和以传感器、互联网、智能信息处理为核心的物联网,成为全省发展节水农业、智能农业的样板。
创新水利工程管护机制,确保“管得住”。全面开展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将全市所有堰塘、灌溉机井、小型泵站确权定责,实行“一堰一证两本”管理,有效调动了社会治水积极性,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巩固深化多轮“三万”活动成果,实行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通村公路养护员、水利设施管护员“三员合一”。整合后,全市近700名“三员”年均报酬提高130%,村级运转经费提高50%,实现了农村环境卫生有人清扫、通村公路有人养护、堰塘沟渠有人管护,全市农村环境显著改善。
建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确保“用得上”。对于规模化经营的地区,鼓励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护主体;对于农业分散经营的地区,指导农户建立用水者协会等组织,加强对农业水利工程的管理。全市按照所属灌区或渠系,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22个。各协会均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用水管理、水费缴纳、工程维修等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
保障改善“水民生”,实现饮水安全全覆盖
坚持高起点规划,谋农民之“需”。科学编制《枝江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依托大水源,建设大水厂,铺设大管网,做到城乡供水四大片区“一库(江)水、一张网、一体化”。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和自来水全覆盖、户户通目标,今年5月代表湖北在全国农村饮水安全现场会上作经验推介。
坚持高标准建设,圆农民之“盼”。始终把水源地保护作为农村饮水安全的第一道闸门,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组建4个水源地保护工作站,专职负责保护区内水质监测保护等工作,确保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标准。深刻汲取过去农村小水厂供水能力弱、处理工艺差、水质难保证的教训,把建设大水厂、铺设大管网作为农村饮水安全的核心工程。全市新建千吨以上水厂10座,集并镇村小水厂26个,布局供水管网1.4万公里,实现城乡饮水“同网同质同价”。
坚持高水平管理,解农民之“忧”。成立农村供水管理局,具体承担农村供水管理和农村饮水安全水质监测管理职责。投资200多万元建设水质检测中心,新建水厂全部配备水质检测设备,采用自检、送检和不定期抽检方式,确保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水质达标,保障农村饮水从源头到末端“全流程”放心。
开展净水清水行动。在全市所有饮用水水源地树立地理界标、护栏围持续优化“水生态”,打造青山绿水美家园网,强制关闭和拆除了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餐馆、鱼池等设施。实施退渔还库还湖,收回了13个中小型水库、湖泊承包经营权,实行人放天养。实施玛瑙河、东西排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整治河道57公里、堤防59公里。加强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全市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6万立方米。“十三五”时期规划建设4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实现全域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
实施湿地保护工程。以“一江两河”(长江、玛瑙河、沮漳河)和湖库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大造林绿化力度,通过实施长江防护林、绿色通道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累计完成防护林建设1.8万亩,全市近15万亩农田得到保护,年减少水土流失3.5万立方米,创建全省林业生态示范县(市)顺利通过验收。抢抓安福寺镇加快建设全省“四化同步”试点示范镇机遇,大力实施玛瑙河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加快完善金湖国家级湿地公园基础设施,该公园建成后,将大大提高全市湿地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和修复能力,成为枝江“城市绿肺”和“天然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