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我们的根——宜昌市非遗名录数量居全国地市州前列
巴风楚韵,文化瑰丽。
宜昌是一座有着24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巴楚文化的发祥地,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神奇的土家歌舞、激昂的峡江号子、壮阔的历代战事、原生的端午祭祀,共同构成了宜昌深厚的文化源流。
截至9月20日,我市已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9项,省级名录45项,市级名录64项;县(市、区)级名录301项,非遗文化传承名录数量居全国地市州前列。
梳理“非遗”,留住城市文脉
9月22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黄贞进向记者介绍,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屈原故里端午节”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堡坪民间故事、青林寺谜语、兴山民歌、宜昌丝竹、枝江民间吹打乐、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五峰土家族撒叶儿嗬、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屈原传说、王昭君传说、都镇湾故事、长江号子、宜昌堂调、南曲、薅草锣鼓、远安呜音、土家族打溜子、当阳关陵庙会、蚕桑习俗入列国家级;湖北省级45项中,类别比入选国家级的多了传统技艺、传统戏剧两类。
宜昌堂调,绚丽民俗画卷
除了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屈原故里端午节”之外,影响大、发展传承好且具有宜昌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宜昌堂调。黄贞进介绍,宜昌堂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鄂西堂调中最为精彩的一支,属民间吹打类乐种,因表演形式为坐堂演奏而得名。宜昌堂调主要包括大调、客调、菜调、茶调、丧调、笛调等内容,现存1000多个曲牌,广泛应用于民间红白喜事、节庆和其他民俗活动中。如用于婚嫁席面的“菜调”,由“知客”喊礼始终,从迎宾、入席、上菜、散席到送客,都有严格的程序,席间高潮迭起。
以老带新,传承激活记忆
6月14日,宜昌市非遗保护传承展演活动在城区夷陵广场举行,100多名非遗传承人展示了精湛技艺和绝活。
近年来,市文化部门加大收集、挖掘、整理工作力度,大力推荐申报非遗传承人,鼓励和支持各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目前,我市“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家级有12人,省级93人,市级399人。
校园传承、村落传承、节日传承、景区传承,确保了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夷陵区梅林完全小学开展了丝竹教学,兴山开展了兴山民歌教学,长阳开展了都镇湾故事教学;枝江部分小学开展了“枝江楠管”传习;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景区组织传承人进行表演,以老带新,传授绝技。通过“屈原故里端午节”和一系列大型节庆活动,向国内外游客展示了宜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本报记者 金贵满)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