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中国图书”
湖北大学巴西孔子学院的老师正在给安娜和她女儿写她们的中文名字。(人民日报报记者/侯露露摄)
巴西青年在书展上挑选自己喜欢的书籍。(人民日报报记者/侯露露摄)
8月22日至31日,第二十三届圣保罗国际图书双年展在位于巴西圣保罗北部的阿年比会展中心举行。作为拉丁美洲规模最大的图书展,此次书展有约480家展商带来各类图书,并将举办戏剧、音乐、舞蹈等400多场活动。记者在现场看到,即便是工作日,6万平方米的展厅里仍挤满了人。据主办方介绍,展览期间预计有近80万参观者来赴这场图书的盛宴。
青少年是圣保罗书展参观者当之无愧的主角。从售票处到展厅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据统计,书展23.9%的参观者年龄在18至24岁之间。
展厅的中间区域有一个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展台。中国结、九连环、剪纸、围棋、长城照片等元素将展台装饰得很中国。展台上,最受关注的是汉语学习教材。“许多参观者问我们在哪里才能学汉语,还要了孔子学院的联系方式要报名呢。”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师刘念对本报记者说。
来自中国的老师用毛笔在红色纸笺上为参观者写下他们名字的汉语翻译。“太美丽了!太有趣了!”带着女儿来书展的安娜很喜欢自己的汉语名字。安娜说:“我知道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食物非常美味。我们用的很多东西都是中国制造,质量很好也不贵。我对中国很感兴趣,可惜葡语版的中国图书并不多。”
正在圣保罗访问的北京大学教授胡续冬告诉记者,与10年前相比,如今巴西葡语版的中国图书数量有所增加,但依然不算多,而且基本都是些常见的古代典籍。
中国图书走进巴西难在何处?在展会现场,熊猫书籍出版社工作人员玛雅拉分析说:“我们很难找到同时精通汉语和葡语的译者,所以我们出版的葡语版中国图书还不多,我们期待看到更多中国图书。”
“虽然巴西是拉美地区拥有孔子学院最多的国家,学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学习的主要目的多是从事商贸和科技活动。在巴西,中国研究还处在发轫期。”胡续冬认为,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相信未来将有更多中国图书走进巴西。
媒体链接: http://news.ifeng.com/a/20140829/41776393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