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买房遇到的"坑" 绕不过去注定倒大霉
[摘要] 买房的过程中总会有些购房者觉得上当受骗,所以我们在购房前要充分了解开发商设下的陷阱。下文小编将盘点那些年我们买房遇到的“坑”。
盘点买房故事,看这些年我们买房遇到了哪些“坑”?
案例1:“定金”、“订金”傻傻分不清楚
事件描述:市民李女士在某楼盘购房时,与开发商签订一份“认筹协议”,缴纳1万元订金作为认筹保证,获得选房资格。开盘后,李女士觉得该楼盘价格超出自己预期太多,想要退筹,要回1万元订金,却被开发商告知,“认筹协议”条款上白纸黑字写着的是“定金”,买受方违约后,定金不予返还。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的发生是因为购房者没有仔细阅读“认筹条款”,在签订认筹协议时,购房者一定要看清自己交的是“定金”还是“订金”,同时需要明确,定金在哪些情况下是可退的。
除此之外,购房者还要注意自己缴纳的“订金”在何种情况下会变成“定金”。小编了解到,开发商有时会在认筹协议中增加类似“购房者认筹后,若选房成功,则订金转为定金”的条款。
案例2:购房者户型面积“被增大”
事件描述:前段时间,济南市民王先生在中海华山珑城C地块认筹了一套109平的房子,房价在6500左右,公摊约22%,但是在认筹协议中并未对房屋面积进行约定。认筹一段时间后,置业顾问与王先生约定了签正式购房合同的时间。不过令王先生感到惊讶的是,在正式的购房合同中,自己认筹的109平的房子变成了115平。
让王先生更加郁闷的是,这多出的6平米全部加在了公摊上,实用面积并未增加。王先生不仅需要补交3万多元的购房款,日后每月需要承担的物业费也随之上涨。
案例分析:上述案例中,由于王先生并未与开发商在认筹协议中明确面积和公摊,所以事情发生后,王先生只能选择退房或者补交房款。目前,在购房过程中,购房者与开发商的“要约”多以购房合同为准,但是购房者也需注意认筹协议的签订,一定要仔细阅读相关条款,明确潜在风险。
案例3:“拓展面积”存在诸多风险
事件描述:2014年8月份,市民赵先生被保利华庭打出的购房免费“赠面积”优惠所吸引,购买该项目一套房源,并获赠一间小卧室,约十平米。不久后,赵先生意外发现,获赠的小卧室部分竟然是天井,除了天井改卧室,该卧室的验收方式也让人费解。实际交房时,开发商建两堵墙遮挡这部分空间,验收通过后再打通装修,对于这种验收方式,赵先生表示很担心。
案例分析:所谓的“赠面积”并没有业主想象的那样简单。开发商以“赠面积”的方式促销,如果这部分赠送面积不在规划审批内,后期一旦被查出,或拆除或没收,业主只能自担风险。此外,开发商通过赠送面积变相提高建筑的容积率,这也违背了当初的规划设计,属于违章建筑。如果房屋的建筑面积与实际居住面积不符,开发商在报批房管部门时也可能通不过审批,这时购房者将面临办证难的问题。
案例4:“低价房”多是“底价房”
事件描述:前段时间,市民陈先生打算买房子,在搜索了济南房地产市场上的大部分在售楼盘后,陈先生发现,有一家楼盘打出的广告售价只有5600元,该楼盘的位置、户型面积正好符合自己的预期。然而到了项目现场,陈先生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开发商打出的低价房,不过是该项目的最差楼层、最差户型,置业顾问在介绍时不断地引导陈先生购买价格相对高一些的户型,“要是买他们介绍的高价位的房子我就不如去离市区再近点的楼盘看看了”陈先生说。
案例分析:房地产市场上常常有些楼盘会打出让人“惊喜”的低价格,而这些“低价房”大多是以“低价”为幌子,吸引购房者注意。一般来说,“低价房”大多位置不佳,朝向采光不好,户型结构上常常存在一些问题,购房者购买时不要一时冲动仅被“低价格”吸引,还要仔细了解低价房的具体信息,如位置、周边是否有干扰因素等,权衡好房子的性价比。
案例5:“五证不全”致业主办证难
事件描述:2006年,赵先生购买一套由大舜天成在燕子山路北段开发的项目“中国盒子”,由于地段、学区优势该项目曾名噪一时,并吸引诸购房者。如今,8年过去了,购买该楼盘的业主仍然没能入住。据赵先生介绍,该项目停停建建,过程曲折,项目开工建设后曾一度停工,而后更名为“炫立方”也一直未能交房。除了违规加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五证不全”,据了解,目前该项目仍没有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也不可能有商品房预(销)售许可证,业主多次催促开发商办理房产证均没有结果。
案例分析:如今,市场上在售楼盘多为期房,不少楼盘没有预售许可证便开始销售,存在风险。《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是“五证”最后一道程序,开发商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就意味着该项目在规划、工程、土地使用等方面通过了批准,商品房具备了进入市场交易的资格。如果没有该证,开发商无法办理竣工验收手续,而且以后也无法办理初始登记,会直接影响所购商品房的产权证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