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在珞珈】奇思妙想出精品
记者:严航、李琳
650件创意产品集体亮相第四届“三创”成果展,一个个奇思妙想令人应接不暇。这些产品很多在国内外重大赛事上抢尽了“风光”,如今在自家“比美”,更是引来一片啧啧称奇声,参观者不禁直呼:“了不得!”
好奇是最好的“导师”
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和传感器技术,保证运动轨迹的精确定位,即使在设有障碍物的跑道上,智能汽车也可快速可靠地行驶。凭借惊人的速度和周密的设计,我校代表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荣获3项一等奖,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在堪称土木工程专业“奥林匹克盛会”的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我校参赛作品“竹高跷”模型,创下了“用50克竹子撑起79公斤负重”的奇迹,以领先第二名10分的成绩摘得第七届比赛唯一的特等奖,这也是我校在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中的首个特等奖。
不需要任何辅助设备,即可获得具有空间、深度的逼真立体图像。这种被称作“裸眼看3D”的新兴事物,让3D技术变得不再神秘。其创作团队名曰“立感见颖”,致力于立体摄影、裸眼3D显示、光栅立体影像等技术的研究、开发,荣获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称号,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屡获佳绩。
管中窥豹,就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灵感的爆发力真不是三言两句就可以道明的。一系列精品的涌现,源于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勇敢探索,更得益于他们敢想敢做的韧劲儿。
头戴显示器,通过扭转头部,可看到远处各个方位的景物,实现“视觉”的漫游。一次,电子信息学院创新团队指导教师谢银波向团队成员提出“利用红外传感器捕获头部姿态控制舵机”的想法,团队成员、2011级本科生王喆结合一篇关于Oculus RIFT的报道,提出可以结合头戴显示器完成这个创意。就这样,EYES-视觉漫游系统应运而生了。
置身于佳木葱茏的珞珈山,你恣意享受它们洒下的阴凉和芬芳,但可能从未驻足留意过这些可爱的植物。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周高是个“有心人”,在武汉大学的5年时间里,他留心“拜会”每一种植物,并组织“寻宝珞珈”暑期社会实践队,对珞珈山药用植物展开普查,选取120种汇编成册,用相机为它们一一留影,并附上别名、来源、入药部位、植物形态等信息。“5年的不间断观察,我已经可以轻松识别珞珈山所有植物的品种。”周高自信地告诉记者。
没有想象那么难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有了奇思妙想,但付诸实践的过程确是困难重重。每一个团队的成绩,都是经历了跋山涉水,才最终体会到拨开云雾见天日的喜悦。
低卡路里的瘦身套餐、富含维生素C的养颜套餐、清肺润肺的雾霾套餐……各种鲜切水果组合令人眼花缭乱。主打鲜果切的“格格果团队”在创业起步阶段,就遭遇了经济寒流。“水果滞销,损失会很严重。”为此,团队成员深入各大菜场、超市开展市场调查,调整购买水果的品种和数量。因此,根据不同消费群体设计的水果套餐就应运而生了。
除了不同功能的水果套餐,该团队还根据季节的变化推出不同产品。“夏天有果汁,冬天有坚果,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经过优化升级,格格果的业务蒸蒸日上。如今,身着统一印有“果”字的制服、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格格果“配送小哥”骑着电动车在校园驰骋,已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锐意创新不仅体现在新点子的层出不穷,更蕴藏于对自我的坚持和对权威的扬弃。
“1立方米材料可以吸收220千克二氧化碳”,“三创”成果展上,负碳环保菱苦土-木屑复合材料吸引了无数眼球。在制作过程中,团队曾遇到一个大难题:制成的新型材料硬度低、耐水性差,完全不符合应用需求。
团队成员大胆怀疑文献显示的各种材料配置比例,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现木屑和菱苦土要按照1:4至1:5的比例才可制作出硬度适中的材料,并不是文献中记载的1:3;而磷酸盐系列外加剂的添加比例也由书本上记载的2%-6%减少至0.5%-2%。
“估计是因为所用材料纯度不同,导致有这样的差异。但这件事让我们明白,要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性分析和判断。实践出真知嘛!”团队成员笑着说。
时间紧、任务重几乎是每个创新团队都会面临的问题。“机器人团队”为了让每一步的研制工作赶上制作周期,常常是设计组出设计图后,加工组连夜用数控机床加工配件,然后两个组一起组装,再交由控制组调试。“只要没有课,大家就在实验室设计方案,调试设备。”连夜改方案是团队的“家常便饭”,“疲惫的时候大家互相鼓鼓劲,坚持一下也就过去了。”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每一个成功团队的背后,都有着一串攻坚克难的小故事、几行不为人知的辛酸泪。只有凭着一股韧劲最终坚持下来的人,才会一脸灿烂地告诉大家:没有想象那么难。
你的创意我来实现
年轻人从不缺少天马行空的创意,学业压力、资金不够、场地有限等客观因素,是他们实践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然而,在武汉大学,这些都不是个事儿。
早在2003年,学校在全国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并渗透到本科教学的各个环节,开创性地实施学分制、主辅修、双学位、创新学分等制度,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引导他们参与科研训练、创新创业训练。
此外,本科生班级导师全覆盖,邀请知名校友担任本科生班级导师或指导教师,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建立一批实习实践基地,加大对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政策奖励等一系列措施,为学生“三创”保驾护航。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猛发论文、狂追绩点不再是武大学子成长成才的唯一出路。动力与机械学院2011级本科生蔡耀从大二开始进入导师实验室,专注于科研,目前已修满21个创新学分,获得湖北省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和7项国家专利。他说:“没有SCI、EI核心论文,大学生活一样很精彩。”
除了制度倾斜,学校不惜“大手笔”提供资金支持,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大学生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实践活动。2014年设立了1000万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资金。
6200平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共有工作用房87间、多媒体教室3间、讨论室3间、展厅2个、陈列室2间、300座报告厅1个,可容纳近100个团队,全校所有学生均可带项目申请免费进驻。
“机器人团队”是众多受益团队之一。2013年,团队获得学校16万元研究资金,使得他们有充足的经费购买原材料、电路板、传感器等元件。此外,团队还成功申请到了2间工作用房作为训练场地和设计制作场地。
团队成员、2012级本科生贾春妮胜券在握:“学校的支持是我们继续研究的动力,我们会在一次次比赛中积累经验、增强技术,同时吸取教训、发挥优势,争取新的突破。”
(供图:贾春妮、刘洋、王喆 编辑:杨欣欣)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