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藉城市英雄不是一时豪情
怕担责嫌麻烦,不愿为见义勇为行为作证,今后类似“忘恩负义”的行为将受处分。近日,新版《武汉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草案)》立法说明会上透露,该条例3月底提请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将全方位、最大限度人性化保护城市英雄。
为英雄作证
人人应有共识
2月26日,河南大学生孟瑞鹏为救落水儿童溺亡,却因被救家庭的谎言,纠结数日才还其公道;武汉市民方俊明,1985年因救一小男孩恶作剧“落水”导致瘫痪,但被救男孩的家庭一直不愿出具书面证明,直到28年后,他才得到一声道歉和一张迟来的见义勇为证书……
“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英雄情怀可贵,但牵系在一张证书上的慰藉、赔偿和补助,往往让英雄的自证之路,走得狼狈坎坷。实际案例中,许多见义勇为的行为得不到认定,关键就在于受益方、目击者不愿作证。英雄因此甚至被诬陷和误解,伤害的是整个社会的正义感。因此,对“忘恩负义”者进行适当的处分,有利于引导社会风气、弘扬诚信正义。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危险,为英雄作证,不但受益人责无旁贷,目击者也应秉承良心和责任。
有英雄气概
也要见义智为
此次修改的见义勇为条例中,删除了“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等感性,模糊的词句,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彰显了人文关怀,亦是官方态度的一大进步。同时,官方也鼓励,彰显道义良心的英雄,不但要见义勇为,更要见义智为。
因为勇救他人而流血牺牲,英雄之举令人尊敬的同时,也让人心痛难过。“该出手时就出手”是英雄气概,但英雄也可以考虑出手的方式方法。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量力而行,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出手相救,值得提倡;利用微信、网络等新型手段举报重大犯罪分子,更是智慧的表现。
所以,武汉市人大召开《武汉市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草案)》立法说明会时,就将“智斗”纳入了见义勇为范畴加以鼓励。这无疑也是对英雄的另一种保护和关怀。
让英雄无悔
需要更多投入
在法律意义上,见义勇为者受伤、牺牲都应由侵权人承担赔偿责任,但一些意外事故并没有侵权人,或者侵权人逃逸,再加上受益人补偿不力,最后往往是由地方政府抚恤救助来托底。甚至,有些地方因为差钱,只能每年“控制”见义勇为的名额,选择个别突出的事迹来表彰。而部分见义勇为者,由于伤残等原因,即便得到认定,依然生活艰难。
在鼓励个人诚信和正义感,让市民勇于挺身而出为英雄作证的同时,更应尽早出台统一的认定标准和程序,使见义勇为申请、认定、赔偿、补助等环节,都能有法可依。
各地政府部门更应加大投入,或者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为见义勇为者提供长效救助和保障,使正义得到回报,让英雄无怨无悔。(屈旌)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