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全国4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重点中学联合发起的中国慕课大学先修课启动仪式在清华(微博)大学举行,MOOCAP理事会也正式成立,首批6门“学术志趣类”课程目前已在“学堂在线”平台推出。这种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结合的新模式,定位于更好地衔接中学和大学教育,为“学有余力”的高中生提供大学先修课程。 新技术为教学改革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毫无疑问这是有益的尝试。我国的中学教育应试教育特色十分突出,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难以适应大学阶段的自主学习,先修课教育十分必要。近年许多大学与中学联合开设大学先修课,但遭遇线下选课的障碍,效果不理想。慕课平台使更多学生有机会接触和选择这些先修课,从理论上说,只要有足够多的课程资源,有足够好的课程内容,它将使更多高中生受益。 但新技术提供的可能性能否真正成为现实?我想恐怕就不能这么乐观了。现有的机制性障碍是最大的难题。 首先,高考(微博)成绩是衡量中学教育质量的硬指标,对所有的中学来说,先修课的开课必须以保证学生高考成绩为条件,这使得中学可能会对学生选修先修课进行限制,即使是线上课程,也很难对志在冲过高考独木桥的高中生产生普遍吸引力。“学有余力”一词巧妙地诠释和平衡了这一矛盾,但它并没有明确的意义,而只有比较性意义。在老师、家长(微博)和考生看来,没有上北大(微博)清华的把握,可能都不能称作“学有余力”。这样,真正能参与先修课学习的学生就寥寥无几了,这就使慕课的作用大打折扣。 其次,从早先大学与中学联合开设线下先修课的情况看,这种“联姻”难免让人觉得有些“各怀鬼胎”的意思。对中学来说,这种合作为其提供了让更多学生进入理想大学的机会。而大学则可以提前对优秀学生进行教育,这对培养学生成才当然有利,不过,加上自主招生等措施,想不让人将其视为招生掐尖之举也难了。从合作双方来说,这当然是双赢,但就教育改革的整体而言并无多大意义。慕课先修课似乎打破了原来的大学和中学一对一的合作模式,可以使更多中学的学生 更自主地学习,但也可能使慕课平台具有更广泛的联合“掐尖”机会。虽然理事长澄清说这不是掐尖,而是“高水平大学与中学共同担当、共研教育衔接的协作共同体”,但在逻辑上这算不上否认,而且,没有进入这一“共同体”的中学,更没有推动学生修课的积极性了。 再次,新技术应该着眼于为更多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能局限于这一“共同体”平台。这一平台并未触及基础教育中的深层问题,而只是狭窄范 围内的补充措施,若能打破应试教育模式,即使没有这一平台,当前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包括国际知名大学的公开课,也已经可以为中学生提供足够而恰当的学习材料了。 教育的要义是自我教育,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标准化灌输,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新技术为教育改革创造了条件,但若没有观念和机制的变革,它也可能只是当前观念和机制的新形式。慕课先修课让我们期待之余,也不免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