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扎实推进净化工程 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编者按:我省自2014年实施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扫黄打非”净化工程,按照工程项目化要求,各地积极组织开展了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恩施州在净化工程工作中组织有力,措施有效,积累了有益经验,现整理刊发,供学习交流。
恩施州坚持守土有责、打防并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以整治为基础,以规范为重点,以繁荣为目标,扎实推进旅游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扫黄打非”净化工程项目,积极探索“扫黄打非”工作长效机制,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一、读懂学透文件精神,深入摸底严格筛选。恩施州的申报工作不是来自景区和县市,而是由州文化执法支队专人负责落实。州文化执法支队组织人员,认真学习通知精神,对申报条件、申报程序逐一熟悉,按照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要求,对辖区内旅游景区和高速服务区进行摸底,选择基础条件、区位优势、经营状况和管理体制相适应的景区或服务区,主动与旅游、交通部门取得联系,咨询预选拟建单位的基本情况,争取他们对项目建设的支持。在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后,筛选适合净化工程项目建设的景区或服务区,初步确定拟建项目示范点,按照2比1的比例列为预备名单。
二、做好前期协调沟通,初步达成拟建意向。在确定拟建预备名单后,利用到县市检查文化市场之机,深入到州内各大景区,带上省“扫黄”办文件,与景区负责人进行协调沟通,宣传净化工程项目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宣传项目建设对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品位的重大意义。同时,也指出景区现有的零售摊点擅自经营存在文化安全隐患以及景区责任。通过宣传和交流,经营业主主动承诺在游客集散中心设立专营出版物和免费阅读场所,明确责任和义务,达成项目建设意向,落实净化工程项目建设。
三、依据景区自身特点,做好项目申报工作。恩施州将每个项目建设定位于以出版物经营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经营服务,为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在前期协调沟通形成净化工程初步框架的基础上,按照可行性报告编写提纲,逐项进行细化,特别是对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项目经营方式及项目完成后预期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项目管理过程中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等,进行详细说明。就项目建设定位、项目建设要达到的基本目标等,与建设单位达成一致意见,综合考虑,完成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写申报工作。
四、规范采购配送渠道,实行项目资金直达。指导项目建设企业完善管理制度,理顺管理机制,实行“三统一”。州“扫黄”办在与项目建设企业达成意向,且项目申报成功后,通过议标方式,选择新华书店系统作为图书配送企业,新华书店与项目建设企业签署图书采购配送协议书,明确责任义务,要求图书采购配送渠道不得擅自变更,保证渠道规范。在筹建中,由新华书店先行拟定书目,提供给项目建设企业,双方协商确定初步书目,报州“扫黄”办审查备案。在项目资金管理上,实行项目资金直达,即项目建设经验收合格后,由州文体新广局直接将项目资金一次性拨给项目建设企业。对5万元项目资金进行明确划分,分配比例分别为:场地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场地租用、装修等补助1万元;图书管理设备,包括电脑1台,管理制度及牌匾制作5000元;图书采购经费35000元。场地设施建设、设备添置、图书采购经费,由项目建设企业按照财务制度进行结算管理,州扫黄办不直接经手项目资金,加强对资金运行的监督管理。
五、选择不同经营主体,承接项目建设任务。根据景区不同情况,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承接项目的企业。在实践中,从四个方面进行有益尝试:一是引进邮政企业入驻景区。采取文化主题邮局运营模式,以期刊、图书等出版物经营和风光风情名片、旅游纪念邮戳等为主要内容,以休闲、品茶、免费阅读等多元化经营,为游客提供文化套餐服务。二是在民俗旅游景区与文化公司进行合作。选择成熟且有影响力文化公司,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建立文化阵地,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品牌。三是在红色旅游景区与社区共建共管。把净化工程与农家书屋进行整合,统筹规划,分区设置,分类管理,大大节省人力物力和管理成本。第四,在高速公路服务区项目建设上,通过省交投公司联系经营者,承接项目建设。在签订项目建设合同时,请省交投公司作为第三方见证机构,保证项目经营的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