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硒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就展在京举行

22.10.2014  18:03
开幕式现场 田代明 摄 开幕式上恩施土家歌舞表演 田代明 摄 土家歌舞在北京演出 田代明 摄 展馆内 田代明 摄

  中新网湖北新闻10月22日电  (谭也平 朱平艳)10月22日上午,由国家民委主办,湖北省恩施州人民政府、民族文化宫和湖北省民宗委承办的世界硒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就展在民族文化宫举行。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贾治邦,国家民委专职委员管培俊,国家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国务院扶贫办、国家林业局有关领导,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肖旭明,湖北省民宗委主任柳望春,恩施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恩施州领导冯忠泽、马尚云、乔俊杰等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由恩施州人民政府州长杨天然主持。湖北省政协副主席肖旭明在开幕式上讲话,国家民委专职委员管培俊宣布世界硒都——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就展开幕,王海涛在开幕式上致辞。

  肖旭明在讲话中说,近些年来,国家和湖北省采取系列政策措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全力支持恩施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深入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建立了“616”对口支援、省内部分市对口支援民族县市工作机制,为恩施州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资金、项目和精神支持,一个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自治州正在茁壮成长。

  王海涛在致辞中说,今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30周年,恩施州正是伴随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在不断进步成长。恩施的发展历程,无可辩驳地印证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在推动民族发展、保障民族平等、增进民族团结、实现民族繁荣等方面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建州31年来,恩施州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各部委的倾情关怀。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支持恩施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恩施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视察湖北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李克强总理两次视察恩施的重要指示,抢抓国家实施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的机遇,加快脱贫奔小康步伐,一个“生产加快发展、生态持续良好、生活逐步富裕、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 ”的美丽恩施,已“打开山门、大开山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1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倾情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恩施州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并紧紧依靠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抢抓党的民族政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政策机遇,坚持一届接着一届干,一任接着一任做,一以贯之抓发展,与时俱进促转型,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2013年全州生产总值552.5亿元,增长9.9%,其中农业增加值增长5.1%,增速居湖北省17个市州第一;地方财政总收入106.6亿元,增长17.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1亿元,增长23.8%;固定资产投资510.4亿元,增长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7亿元,增长14.7%,增速居全省第三。今年上半年,在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背景下,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稳中向好,稳中有升”。

  31年来,恩施州始终把绿色作为恩施本色,始终坚持“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战略,坚持不懈地走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生态建设,强化环境保护,建设“美丽恩施”,绿色发展的实践已彰显巨大生机活力和丰硕成果。全州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7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3天,与三亚等地一起被网友票选为7个(海南三亚、湖北神农架、海南海口、广东湛江、湖南张家界 、湖北恩施、 广西北海)“中国最佳洗肺城市”之一,并荣登新华网“最美中国榜”,与桂林等地一起获15个“最佳中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称号之一。

  31年来,恩施州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群众。30年春风化雨,30年砥砺奋进,30年沧桑巨变。2013年,与1983年建州时相比,全州生产总值从9.1亿元增加到552.5亿元,增长了60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7亿元增加到 510.4亿元,增长了300倍,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从0.9亿元增加到50.1亿元,增长了55倍,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从675元增加到16639元,增长了2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56元增加到 5235元,增长了20倍。2013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8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39元,增长10.5%,增幅居全省第四。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35元,增长14.5%,增幅居全省第一。全年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减贫数量居全省第一。

  目前,恩施州正发挥政策优势,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全面建设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其主要作法:一是全面发挥党的各项民族政策优势,放大政策效应,确保了上级一系列政策支持“直达”恩施、“普惠”恩施;二是发展具有地域优势的特色产业,实施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避工业污染之短、扬生态文明之长,在“特色”上挖潜力,在“绿色”上增效益,打造州域经济“升级版”;三是不断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功能,“衣食住行业教保医”八字经,着力解决“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出行难、就业难、安居难”民生问题,抓好城乡公共服务对接,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不断提高了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四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按照“国家试点、省级领导、州级组织、市镇实施”的工作模式,在恩施市龙凤镇扎实开展以“扶贫搬迁、退耕还林、移民建镇、产业结构调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并逐步放大试点示范效应;五是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把龙凤镇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和来凤-龙山经济协作示范区作为推进改革的“舞台”,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目前,在创新精准扶贫机制、产业链发展机制、生态保护和利用机制、基层组织建设与乡村治理机制、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优选村医村教进村“两委”班子、实施“村民办事不出村”等方面,已取得初步成效,受到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恩施州抢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一是切实加强对民族事务工作的组织领导,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纳入了各级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与干部考核任用挂钩,形成了党委牵头、政府推动、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格局;二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围绕“三个离不开”和“两个共同”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坚持推进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五进”活动。积极探索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效途径,加大民族立法力度,推进依法治州进程。全州已制定施行单行条例15部,具有法律效力的决议和决定80多项,初步形成了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体系。组织全州宗教界开展“同心建恩施,同行促跨越”等主题实践活动,民族宗教事业和谐发展。三是积极发挥民委部门自身优势,服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建成一批以恩施土司城、建始县民族风情园、咸丰飞凤楼、巴东民族文化公园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标志工程,修建改造特色民居5万余栋;四是加强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民族干部服务恩施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干部政策,高度重视民族干部的选拔任用,增强民族干部服务地方发展的主体性意识。目前,全州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比例达69.7%、州县级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领导占73.4%。

  本次成就展由序厅、正厅、西厅和东厅四个厅组成。序厅主要展出的是恩施的自然风光、生态资源、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及民族风情等。其前言部分主要展示的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举办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成就展的有关背景和恩施州概况。

  本次成就展出时间为10月22日至28日,共7天。展出期间还将邀请国家以及有关部委领导巡馆、举办旅游产品推介会以及民俗风情展示等活动。(完)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