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志愿家长考生花钱求指导 找“志愿王”咨询要排队拿号
(武汉晚报 见习记者姚传龙双V记者利剑之高悬)昨天凌晨5点,新洲城关古城大道97号,一个名叫郁金香布艺商店的大门还没有打开,但是门前早已排起了长龙。这些等候在此的人们并不是冲着门店里的窗帘布匹,而是希望能在开门后拿到一个相对靠前的号码,好让自己的孩子早一些接受号称“志愿王”的王老师对于高考志愿填报的指导。
从头一天的凌晨5点开始,到第二天凌晨1点,整整20个小时才能让当天大部分前来咨询志愿填报的家长拿到自己孩子高考志愿填报的建议书。这样的情况从6月23日高考分数公布后就开始出现,截至昨天已经持续了整整3天。
所谓“大部分”,是指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咨询。陶女士就是没能得到咨询的一位。由于儿子今年高考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填报志愿进入一所满意的学校,就读一个好专业,便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对填报志愿一事,陶女士一家三口多次讨论,仍然不能得出最后的结果。
“志愿填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前途和命运,这让我们不得不仔细、慎重。”陶女士的话代表了广大考生家长的心声。
“志愿王”咨询时要拿号
对于“志愿王”的指导,陶女士坦言,需要向王老师缴纳350元的咨询费,才能够获得指导,最后拿到自己填报志愿的建议书。由于前来向“志愿王”请教的家长太多,根据先来后到的规矩,由王老师的亲戚发号,按顺序接受指导。“如果叫号的时间过了,你只能重新拿号。”陶女士说。
由于“志愿王”名气太大,很多来自麻城、黄冈、团风、红安等新洲区外的学生与家长也纷纷登门求教,只为了能够填上一个好志愿。
“志愿王”何以称“王”?昨天下午1点,武汉晚报记者来到古城大道97号这栋3层楼的私房,布艺店老板说,他们只是1楼门面的租客,王老师是房东,咨询点就在3楼王老师的家中。
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咨询的家长手中,大多拿着一张红色名片,上面是王老师的联系方式及咨询点地址。王老师在名片上称自己为“填报高考志愿的王牌、优化志愿结构的专家、掌握填写志愿窍门的名师、指导人生规划的导师”。
名片背面写着王老师对前来咨询考生的承诺:“只要您告诉我高考分数,我就能帮您选择最好的院校,推荐最适合的专业,助您低分冲进名校。”而对于没有过批次线的考生,王老师表示,也可以帮学生找到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和学校。
在王老师的咨询点内,四周的墙上贴满了各地区的院校名称与专业,两室一厅的住房里挤进了40余人,指导时房门紧锁,等候在外面的人只能听到叫号才能进去。
见记者前来,王老师的家人误以为是前来咨询的家长,顺手在纸上写下77号,将纸递给记者,并准备收取350元的咨询费。
王先生的家人说,王先生是师范院校毕业,退休前是学校的老师,十几年前应亲朋好友的要求帮助他们的孩子填报志愿,由于填报志愿精准,所以名气逐渐变大,前来咨询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因此,王老师开始对咨询进行收费。每年从高考分数发布到志愿填报结束的这四五天里,是王老师最忙的时间,他每天要接待70名以上的学生咨询。
王老师是否也有志愿填报失误的时候?王老师的家人称不可能有失误,王老师并不是只有在高考前后才会研究志愿填报,而是一年365天都在研究。家中的《湖北招生考试》杂志、历年分数线与一分一段表、专业介绍和高考期间的报纸,都是他重点研究的资料。
走进咨询房间,王老师对咨询的学生进行提问,提问包括分数、兴趣爱好以及意愿。然而依据其在全省的排名分析学生情况,并对专业学校提出多个建议,写下志愿填报的建议书交给学生。由于需要咨询的人太多,王老师婉拒了采访。
学生说自身意向和“志愿王”建议相同
难道所有的家长都是慕名而来吗?在商铺门口,几位家长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一位阳逻二中的学生家长说,由于自己认识的小孩里有好些人到这里咨询,确实都进入了好的学校,因此他是慕名而来。
但是对于其他家长而言,由于是在农村,平时对于学校和专业并不了解,高考时看见有人在发“志愿王”的宣传名片,在无人可问的情况下,便来这里咨询。
那么咨询效果到底如何?一位今年考了573分的张同学说,考完后他便根据分数线等情况自己填写了志愿,由于家人并不放心,他来到王老师这里咨询。“其实我和他填写志愿方式差不多,他比我还保守一些,主要还是家里大人买心安。”张同学坦言。
信息不对称教育服务性缺乏
怕扎堆、怕掉档、怕专业不好影响扎堆,孩子是家庭更是家族的希望。正是由于高考期间考生和家长的焦虑和期冀,加上家长对志愿填报信息的难以掌握,造成了志愿咨询的火爆。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尚重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本质是教育服务性、公益性不足。
尚重生说,目前高校的分类包括一本、二本、三本,重点院校又包括211、985,再加上各专业的就业与考研前景,这不仅对于普通家长是个难题,哪怕对教育从事者而言,填报时也并不轻松。“这件事情证明教育缺乏服务性与公益性,很多高校离老百姓还很远,没有真正深入下去,应在中学开设公益讲座,帮助学生和家长熟知大学生活。”在尚重生看来,网络上流传的“12年读书,4天填志愿”也在证明教育服务性的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