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首次启用微型盾构机挖掘地下管廊 不占道不扰民
本报讯(记者张驰 通讯员张耘华 商帆)昨天上午,全长4.4公里雄楚大道电力隧道正式开始掘进,这是我省首个采用微型盾构机挖掘的城市地下管廊工程,这一尝试将有望终结以往“拉链路”的城市建设尴尬。
传统的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多采用“开膛破肚”的施工方式,不仅容易造成反复开挖的“拉链路”现象,而且因明挖施工占道而影响交通通行,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施工方式下管网埋深较浅也导致水管爆裂、燃气泄漏、电力及通讯中断等管线事故。
雄楚大街电力隧道工程,是雄楚大街快速化改造工程的子项目。工程沿雄楚大街,在楚平路与光谷陆景苑之间,掘进出一条直径3米、深8-15米、总长4.4公里的圆柱型地下管廊。建成后,管廊将铺设4条220千伏高压线和4条110千伏高压线,连接工程两端的变电站。
为挖掘这一地下管廊,工程投融资建设方武汉市政建设集团专门定制了一台造价2200万元、直径3.7米的微型盾构机,相对于直径6.2米的地铁盾构机,微型盾构机正常作业时,在速度、效率等方面毫不逊色。
市政建设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的地下管廊施工相比,使用微型盾构机不仅在施工费用上更为节省,而且施工效率也将提高2倍以上,以微型盾构机每月最大掘进速度400米计算,全长4.4公里的地下管廊在2017年12月前即可完工,届时雄楚大街改造工程地面施工就将全部完成。更为重要的是,盾构机全程在地下作业,避免了对沿线区域的明挖,基本杜绝了道路的“开膛破肚”。据悉,地下管廊内已经提前预留有外接支线接口,后期的维护、检修、管网铺设,均可在地下直接进行,不需要在对管线进行迁改。
去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改善城市地面反复开挖的“马路拉链”问题。此次雄楚大街电力隧道工程的建设,正是我省今后管廊建设的实施范例,为后续城市地下管廊工程的建设,提供实践经验,彻底破解“拉链路”的城建尴尬。
不占道不扰民 挖掘深更坚固
微型盾构施工破解城建难题
武汉晚报记者从项目建设方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了解到,使用微型盾构机挖掘既能较大限度的避免施工对市民的影响,同时也将一次性破解城市“拉链路”尴尬。
“4.4公里的管廊,只用挖掘6个盾构井就能完成全部的作业,既不会产生噪音扰民,更不会大范围影响交通。”市政建设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据了解,地下管廊的明挖部分只在6座盾构井上,其余均在地下进行,不会产生噪音扰民,真正实现“让城市安静下来”的理念。同时,施工范围主要位于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下方,除盾构井占据人行道、绿化带两股车道外,基本不影响主干道的交通通行。
最为重要的是,使用微型盾构机挖掘地下管廊,可以在一次性完成管线铺设的同时,彻底解决城市“拉链路”。由于以往的城市管线铺设有深有浅、随意性大,经常在施工过后两年内出现管道堵塞、检修困难、管沟被破坏等问题,进而导致路面反复开挖。用地下管廊建设管网后,专线专用,同时深埋地下,可以独立的进行管网的检修,避免与其他管网“打搅”,最大程度的减少管线迁改,进而减少对道路的反复开挖,破解拉链路尴尬。
记者张驰 通讯员张耘华 商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