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谣言泛滥 造谣者和新媒体平台最该负责

20.07.2015  23:45

   漫画:朱慧卿

  近来,A股市场引发广泛关注,各种真假难辨的流言和传言在微博、微信上大量传播,让股市成为新媒体谣言的重灾区。中国社科院新闻所6月24日发布的新媒体蓝皮书对2014年92条典型假新闻的分析显示,59%的虚假新闻首发于微博,首发于微信的谣言虽然数量不多,但因其封闭式传播环境,辟谣难度更大。

  公众如何看新媒体领域的谣言现象?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1775人进行的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谣言最严重的三大领域分别是:食品安全(72.2%)、人身安全(56.9%)、健康养生与疾病防治(54.0%)。若谣言造成严重后果,受访者直言“制造谣言的个人或机构”(74.7%)和“未尽到把关责任的新媒体平台”(64.6%)应该承担责任。

   21.5%受访者表示股市谣言已给自己造成损失

  最近,有媒体梳理出最近股市上的18条谣言,包括“某证券针对500万VIP的风险预警”“上调印花税”“某外资机构做空A股市场”“一男子因炒股亏损跳楼身亡”等。在中小股民对谣言异常敏感的情况下,很多谣言往往传播甚广,尽管官方频频辟谣,还是造成了严重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生昆阳(化名)在今年2月进入股市,他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一带一路战略刚刚落实,连云港在收盘前突然快速拉高,而且有‘消息’称连云港被列入一带一路优先建设项目。我一激动就追了进去,第二天果然涨停。结果连云港公司发公告说经核实没这回事,当天晚上我都快哭了。幸亏卖得快,下午就跌停了。”昆阳发现,现在随便进入任何一只股的股吧,都是谣言满天飞。对于一些制造利空、吓唬股民抛售,然后暴力拉涨的谣言,他深恶痛绝。

  调查显示,40.6%的受访者表示关注近期股市上的各种小道消息、传言流言,20.6%的受访者表示不好说,仅38.8%的受访者不关注。21.5%的受访者直言,近期的股市谣言已经给自己造成了损失。

  近年来,很多“著名谣言”在微博、微信上广为流传。本次调查中,受访者评出影响最恶劣的三大谣言,分别是:小孩、妇女被麻醉拖走后挖肾并贩卖(54.8%)、某地一男子炒股亏损后跳楼身亡(51.5%)、某地出现孩子被偷现象(47.5%)。

  接下来还有:肯德基6个翅膀的鸡、烤熟的鸡肉有活蛆、自来水中的氯可致癌、WIFI辐射致癌、购物小票致癌、蓝色洁厕块致癌、不锈钢杯泡的茶有毒、“小太阳”导致孕妇流产等。

  说起谣言,北京80后青年刘强打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随手就能翻出十几条。“一些好友发的朋友圈消息,都惊人的一致。什么天津卖麻花的车下面藏了十几个孩子啊,什么修水电的车专门抓小孩啊……有些谣言说得有鼻子有眼,还是比较敬重的长辈转发的,让人将信将疑。我上网一搜索,发现已经有好多个类似消息,就是换了地名和时间,内容都完全一样”。

  “听说现在可以领计划生育奖助扶持资金。请问怎么领取?”再一次接到社区群众打来的电话,北京某社区工作人员黎越一头雾水的同时,也感到事有蹊跷。“这两天已经接到十几个这样的电话了”。为此,他们咨询了民政局、计划生育部门,确认并没有此项政策。黎越上网一看才发现,一条“申请领取城镇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持资金”的消息正在微信上流传——“如果你单位有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属于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家庭,从7月1~30日,要在居住地居委会报名,申请享受城镇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每人每年960元,两人就是1920元,虽说钱不多,但是过了这个报名期限,就只能等到下一年了,过期不补,请通知你们身边的亲戚朋友同事,看看谁符合这个条件”。

  “这根本就是一条假消息!可很多群众看到微信文章,就相互传递。”黎越无奈地感叹。

  本次调查中,受访者认为谣言最严重的三大领域分别是:食品安全(72.2%)、人身安全(56.9%)、健康养生与疾病防治(54.0%)。接下来的是:财产经济(35.3%)、国家政策(31.9%)、警示防骗(22.6%)。

   61.3%受访者认为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制谣传谣成本低

  为什么新媒体上的谣言屡禁不止?调查中,61.3%的受访者认为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制谣传谣成本低;59.5%的受访者指出一些公共号、大V等出于牟利目的制造谣言;38.8%的受访者感觉微信等新媒体传播环境较封闭,辟谣难度大。

  北师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周敏认为,微信与微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新媒体。微信相对来说是封闭或半封闭的,更像过去传统社会里坊间的社会关系,传递的消息类似于口口相传。谣言因为有熟人的推荐和转发,传播次数会呈几何级数地增长。

  当下,借助夸张的标题和内容获取大量粉丝、传播量后,通过企业投放广告费生财,是微信营销目前的标准做法。周敏指出,微博和微信上存在一些营销公号,它们为博取关注而制造谣言的行为值得警惕。

  调查中,47.8%的受访者感到公众对日常生活充满怀疑和缺乏安全感。37.4%的受访者直言网友缺乏分辨谣言的能力和常识。36.8%的受访者指出网友对谣言危害认识不足,随手传谣。

  有专家表示,谣言不断被转发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关系到人类基础需要、威胁到人们基本安全的东西,往往最能引起共鸣,这类谣言如此热传恰恰正中“痛点”——人们认为自己所处的环境并不安全。二是这类谣言能激发人们的保护欲望。 制造恐慌是谣言传播的常用手段,而谣言又恰好能激发人们保护重要亲友的欲望。

  “人的本性趋向于相信坏的事情。谣言传播最严重的领域,往往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有值得讨论的地方,而且不需要特殊的专业背景。”周敏指出,个人往往缺乏分辨信息真假的能力,过于相信媒体中传播的消息。而在越来越追求点击率的情况下,媒体的新闻专业素质正在受到威胁,一味追求及时发布,就会忽视新闻的真实性。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权威部门失声更导致谣言广泛蔓延。调查中,57.4%的受访者指出权威部门不能及时发布准确信息,45.4%的受访者直言权威部门公信力弱,38.1%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对谣言的监管打击力度不够。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指出,事件本身越重要,信息公开得越不充分,谣言越可能得到充分传播。只要官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不消除,老百姓对谣言的热衷程度就难以降低。

  若谣言造成严重后果,谁该为此承担责任?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制造谣言的个人或机构”(74.7%),其次是“未尽到把关责任的新媒体平台”(64.6%),之后才是“相关监管部门”(56.0%)和“传播谣言的网友”(49.9%)。

   受访者认为制造谣言者和新媒体平台最该为谣言承担责任

  调查显示,新媒体谣言泛滥,72.7%的受访者认为会困扰公众情绪和正常生活,66.4%的受访者直言会破坏正常经济和产业秩序,59.9%的受访者认为会污染网络环境,47.0%的受访者担心会引发群体性事件,40.8%的受访者认为会造成不正当竞争。

  “公共关系学中有句话叫,‘当谣言走遍世界的时候真理还在穿鞋呢’。公众应该意识到,谣言的传播具有一定的不可挽救性和伤害性。”周敏认为,当下媒体应该继续保持深度调查和反思质问的优良专业传统。对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加强媒介素养,改变自己对信息接收和传播的态度,在转发消息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考虑是否真实,以及是否会对他人造成不良影响。

  如何减少新媒体上流传的谣言?调查中,68.8%的受访者期待公共事务信息及时公开,越透明越能安定人心。63.2%的受访者希望惩罚恶意的谣言制造和传播行为。59.5%的受访者希望改善社会坏境,增强公众安全感。56.8%的受访者建议新媒体平台清理有造谣纪录的公共账号。51.7%的受访者建议对常见谣言准备应对预案。40.1%的受访者表示应提高网友科学素养,不信谣、不传谣。

  “计划生育奖励金假新闻”事件,让黎越对社区管理产生了新的认识。以前如果有新政策下来,他们会用张贴告示和走访通知的方式进行告知。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继续保持工作的公开透明,保证信息能准确到达每个社区群众,这是黎越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或许我们自己也能开通一个专业的网上平台,与这些谣言的制造者相抗衡”。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