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勇:一位长江学者的土地情怀(组图)
中新网湖北新闻9月11日电 (陈岩)在刚刚过去的暑假两个月,全国首批文科长江学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徐勇教授一直在农村调研。他带领学生去了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安徽等省份的十几个村庄,撰写了十几万字的调研报告。
1970年,年仅15岁的徐勇教授初中尚未毕业,就插队到一个贫困的小山村。上山下乡结束后,徐勇考上了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从事政治理论研究。1990年,身边不少同事“弃文从商”,徐勇教授却卷起裤腿,再度“上山下乡”,成为我国第一批从事农村问题研究的学者之一。
跟随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从一名普通青年教师成长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更是因村民自治的开创性研究获聘首批文科长江学者,徐勇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扎根农村研究。在他的带领下,集聚了一大批农村研究学者的中国农村研究院于2000年经评审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作为该基地的一个长期项目,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选点达258个村的“百村观察”项目已成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农村社会调查,纸质问卷存档以外,更是形成了积淀丰富的结构化数据。
今年六月,这位年逾花甲的老知青、大学者又出发了。而这一次,他的目的地,仍然是农村。针对过去村庄调查缺乏整体规划、带有随机性,难以成为系列和整体学术成果的缺陷,徐勇教授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和论证,决定于今年暑假启动新版中国农村调查。该调查将全国分为七大区域,一是延续和跟进百村调查;二是进行村庄实态调查,从根部理解中国农村;三是开展家户调查,以家庭为基本单元进行原子化分析;四是新增口述史调查,研究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基因,以口述史为重要依据建构历史政治学。
6月下旬,在进行调查培训基础上,全院学生,包括还没有正式入校的2015级学生共四百多人陆续奔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300多个村庄开展调查,时间持续两个月,有的迄今还在驻村。
为指导好学生调查,中农院发扬以往“现场教学”的传统,每个老师进入农村现场,除自己调查外,还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徐勇教授是全国文科指导学生获得百优博士论文最多的老师之一,提出农村研究要有两个课堂,一是校园,一是田园;有两个老师,一是学者,一是农民。已达六旬的他今年带头到农村进行“现场教学”,两个月到五个省份10多个村庄进行实地调查。中农院执行院长邓大才教授在进行总负责和总协调的同时,自己还亲临粤、鄂、川等省份的山区农村调查和指导。在两个多月的调查中,师生克服了各种困难,也取得了很大收获。
徐勇教授谈及,长期以来,中农院以“顶天立地”为宗旨,将农村实地调查作为基本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今年年初,中农院就将“大服务、大调查、大数据、大平台”作为建设任务。其中,大调查是基础,目标是打造世界农村调查之都,成为全球顶级农村调查机构。而所谓调查之都,不但要拥有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规范化调查,还要建立资料完备的数据库,以丰富、全面的数据和资料形成自己的学术品牌,同时服务于学界,以开放的姿态共同推进涉农研究。中国农村研究院基于长期调查数据,建立了数据储存和分析于一体的数据库系统,仅仅是该系统附设的影像农村数据库,业已收集了体量庞大的原生态农村影像图文资料;此外,收录的民国农村调查数据更是弥足珍贵。与浩如烟海的电子化资料同样丰富的是和农村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包括1.3万册地方志、2000多册家谱、15个村庄的原始档案,且全部实现了电子化并录入数据库。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建设成为全球顶级农村调查机构,中农院还与华中师范大学相关院系合作,启动了日本“满铁农村调查”翻译、“俄国农村调查”翻译和“海外农村调查”工程;仅在上半年,“满铁农村调查”就已翻译五百多万字,该系列译丛计划出版100册,总计1亿字。
此外,与中央政策和国家发展需求相对应,为了满足“大数据”时代国家、社会基于对“三农”问题的关注所衍生的信息需求,近年来,中国农村研究院致力于打造世界首个高校农村研究智库平台——中国农村发展智库平台。该平台凭借中国农村调查系统、中国农村社会动态跟踪系统、中国农村村情观测系统、中国农村数据库系统、中国农村仿真预测系统五大子系统协同运行,经流程化的操作程序,高效实现全中国农村的数据动态收集、数据流转数字化、数字信息模型化、模型动态预测等功能,其成果可以进一步向科学研究、地方改革甚至国家决策实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