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义是脱贫路上的绊脚石
张勇
针对部分地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倾向,国务院扶贫办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切断形式主义的思想根源,及时纠正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新任务,自任务目标提出以来,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拿出了具体有效的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一定不能盲目乐观。
以往扶贫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纸上扶贫、电话扶贫和喇叭扶贫等,不愿意深入到基层、不主动了解民情民意。“拖延症”、“急躁症”、盲目跟风盛行,“走读式”、“挂名式”帮扶风靡,不尊重贫困群众意愿、不考虑市场风险、包办代替、盲目上项目的情况时有,导致扶贫工作流于形式主义。
这一场脱贫攻坚战,事关亿万群众中国梦的实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容不得形式主义和作风漂浮。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不管具体做法有何不同,检验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群众的接受度、认可度和满意度。只有精准到位见实效的扶贫,才会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有些地方,今天调查贫困户人口了、明天登记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情况了、后天又让老百姓填个表说说造成贫困的原因了。工作看似做了不少,但都是表面文章。有的贫困村不适合种果树,非要拉来大批果树树苗;有的贫困村土地本来适合种植,非要挖个塘养鱼。不能做到“因地制宜”,不能瞄准特色发展产业,不能推动亮点基地、发动致富能手、带动一片就业、造福一方百姓。
形式主义不注重调查研究,不了解实际情况,心中没数,才会简单粗暴的定下一刀切的减贫指标。形式主义崇尚空谈,所以才会经常使工作处于盲目状态,考核出现简单化、短期化的倾向,使扶贫效果成了一笔糊涂账。
形式主义问题严重影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果任由其存在和蔓延,将无法让贫困县如实如期摘帽,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如期脱贫,从而影响全面小康的质量与进程。要以实干的工作作风将精准扶贫工作抓出实效,不能仅仅满足于“吃得饱”,而是要解决让群众“过得好”,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增强群众发展致富信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补齐全面小康的贫困短板。
只有真正深入基层,从实际出发,因户施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扶贫解决方案,才能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只有尊重群众意愿,激发内生动力,才能大力推动扶贫工作从“外部输血”向“自我造血”转变。
(编辑:刘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