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房断供”背后是硬币的两面
五六月末,浙江杭州、江苏无锡、福建宁德、江苏新沂等地都有业主因个人按揭贷款逾期未还而被银行起诉的案例。这些案件中,业主大多声称“无力还款”(《21世纪经济报道》7月8日报道)。
其实,对于“弃房断供”现象不必过度渲染。首先,报道也指出,目前“弃房断供”尚未成为全国普遍现象。而如果按照经济人理性分析,购房者在购买商品房时,一般都会自我评估其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与商品房所需偿还款项之间能否达成平衡。如果月收入超过五成以上将用于房贷偿还,那么就突破了警戒线,这是随意翻翻任何一本理财书都能获得的常识。
所以,“弃房断供”现象出现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某些投资乃至投机者,抱着房价永远会涨的幻想,一头扎进了按揭购买多套房子的投资游戏。在他们的计划当中,商业贷款利息与未来可预期的房价涨幅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只要能够维持商品房房价达到一定涨幅就迅速出售的资金回流循环,就能确保这个游戏平衡不会被打破。
可是,随着房地产宏观调控带来的形势变化,全国多地出现房价涨幅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的趋势,则使得房地产投机或者投资者的资金链条断裂,游戏循环也无法再继续下去,唯一的止损之道就是断供。
而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断供者属于购买商品房自住,也就是所谓的刚需一组。然而,近年来房地产领域不断有所谓专家鼓吹,购房应一步到位。不少年轻人在此影响下希望一步到位,再加上对于房价未来上涨的预期,也基于保值增值考量,于是购买了与现阶段收入完全不对称的大户型。正如报道中某国有大行南京一支行长表示,“小微企业主所买的大户型和别墅估计是未来产生不良的主力。”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组织调研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3》指出,截至2013年,全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为100平方米,人均30平方米。中国人均住房面积已达世界中高收入水平。有一成家庭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而且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要多于其他省份。
可想而知,在一二线城市,普通家庭一次性全款购买商品房的比例是非常微小的。那么这些拥有了两套以上住房的家庭,如果两套商品房都属于贷款按揭,那么其定期还款压力可想而知。而“人均30平方米”的数据,也说明我国人均拥有房产面积已经接近国际标准。这是否也隐含着对于商品房的“超前消费”? 也由此带来了不少家庭面临着房价一旦波动就可能陷入负资产的风险。
这当然也不能完全归咎于购房者,近年来,房地产领域浮躁投机风气盛行,开发商更多青睐于向市场推出面积大、利润高的大户型商品房,可供中低收入以及年轻购房者选择的小户型数量日益减少,这就逼迫着种地收入及年轻购房者不得不选择超出自身实际承受能力的大户型商品房,随着房价波动、贷款利率调整以及自身收入变化,就会出现购房者被大户型所拖垮的现象。
“弃房断供”背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反映出房地产领域之前的各种积弊已经开始显现,虽然目前“弃房断供”者还是个案,但如果房地产调控就此中断,房价再次出现报复性反弹,投资投机现象又会卷土重来,更多人会陷入超能力购房的集体非理性和狂热中。另一方面也提醒着政府和公众,一味宣扬房价上涨论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多重危害,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透支,而且会造成畸形价值观和消费观,让购房者承受过多风险,也最终会波及房地产业,带来更为巨大的损失。(毕舸)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