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库需打破政府全知迷思

29.10.2014  10:10

  10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把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切实抓好,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和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智库。

  此前有报告指出,中国智库数量总体偏少,影响力尤其是国际影响力不足。2013年,全球智库总数6826家,美国智库以1828家位列第一,中国智库以426家位列第二。即使是数量,与美国比也差了一大截。而在全球顶级智库榜单中,进入世界前100名的中国智库只有6家,可见质量上在世界上排名还相当落后。

  但光是指责中国智库本身是不明智的,智库建设滞后,根本的原因还在所谓体制机制上。智库的功能主要是为决策者献计献策、判断运筹,提出各种方案设计,也就是从事智力生产和供给,其发展必然地取决于市场需求。中国智库的现状,与中国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关,但它主要表现在国内市场需要不足,智库作用受到轻视。

  背后的原因,一是一些领导干部自觉英明伟大,感觉不到对智库的需要,觉得政府是“全知”的,重大决策都是领导说了算。从新闻报道上可知,一些地方大量存在“一言堂”决策、“拍脑袋”工程。

  事实上,过去的领导决策也不都是“一言堂”、“拍脑袋”,很多人也搞决策咨询,有时候也采纳专家意见。问题在于,所谓决策咨询,主要是让咨询专家或机构论证自己决策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或者只听自己熟悉、信任的专家的意见。有的专家跟领导相熟,于是成了领导的智囊。结果智库成了领导想法的应声虫,自然难有独立思想。所谓征求智囊意见,也成了某种偏听偏信。

  现在国家提出智库建设的问题,是从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讲的。所谓现代化就是理性化,政府决策受到法律、民主、效率等外部条件约束,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两条基本要求。由智库提供可供选择的方案,可以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智库是现代社会分工日益专业化的产物,其主要价值在于它的专业性、科学性,各级公共权力部门应当给智库提供用武之地。而要发挥智库作用,关键还是领导干部要有自知之明,要对个人知识的有限性、决策能力的不足有基本认知。有些领导高看自己的经验,很多领导拿到了硕博文凭,媒体上充斥着对“专家型领导”的吹捧,使他们飘飘然。而无数事实证明,“一言堂”决策祸国殃民不浅。

  智库发展的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这将使得智库内嵌于国家治理体系中。但要避免智库参与形式化,智库必须保持独立性,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的一个独立部分。

(见习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