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乡村旅游助脱贫
12日,《建始县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这是我省首个县级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十一五”末,建始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243元,贫困人口高达18.6万。近年来,该县以乡村旅游为抓手,形成了“核心景区带动脱贫一批、创业就业自主脱贫一批、共享发展联动脱贫一批”的精准旅游扶贫模式。截至今年11月底,贫困人口已减至9万,预计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7930元。
景区成发展新引擎
偏居鄂西南边陲的建始县,历史悠久、风光旖旎、民俗独特,却长期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如何脱贫?2008年,建始县委县政府决心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武汉的企业应邀深入该县花坪镇小西湖村和清江景阳河段考察旅游开发项目。从电视上知晓“旅游”的当地居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建始能发展旅游?”
一晃到了2010年,山峰石林被精致的步游道连为一体,游客接待中心拔地而起;景阳河畔的游船一艘艘建成,旅游码头投入运行;政府配套的路、水、电、通讯等设施全部到位,野三峡旅游区建成了;2011年,野三峡旅游区成功晋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与此同时,高坪镇港资开发的石门河旅游景区也快马加鞭,从启动建设到成功创建4A级景区仅用了2年。随着游客逐步增多,景区周边农民的腰包跟着鼓起来了。村坊等l0个村的5000多村民凭着紧邻野三峡旅游区的地利,大力发展关口葡萄、景阳核桃、柑橘、景阳鸡等关联产业,年均增收5000多万元。
建始县县长向红林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建始建成的景区成为县里发展的新引擎,直接为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330个,带动21个村5000多人发展相关产业,景区年均带动农民增收近亿元。
有农家乐年营收300万
红火的旅游业让当地农民坐不住了。
2012年,建始县三里乡村民谭青山,看着门前绿色旅游公路上来往穿梭的旅游大巴和自驾车团队,便拿出全部积蓄,在“百年义渡”老艄公万其珍家附近的汪家寨租赁土地,建起了一座占地20亩、有着原汁原味土家族风格的“汪家寨信义度假村”。近3年来,谭青山小两口年营业收入都在300万元左右。
自己富了,谭青山不忘邻里乡亲的好,张家的萝卜,李家的茄子,王家的洋芋,拿到他这里都能卖上好价钱。该度假村还吸纳本地村民28人就业,其中贫困户7人,移民户8人。2015年,汪家寨信义度假村荣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谭青山获评“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如今,乡亲们见到谭青山都会心悦诚服地叫上一声“谭总”。
据建始县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近年全县农民自主发展农家乐425家,其中三星级以上农家乐32家;特色民宿210户,发展乌龙茶、红心猕猴桃、蓝莓、丹皮等特色产业基地3万多亩,带动就业3000多人。
众村民入股共享发展
隆冬时节,建始县红岩寺镇桃园村10多位村民在一片桃林和花卉基地里剪枝、施肥,忙个不停。他们说,村内的300多亩桃林和100亩花卉基地是“公家”的。
何为“公家”的?陪同参观的红岩寺镇负责人解释:桃园村是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共有贫困户73户250人。今年,当地政府立足打造318国道风景道上的“桃花园”,引进客商在桃园村发展花卉。镇、村说服村民以耕地入股的方式,将部分土地流转到村集体,由村委会代表村民与投资商共建花卉基地,村民在“公家”地上打工挣钱的同时,股权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火爆不断升值,升值部分折算成现金,由镇政府和全体村民监督村委会维护道路、引水、路灯等基础设施及村内保洁,多余部分每年都按比例给农户分红。
像桃园村一样,建始在15个重点贫困村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村民入股的模式,全面发展休闲度假、生态农庄、健康养生等乡村旅游新业态,促使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迈上快车道。
“‘十三五’期间,建始将立足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努力打造中国国际特色乡村旅游目的地。届时,旅游业带动脱贫人数将超过贫困总人口的17%。”县委书记谭志国自信地说。 ( 陈熹 李玉华 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