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设疾病应急救助基金:身份不明或没钱急救由政府买单

26.01.2016  13:49

本报讯(记者王荣海)被遗弃在街头的弃婴或无主病人,被好心人送到医院,谁来支付医药费?特困家庭有人患了急病,送医后无力支付救治费,这种难题如何化解?

武汉市政府近日出台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实施意见,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首期财政注入资金1000万元。专门救助在市内发生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确或者无力支付相应费用的患者。

医院发现有急危重症患者需要急救的,不得拒收。这一条虽然政府有规定,但是医院却面临要垫资的难题。武汉市政协委员、农工党武汉市副主委刘清和调研发现,许多120、110等送至医院急救的“无主病人”或“路倒病人”亟须资金救助,他们大多为急诊入院,身边没有亲属,无法签字,有的医疗机构因担心无人承担医疗费,还发生推诿、拒绝病人的现象。“有了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危重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医院也吃了定心丸,少了包袱。

哪些人群属于应急救助范围?意见规定,救助基金支付范围主要有两类:无法查明身份且无能力支付费用患者发生的急救费用。身份明确但无能力支付费用的患者所拖欠的急救费用。

身份不明和无能力支付费用患者如何认定?应急救助会否被钻空子?对此,武汉市制定了详规,从入院、救治和出院三个环节严格把关。

公安机关将及时核查患者身份。民政部门对低保家庭或者低收入困难家庭的欠费者有无医疗费用负担能力进行认定。对于身份不明确的患者,纳入疾病应急救助范围予以救助;对于身份明确但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患者,在基本医疗保险以及其他救助基金支付完毕之后,再申请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给予补助。

救助基金如何申请?无能力支付费用的患者被救治后,由医疗机构提交申报救助基金,不需要患者自己申请。

基金通过财政投入和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措。首期资金由市级财政承担,首期资金1000万元。武汉市还鼓励社会各界捐赠资金。市内企业、个体工商户、自然人捐赠的资金可按规定享受所得税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