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晶:“绿色化”是全新的发展观

28.05.2015  14:27

绿色化”是全新的发展观

曹广晶

   对发展进行绿色化改造,就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全面纳入生态文明的要求,使这些领域都向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进行优化和转变,最终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福祉的目标

  绿色原本是一种色彩,是自然界的本真状态,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绿色化的“绿色”代表一种精神、价值、文化、追求、目标和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绿色化”就是把绿色的理念内化为人的绿色素养,外化为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企业的绿色产业、绿色产品,政府部门的绿色管理、绿色治理方式。

  “绿色化”是全新的发展观。生态问题本质是发展问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种辩证关系:留得青山在,才能有柴烧。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绝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单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拉动经济,一味靠低成本、低价格、低效益拓展市场,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为继;生态保护作前提,发展才真正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

  “绿色化”是全新的价值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化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现代化不能让车水马龙的喧嚣、雾霾围城的迷惘,湮没了绿色的生机,唯有山清水秀天蓝地绿,一切才有价值。绿色代表着健康,健康才可持续。

  “绿色化”是全新的财富观。绿水青山是大自然赐给人类巨大的财富,是老祖宗留下的家底,拿钱买不来;环境资源成为发展资源,生态优势转为经济优势,源源不断的就业、增长、收入等,都是财富。财富有货币形式的,也有生态形式的。在新常态下,我们需要释放更多的“生态红利”。

  “绿色化”是全新的民生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在这一阶段,“求生存”变为了“求生态”,“盼温饱”变成了“盼环保”。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这是公众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也是“小康”最基本的内涵之一。生态环境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全面小康,生活富裕但生态退化也不是全面小康。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绿色化”是指发展方式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转变,包括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是发展的整体优化。对发展进行绿色化改造,就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全面纳入生态文明的要求,使这些对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域都向着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方向进行优化和转变,最终实现改善环境质量、增进人民福祉的目标。

  ——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日前在湖北生态文明建设改革领导小组会上说

  (人民日报记者 顾兆农整理)2015年05月28日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