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造车梦——童东城的汽车年轮
新华网记者 胡诚 叶艳彬
提要:在他的生命里有两个“生日”,一个是他生命的出生日期;另一个,是他加入东风汽车集团的工作岁月。前者,他常常忘记,可有可无;后者,他时刻铭记,永生难忘。
43年汽车生涯,他身体的血液已与汽车燃液紧密相溶,共同燃烧;他生命的年轮正随滚动的车轮一圈圈扩展,轮廓清晰。他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汽车人的强国梦想,他从当年一个懵懂的农家少年,成长为今天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一名高管,其间历经多少艰难跋涉,凝聚多少汗水拼搏。那刻写在他厚实手掌上的清晰掌纹,那点缀在他两鬓之间的点点白发,做着无声的诠释和注解。
在他的性格中,既有狼性的不屈与进取,也有羊性的细密与绵柔。作为新中国最早一代汽车人之一,面对汽车工业全球化浪潮,他不惮“引狼入室”,大胆“与狼共舞”,毫不掩饰内心的野心和进取;而在同时担任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和东风最大合资企业东风有限执行副总裁两个角色后,他又长袖善舞,犹如一名太极高手,用智慧和耐心不断化解两种文化可能产生的分歧和对立,用细密和绵柔在合资企业起到最好的平衡作用,化解一切不利因素,放大一切有利因素,使整个团队具备狼群的战斗精神,从而推动东风有限成为东风集团内部成长最好的合资企业,也成为中国汽车与外资合作的成功典范。
这位“太极高手”,就是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兼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童东城。
2014年5月15日,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但对于坐在记者面前的东风集团副总经理兼东风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童东城来说,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这一天,是他到东风集团工作第43年纪念日。
在他的生命里有两个“生日”,一个是他生命的出生日期;另一个,是他加入东风汽车集团的工作岁月。前者,他常常忘记,可有可无;后者,他时刻铭记,永生难忘。
犹如小石击水泛起的涟漪,犹如琴弦拨动滑出的音符。当话题触及到他在东风的岁月,也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部位。刹那间,时光的年轮在他脑海中倒转,我们也在他思绪万千中随他一起穿越到43年前。
1971年5月15日,还是一名15岁农村少年的童东城与几百名经过选拔的年轻人走出黄冈老家,又走进十堰深山,参与当时“二汽”(东风公司前身)的建设。
那是一个火热的年代。1964年,我国选址在湖北十堰建设第二汽车制造厂,这是中国真正的民族汽车事业的开端。那时,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纷纷汇集到十堰这个不为人知的穷山沟,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建设。童东城就是在当年全国范围的招工潮中汇入这股建设大军的洪流,并成为当时入厂年龄最小的工人。
从进厂的第一天起,他就如深埋地底无数岁月的煤,一经挖出,激情瞬间迸发将热血点燃。他从最普通的车工、铣工、电焊工干起,每一项工作都是那么投入、那么认真。
入厂第二年,他就被调到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做支援,在一汽这个“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他获得了更多有关汽车制造、汽车工业、汽车文化的知识。回到二汽,童东城光荣地加入了青年突击队,担当起披荆斩棘、攻城拔寨的先锋重任。
年轻的童东城不仅在工作上有使不完的劲,在知识上也表现出旺盛的渴求。那个时候,二汽成立了自己的“721”大学,这是企业自办的业余大学,不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证书,但任教的老师都是下放劳动的大学教授,绝大多数都来自清华。就是这些专业的教授们手把手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二汽的年轻工人,童东城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年轻人,白天,奋战在生产第一线;晚上,跟着老师艰难“啃”着难懂的机电数学和机械制图。童东城的“大学教育”,就是这样一边在实践中摸索、一边在学习中提高的模式下完成的。
勤奋好学的童东城很快脱颖而出,先后担任团委宣传干事及综合办公室主任。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已是车间主任的童东城被时任总厂厂长的马跃相中,成为发动机厂厂长助理。那一年,童东城26岁。
1997年,年富力强、专业知识和领导才能优异的童东城,走上集团领导岗位,成为东风汽车公司副总经理,跻身东风“九大常委”之一。2003年,在东风完成与日产的全面合资之后,他不久又担任这家中国最大汽车合资企业的副总裁(现为执行副总裁)兼商用车公司总经理。
从出身农家的少年郎到一跃进入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东风集团的领导层,童东城用26年的时间完成了人生的重大飞跃和华丽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