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农办发〔2015〕15号】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湖北省2015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县(区)农业局(委):
现将《湖北省2015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
湖北省农业厅办公室
2015年3月17日
湖北省2015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实施方案
根据中央、省委1号文件精神,为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15年我省将大力开展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抓好超级稻技术集成与应用,发挥超级稻在水稻增产中的带动作用,现按农业部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2015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的基本目标是水稻种植单产提高、品质提升、效益增加和环境改善协调发展。具体任务是全省超级稻种植面积1300万亩以上,比上年扩大50万亩,增产粮食3000万公斤以上,农民增收8000万元以上。同时,依靠科技进步,推广应用集成技术,开展高产攻关。
(一)办好示范样板。在武穴市、荆州区、枣阳市、襄州区、随县、当阳市等6个县(市、区)办好部级示范样板,实施超级稻“双增一百工程”,推广超级稻面积301万亩,亩增产60公斤,增收150元以上。项目县培植超级稻种植户1000户以上并优先照顾计划生育家庭,建立百、千、万亩示范区,其中每个县(市、区)分别举办高标准百亩核心示范方和千亩示范片各2个、万亩辐射区1个。百亩核心方一季中稻亩产700公斤以上,双季稻亩产1100公斤以上;千亩示范片中稻亩产680公斤以上,双季稻亩产1025公斤以上;万亩辐射区中稻亩产650公斤以上,双季稻亩产1000公斤以上。武穴市要辐射带动鄂东地区武汉、黄冈、咸宁、鄂州等市、县超级早、晚稻的推广;荆州区要辐射荆州、荆门、仙桃、天门、潜江等市、县超级早、晚稻和中稻的推广;随县、襄州区、枣阳市、当阳市要辐射带动襄阳、随州、孝感和宜昌等市、县的超级中稻的推广;其它县(市、区)要结合高产创建、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等项目,建设好百、千、万亩示范片,完成超级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二)推广集成技术。通过良种良法配套,发挥超级稻品种高产潜力,加大集中育秧、机械插秧、旱育抛栽、稻虾(鳖、鱼)共育、秸秆腐熟还田、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应用,超级稻集成栽培技术推广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农业厅成立超级稻示范推广科技行动领导小组,厅总农艺师邓干生任组长,厅科教处、厅种植业处、省农业科技人才办、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种子管理局、省耕肥总站、省植保总站主要负责人及各市、州农业局(委)分管局长为成员。厅科教处总负责,省农业科技人才办、省推广总站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市、县农业局合力抓落实。成立专家组,由厅内相关单位专家组成,高广金同志任专家组组长。各县(市、区)要积极整合相关农业项目,支持超级稻的示范推广。要建立组织领导机构,争取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各级都要成立技术专班,选定项目牵头专家,负责超级稻示范推广和技术攻关工作,制定超级稻工作的技术方案,指导超级稻品种的选育和筛选、技术集成和示范推广。实施定目标任务、定示范地点、定责任单位及人员、定工作职责、定组织管理制度、定考核验收办法、定奖惩指标的“七定”责任制,把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任务分解到人,各项措施落实到田。
(二)优选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因地制宜优选推广超级稻品种。超级早稻选用两优287、中嘉早17、中早35;超级中稻选用广两优香66、丰两优香一号、深两优5814、广两优272、C两优华占、准两优608、扬两优6号、珞优8号、丰两优四号、新两优6380、Y两优1号、新两优6号、D优202、Q优6号;超级晚稻选用五优308、H优518等。
(三)加大集成技术推广普及。实施超级中稻亩产800公斤集成栽培技术、超级稻旱育抛栽技术、超级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超级稻与鱼(虾、鳖)共生循环生产技术、超级稻“一种两收”双季高产技术等。加强超级稻标准化技术规程研究与应用。6个项目示范县要在2014年5项集成技术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试验示范内容,扩大试验示范面积和区域,检验试验成果,修订完善并形成标准化的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利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平台,组织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对超级稻种植农户开展相关技术培训,并做好调查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着重开展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调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利用高产示范样板,在关键季节分别组织2-3次培训和1-2次现场观摩;基层农业技术指导员要直接参与超级稻高产创建的全程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促进超级稻生产技术进村入户。
(五)强化示范观摩。各县(市、区)要在交通便利的地方,选择生产条件好的田块建立百亩核心试验示范区,开展超级稻新品种的对比试验、示范,抓好超高产示范,提高辐射带动效果。把百亩核心试验区建设成为优良品种、先进技术的展示基地,农民观摩、学习的培训基地。
(六)做好测产验收和总结工作。加强绩效考评,对百亩、千亩、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对照年度工作目标,进行测产验收。对拟申报超级稻品种,将按照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的有关要求,科学组织百亩示范方测产验收工作。要认真做好工作总结和技术总结,技术总结要有科学的试验研究数据。
(七)加大宣传力度。各地要及时总结超级稻示范推广中的经验和典型,利用主流媒体广泛进行宣传。通过举办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形式,推动超级稻扩面积、上水平、增效益。规范示范区标志牌,要把标志牌做成宣传与培训的窗口,内容包括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主推品种、主推技术、技术要点、实施面积、产量指标等。
三、工作安排
(一)2-3月,制订实施方案,落实超级稻高产示范区建设地点、1000户超级稻示范农户,布置有关技术试验。
(二)4-7月,做好超级稻早、中、晚稻技术培训与指导。项目技术专家组及各示范县分级开展技术培训,并深入基层开展生产调研和技术指导服务,总结典型经验,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措施。同时,做好超级早稻测产验收和总结工作。
(三)8-10月,抓好超级晚稻培育壮苗,超级中稻后期管理等,开展流动现场观摩,搞好超级中、晚稻测产验收和总结。
(四)10-12月,搞好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验收与总结以及考评工作。
联系人:省农业科技人才办公室 陈文辉
电话:027-87667342,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张建设,电话:027-87665109,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附件:湖北省2015年超级稻示范推广计划表
附件
湖北省2015年超级稻示范推广计划表 | |||||
|
|
|
|
| 单位:万亩 |
序号 | 县(区、市) | 2015 年计划面积 | 序号 | 县(区、市) | 2015 年计划面积 |
1 | 蔡甸区 | 5 | 32 | 大悟县 | 5 |
2 | 黄陂区 | 11 | 33 | 安陆市 | 27 |
3 | 江夏区 | 14 | 34 | 应城市 | 34 |
4 | 新洲区 | 11 | 35 | 孝南区 | 14 |
5 | 大冶市 | 12 | 36 | 孝昌县 | 11 |
6 | 阳新县 | 14 | 37 | 汉川市 | 32 |
7 | 茅箭区 | 1 | 38 | 云梦县 | 11 |
8 | 丹江口市 | 6 | 39 | 随州 | 10 |
9 | 郧县 | 2 | 40 | 曾都区 | 6 |
10 | 房县 | 2 | 41 | 广水市 | 12 |
11 | 荆州区 | 33 | 42 | 随县 | 62 |
12 | 江陵县 | 33 | 43 | 团风县 | 7 |
13 | 松滋市 | 36 | 44 | 红安县 | 20 |
14 | 公安县 | 21 | 45 | 罗田县 | 11 |
15 | 石首市 | 28 | 46 | 英山县 | 20 |
16 | 监利县 | 82 | 47 | 浠水县 | 13 |
17 | 洪湖市 | 68 | 48 | 黄梅县 | 37 |
18 | 宜都市 | 5 | 49 | 蕲春县 | 21 |
19 | 夷陵区 | 11 | 50 | 麻城市 | 16 |
20 | 当阳市 | 37 | 51 | 武穴市 | 49 |
21 | 枝江市 | 19 | 52 | 龙感湖 | 2 |
22 | 襄州区 | 60 | 53 | 咸安区 | 3 |
23 | 枣阳市 | 60 | 54 | 嘉鱼县 | 3 |
24 | 宜城市 | 6 | 55 | 通山县 | 2 |
25 | 南漳县 | 11 | 56 | 赤壁市 | 29 |
26 | 谷城县 | 17 | 57 | 通城县 | 5 |
27 | 老河口 | 11 | 58 | 崇阳县 | 5 |
28 | 鄂州市 | 21 | 59 | 仙桃市 | 36 |
29 | 沙洋县 | 41 | 60 | 天门市 | 27 |
30 | 钟祥市 | 24 | 61 | 潜江市 | 28 |
31 | 京山县 | 54 | 合计 |
| 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