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40年 民族宗教工作谱写新篇章
导语:湖北是一个民族工作大省,56个民族俱全,少数民族常住人口247万人,是全国8个既有自治州又有自治县、还有民族乡的省份之一。同时,湖北又是全国宗教工作任务较重的省份之一,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
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民族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切实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谱写了全省民族和睦、宗教和谐、社会稳定的新篇章。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成立于1983年,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被纳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地区、唯一的全域贫困地区、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州,也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
曾经的恩施,贫困程度全省最深,经济发展基础薄弱。如今的恩施,山清水秀,绿色农业、旅游业全国闻名,老百姓收入节节攀升。作为全省民族地区的代表,恩施正昂首阔步走在脱贫奔小康的大道上。
改革开放40年来,从恩施州的成立,到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从“616”“1+1”对口支援工程的实施,到《湖北省散居少数民族工作条例》的出台……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这是湖北省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2007年,湖北省探索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新路子,推出了“616”对口支援工程:由1位省委、省政府领导牵头,带领省直6个单位(4个省直厅局、一所高校或科研院所、一家大型企业)参与,对口支援一个民族县(市),每年至少办6件以上较大实事。
自“616”对口支援工程实施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了支持全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恩施现场办公会、全省深入实施“616”对口支援工程工作会议、全省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现场办公会、各县市对口支援联席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解决了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团结进步事业管根本、管长远的重大问题。
40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湖北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的意见》《关于建立省内部分市对口支援民族县市工作机制的通知》等一系列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今年11月,省政府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援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意见》,在财政、税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差别化支持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帮扶力度。对全省民族地区10个县市实施了“616”对口支援工程,对全省民族乡镇实施了“1+1”对口帮扶工程,两大工程支持项目、资金累计达到400多亿元。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质增速。1979至2017年,扣除价格因素,民族地区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8.3%。多年来,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质量产业集群雏形逐渐形成,第三产业长足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成为拉动GDP增长的绝对主力,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交通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17年末,恩施州公路通车里程比1978年多1.8万多公里。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基本实现了通沥青水泥路、“村村通客车”。民族地区5个县市通火车,8个县市通高速公路。恩施机场成为国内重要的支线机场。目前,渝利铁路全面通车,宜张高铁积极筹建,建恩高速、宣鹤高速正在加紧建设过程中,“县县通高速、县县通铁路”的目标指日可待。
民族乡镇快速发展。先后建立了12个民族乡镇,民族乡(镇)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2016年,全省民族乡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894元,相比10年前,增幅达到234.66%。学生入学、乡镇文化、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事业快速推进。2007年到2017年,全省12个民族乡镇通自来水、公路和互联网的家庭分别增加28323户、32260户和22967户。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转运处理、乡村环境整治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日渐完善。10年来,全省12个民族乡镇共减少贫困户12438户、贫困人口42506人,贫困发生率比2007年下降15个百分点。九里回族乡、沔城回族镇、铁炉白族乡等乡镇贫困人口数均在千人以下。
关心少数民族干部成长,严格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民族法律法规规定,选拔实行区域自治和建立民族乡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一州两县”的州长、县长和民族乡乡长。少数民族人才建设逐步加强。
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责任担当,加强对民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立健全委员单位工作机制,完善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及联席会议制度,省民宗委委员单位由原来的24家充实为33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民族工作部门综合协调、委员单位及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民族工作格局。
截至2017年,68个省直单位、高校、医院、国企,武汉市、襄阳市等8市对恩施解囊相助,实施项目2000余个,拉动近1000亿元的巨大投入。
2011年,湖北又建立了发达市对口支援民族县(市)的帮扶机制,进一步拓展了“616”工程的覆盖范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湖北省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稳步推进
马苏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村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的她,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在2007年人均纯收入仅2000元的偏辟侗乡,依靠“枫香坡侗族生态旅游风情寨”的打造,能成为人均纯收入达7500元的“富裕村”。
高拱桥村是湖北省推进武陵山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而树立的32个民族团结示范村之一。在有关部门支持下,这个村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发展生态茶园,组建农民艺术团,打造侗族生态旅游风情寨,很快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湖北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高拱桥村,是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省民族地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缩影。
城市民族工作稳步推进。近年来湖北省民宗部门按国家民委统一部署,将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国家通用语言文化政策教育服务工作作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全省各地都启动教育培训工作,共设置了52个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语言文化政策教育示范点,落实志愿者教师80余人,吸引了2000余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参与教育培训。围绕“八有”,建立健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体系,加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网络建设,全省建有84个少数民族服务中心,526个重点社区少数民族服务站和服务窗口、153个少数民族联系点,全面覆盖了全省大中城市和中心城区,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政策咨询、证件办理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先后建成了恩施土司城、恩施女儿城、长阳亲水文化长廊等一批展示湖北民族文化发展的重点文化工程。打造了土家音乐剧《黄四姐》、电视动画片《石榴娃》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精品。
民族教育体育突飞猛进。深入实施“民族助学工程”,2008年以来,湖北省民宗委实施“民族助学工程”,安排资金1054万元,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高中共计2400人。先后将创编的长阳巴山舞、来凤摆手舞健身操、利川肉连响舞(操)作为全省第七、第八届、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新增项目。湖北省组团参加鄂尔多斯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竞赛项目11个一等奖、17个二等奖、18个三等奖,一等奖总数居全国并列第三的历史最好成绩。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高位推进。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高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目前全省有3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30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292个“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示范典型为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培树典型标杆,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全省组织开展6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评选、表彰活动,在全省组织开展4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大会活动。自1988年以来,湖北受到国务院表彰的模范个人103人,受到省政府表彰的先进集体184个,先进个人248人。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局面不断巩固
改革开放以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省宗教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
——全面加强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宗教工作的意见、政策和措施。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后,全省深入开展大学习、大培训、大调研、大宣讲、大督查活动,全面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宗教工作的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宗教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健全各级党委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和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宗教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应急处置机制、高校宗教工作常态化机制,宗教工作制度保障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按照“主体在县、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要求,夯实县、乡、村三级宗教工作网络,落实乡、村两级宗教工作责任制,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宗教工作部门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宗教工作格局。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取得显著成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在宗教界深入开展“同心建支点、同行促跨越”,“慈爱荆楚、五教同行”宗教慈善周,“十村百户”对口帮扶等活动,成立了湖北省佛教慈善基金会等19个宗教慈善机构。组织全省宗教界深入开展以“安全”“教风”“规范”“学习”为主题的和谐寺观教堂和“双五好”“百佳和谐寺观教堂”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场所活动,引导宗教界加强思想文化建设,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
——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制订和修订了《湖北省宗教事务条例》,不断完善了宗教事务配套管理办法和地方规章制度体系。全面实施宗教活动场所登记管理、宗教教职人员备案管理,加强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监管,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扎实开展宗教专项治理工作,全面治理佛教道教乱象,有效遏制了乱建宗教活动场所势头,刹住了佛教道教商业化歪风。深入开展基督教私设聚会点治理工作,有效抵御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渗透,加强有效监管和正面引导,探索以堂代点、社区备案监管等模式,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
——宗教界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全省各级宗教团体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教风建设、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宗教团体办公条件显著改善,全省性宗教团体办公用房落实到位,省属各宗教事务服务中心机构编制和工作经费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倾力援藏结出丰硕果实
山南市乃东区泽当镇金鲁社区,39岁的村民尼玛次仁腿脚不便,一直以来生活困难。武汉市产业扶贫对口援助重点项目,巴山农牧实业有限公司万头生猪养殖基地落户这里后,尼玛次仁进入公司负责保洁、操作铲车等工作,收入节节攀升。金鲁社区居委会第一支书格列介绍,社区有202户800人,2017年“建档立卡”的53户贫困人口186人全部“脱贫摘帽”。
今年,是湖北援藏第24个年头。24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自觉担当“治边稳藏”政治责任,带着对西藏人民的深情厚谊,奔赴雪域高原,让山南变了模样。
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华新公司第一条水泥生产线于2005年完工,立即成为当地的最大企业和经济支柱,近年来,湖北大力推广“华新模式”,积极组织企业进藏考察,仅今年前8个月,就组织了7批次101位企业家进藏。武汉高科农业、汉藏投资、黄石东贝机电、中百集团、烟草集团、三特索道集团等企业与受援地签订10项经济合作协议。这些项目建成后,不但可为当地财政提供每年3亿元左右的税收,解决当地大批农牧民的就业,还能让企业自身得到发展,实现互利共赢。2018年,湖北省对口援助山南的四个县区已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援藏24年来,湖北省累计投入计划内援藏资金19.7亿元,援建各类项目480个。自治区第一家县级妇幼保健院、自治区唯一一家二甲妇幼保健院、山南首个远程诊疗服务系统、山南市最大的儿童游乐中心、山南市首家援藏律师事务所……一批硬件设施在山南落成,为山南百姓的民生改善,打下了坚实基础。除了改善硬件设施,湖北还不遗余力地为当地培养医疗、教师人才。许多曾经在山南不能完成的手术,现在都可在当地完成;在湖北文理学院“格桑花”支教团队的帮助下,琼结县中学教学质量从12个县中学排名第十,一跃成为全市第一。
将心留在山南、用脚板改变山南。武汉市援藏干部刘纲华,2013年7月起担任山南市乃东区经济合作局局长。刚进藏不久,为了寻找优质水源,每天穿行在平均海拔4300米的高原,靠随身携带的药品抵抗因缺氧导致的高原反应。马不停蹄地“跑”了近20天后,刘纲华和同事们终于在海拔5100米的雅拉香布神山找到了“雪域好水”。那一刻,突如其来的激动、瞬间释放的劳累、高海拔带来的不适交织在一起,刘纲华晕倒在勘察现场。客商被深深打动,决定将项目落户乃东,投资9800万元成立西藏雪域冰川水资源有限公司。
陈刚毅,湖北交通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两次援藏,先后担任山南地区湖北大道项目部总工程师和国道214线角笼坝大桥项目法人。在角笼坝大桥施工期间,身患结肠癌的他,顶住病魔的折磨,术后7次化疗、4次进藏,出色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24年来,湖北省先后选派8批援藏干部、教师、医生等各类干部人才1392人,他们自觉发扬“老西藏”精神和“两路”精神,用行动在各族群众心中树立起荆楚儿女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