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学校总结2018年本科招生工作

29.12.2018  19:51

新闻网讯(通讯员占兰)12月28日,我校召开2018年招生工作总结暨2019年度招生宣传动员会。副校长周叶中出席,院(系)招生工作负责人、各省(市、区)招生宣传组组长、2018年度招生宣传大使学生代表与会。

会上,本科生院相关负责人对2018年招生工作进行总结并做2019年度招生宣传动员。广西招生宣传组组长作为宣传组代表分享了广西组和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招生宣传工作经验。

周叶中指出,2018年我校在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的生源质量都有明显提升,但存在着省内与省外的不平衡和省外不同省份之间的不平衡。2019年,我们要戒骄戒躁,探索招生宣传空间,在思想认识和工作状态两方面把招生工作各环节做细做实。

2018年,我校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继续按照国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有关要求,在保持招生规模不变、基本录取规则不变的基础上,服务国家战略需要、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紧密围绕学校综合改革和本科教育改革目标,逐步推进招生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圆满完成年度招生任务。

顺应高考改革要求,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在各院系广泛调研基础上学校招生处制定了《武汉大学2020年高考选考科目要求》,明确了各学科专业的选考科目,经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并经校长办公会研究批准,报送相关试点省份予以公布。

优化招生计划分配,加大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招生力度。学校分省招生计划与去年保持稳定的前提下,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享有度较低地区省份的招生计划数比去年略有增加。首次面向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湖南等12个省(自治区)招收民族班学生113名,占招生总计划的1.57%;继续招收国家贫困专项学生488名,占招生总计划的6.78%;继续招生农村学生“自强计划”158名,占招生总计划的2.2%。

二是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适应复合人才培养要求。

大力推行“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改革,积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为有效解决学生学科专业的单一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综合性之间的矛盾,学校进一步推进大类招生大类培养,除艺术类专业、医学长学制专业、弘毅学堂等外,34个学院(系)实行了按学院招生,全校122个本科专业归并为51个专业或专业类进行招生及培养。

扩大弘毅学堂招生规模,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弘毅学堂面向高考招生人数从2017年的85人增加到300人,除已有的理科试验班外,新增了工科试验班(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制造、国际工程等方向);将原来由文学院负责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和由经济与管理学院负责的数理金融与数理试验班调整到弘毅学堂统一管理。

成立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培养国家战略需求人才。2018年我校新成立的国家网络安全学院正式单列招生,培养国家战略需求人才,包含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两个专业方向,招生200人。

三是深化选拔模式改革,人才选拔公平公正。

优化艺术类招生考核方式,确保艺术类专业测试科学规范。2018年我校全面取消艺术类专业校考,在录取时按照考生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省级统考成绩+高考投档分数;对于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省份,综合成绩的计算办法遵循省级招办的规则)分省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增加学能考核笔试环节,确保自主招生程序更加公正有序。2018年,共有10021人有效报考我校自主招生考试,4120人获得自主招生考试资格,461人获得自主招生录取资格,最终实际录取192人,录取率为41.65%。学校自主招生进一步强调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以及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选拔,通过学能考核测评、面试环节等方式更加公正、有序,力求选拔出真正具有学科能力和创新潜质的考生。

创新高水平运动队测试方法,确保高水平运动队招录严谨高效。2018年,我校高水平运动队四个项目共有245人报名,104人实际参加测试,77人获得预录取资格。学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作为全国唯一试点,专业测试首次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统一组织、委托武汉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实施的华中华南区分区统测,对推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训练专业统一招生工作,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四是狠抓招生宣传提质升级,生源质量稳步提升。

为推进我校生源质量提升工作,全面实现“两步走”策略:走出去——为优质生源基地共建高中提供优质服务。本年度我校新建优质生源共建基地38所、走访高中600余所、开展招生宣讲360多场、开展专家讲座58场,398名招生宣传干部在志愿填报期间赴全国各地开展宣传和咨询工作、4000名优秀学子开展了“回访母校”活动。请进来——开展“最美大学之旅”游学活动,接待12个省近60所中学的15000余名高中生和1100余名高中老师来校游学。同时完成了智慧招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拍摄了《在校学生与专业的故事》专业介绍系列22个。

(供图:本科生院 编辑:陈丽霞、周丽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