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发言摘登

06.12.2016  19:06

编者按:

在全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之际,我们迎来了第三个国家宪法日。设立国家宪法日,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坚定决心。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推动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法治意识,推动“七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经中央同意,12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中共中央宣传部、司法部、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在新中国首部宪法起草地——杭州市召开2016年国家宪法日座谈会,这对于大力弘扬宪法精神,进一步推动宪法贯彻实施,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现将此次座谈会发言进行摘登。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 王 晨

同志们:

在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馆,我们在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浙江杭州举行国家宪法日座谈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对深刻认识宪法的重要地位、加强新形势下宪法宣传教育、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下面,我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推动宪法贯彻实施的情况和加强宪法宣传教育,讲几点意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宪法实施。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并对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2014年首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以设立国家宪法日为契机,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发挥宪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

保证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负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职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大常委会自觉恪守宪法原则,认真履行宪法使命,依法开展与宪法实施直接相关的工作。

一是,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二是,2015年7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以国家立法形式建立了我国的宪法宣誓制度。自2016年1月1日决定施行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已先后组织5次宪法宣誓仪式,20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宣誓。

三是,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特赦部分服刑罪犯的决定,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布特赦令,对参加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等4类部分服刑罪犯实行特赦。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八次、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实行特赦,是实施宪法规定的特赦制度、贯彻全面依法治国和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新实践。

四是,根据宪法第67条第16项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并审议通过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为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体系奠定了法治基础,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凝聚力和号召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五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辽宁拉票贿选案的决策部署,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精神、有关法律规定和原则,作出创制性安排。2016年9月13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临时召开第二十三次会议,确定辽宁省45名拉票贿选的全国人大代表当选无效,作出关于成立辽宁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筹备组的决定,坚决维护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权威和尊严。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全面贯彻实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一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是切实尊重和有效实施宪法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根本所在、命脉所在。要坚定坚持党的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坚定不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矢志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要进一步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工作,切实保证宪法全面贯彻实施。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着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把国家各项事业、各项工作纳入法治轨道。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遵循和把握立法规律,以良法促进发展、保证善治。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对违反宪法法律的法规、规章、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加大监督纠正力度,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尊严和权威。

三要进一步学习好宣传好宪法,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权威。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开展宪法宣传教育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使宪法成为全体公民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根本的活动准则。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切实增强国家公职人员宪法观念,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

营造社会氛围推动弘扬宪法精神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鲁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关系我们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必须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强调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行政首先是依宪行政,新形势下,我们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依据党章从严治党、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宪法和法律,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要积极营造弘扬宪法精神、开展法治宣传的良好社会氛围。要综合运用媒体宣传、公益广告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全民普法特别是宪法宣传教育。各级各类媒体都要全面建立完善公益普法制度,拿出重要频道、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运用新闻报道、言论评论、访谈节目、专题节目等形式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法治宣传,积极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要集成全媒体资源、积聚全媒体力量,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更好地运用“两微一端”开展宣传,不断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影响力。

要坚持法治宣传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要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倡导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美德善行,引导人们向往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要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依法惩处公德失范、诚信缺失的违法行为,推动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社会风尚。要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促进社会诚信。

要积极培育有利于推动弘扬宪法精神、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使法治成为根植于人民群众内心的向往,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宪法精神和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社会生活。要广泛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法治村(居)等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城乡基层单位法治创建。要加强优秀法治文化产品创作生产,通过电影、电视、歌曲、戏剧、小说等多种艺术形式,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树立和提升宪法意识、法治意识。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广泛开展文艺汇演、演讲征文、知识竞赛、诗词歌咏、书法绘画、摄影展览展示等活动,把宪法精神、法治元素融入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乡村(街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法治文化需求。

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

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

今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七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关于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都明确要求把“突出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切实提高全体公民宪法意识,坚决维护宪法尊严,推动宪法全面实施。

要突出学习宣传宪法,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宪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学习宣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首先要大力宣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宪法理念。大力宣传党的领导是宪法实施的最根本保证,宣传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弘扬法治精神,要让公民了解宪法的核心要义。大力宣传宪法确立的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宣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宪法基本内容,使宪法知识家喻户晓、宪法理念深入人心。弘扬宪法精神,要自觉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和尊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基本理念,教育引导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把贯彻实施宪法法律贯穿于一切活动的始终,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要着重抓好重点对象的宪法宣传教育,带动全民增强宪法意识。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宪法、模范遵守宪法作为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的关键。把宪法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宪法至上理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实施,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从青少年抓起,切实把宪法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普遍设立宪法知识课程。继续开展中小学生“晨读宪法”、宪法主题班会等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学习宪法、尊法守法。

要不断创新宣传形式,增强宪法宣传实效。全民普法开展以来,宪法宣传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加强宪法学习宣传,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宣传形式,推动宪法取得实效。要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有条件的地方建设宪法法律教育中心。积极运用公共活动场所电子显示屏、服务窗口触摸屏、公交移动电视屏、手机屏等,推介宪法知识。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宪法宣传教育中的运用,依托各类普法网站、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等现代传播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宪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书画摄影图片展等活动,不断增强宪法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始终不忘初心宣传好实施好宪法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茅临生

宪法是“国家之磐石,九鼎之重器”。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重要起草地,我们将充分发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资源和阵地优势,在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新征程中,宣传好、贯彻好、实施好宪法,以法治浙江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浙江方案,努力走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前列。

要始终不忘初心。“五四宪法”的起草过程,是我们党的老一辈领导人艰辛探索依宪治国的生动写照,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依据宪法治国理政、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执政理念。“五四宪法”所确立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至今仍然是支撑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基石。我们将紧紧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切实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从“五四宪法”起草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智慧和力量。

要坚定坚持党的领导。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本质区别,深刻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本质区别,自觉坚持我国宪法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矢志不渝地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执行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充分发挥宪法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压舱石和定盘星作用。

要发挥人大优势深化法治浙江建设。我们将深入贯彻省委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的制度优势,切实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宪法实施、履行宪法使命,不断创造宣传贯彻实施宪法的浙江实践,进一步发挥宪法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立法工作推动保证宪法落实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 郑淑娜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也是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规定了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为国家治理和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根本法的地位。现行宪法在继承和发展“五四宪法”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的正确主张和人民共同意志的统一,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适应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担负着保证和监督宪法实施的重要职责。保证宪法的实施,就立法工作而言,我们感到主要要加强两个方面的工作:

——以完备的法律推动宪法实施,保证宪法确定的制度和原则得到落实。这就要求:一是宪法明确规定要制定法律的应当全部落实(宪法规定了45处)。二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三是坚持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党中央重大改革决策的立法任务。四是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提高立法质量。提高立法质量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点: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二要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三要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使法律规定符合规律。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维护法制统一,保证宪法正确有效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按照这一要求,近些年来,我们建立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实行“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逐步扩大主动审查的范围,认真研究和办理公民提出的审查建议并进行反馈,建立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化平台,同时加大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的指导和培训。通过加强备案审查工作,确保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符合宪法法律,推动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必须以钉钉子精神保证宪法实施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吴德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的制定发展历程,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紧紧相连,与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创新史、自身建设史密不可分。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后,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及时把制定宪法的任务提上党和国家重要议事日程。1954年宪法,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智慧,是治国安邦的重器。

人民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从本质上讲,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抓落实,锲而不舍,不断提升贯彻水平。全面有效实施宪法,要求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宪法才能得到坚决落实,才能深入人心、赢得人心,也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历史还告诉我们,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将保持稳定和与时俱进结合起来。保持宪法的稳定性,是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条件,是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保证。宪法对国体、政体、国家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原则的规定要牢牢坚持不动摇,确保宪法稳定性和权威性。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与时俱进。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当前,必须坚持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贯彻实施宪法,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宪执政。只有将宪法实施置于国家民族发展战略高度,融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的奋斗之中,才能取得更加全面的效果。

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权威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 冷溶

回顾我国宪法起草、制定和修改的历史,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全面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的理解。

第一,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中所凝聚的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共同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发展道路的集体智慧,认识宪法中所蕴含的全体中国人民对依法治国尤其是依宪治国的强烈意愿。

第二,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与从严治党并举的方针。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是有机统一的,依宪执政与更好地加强和实现党的领导也是有机统一的。

第三,学习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就要深刻认识宪法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的有关规定,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党的领导地位。坚定“四个自信”,具体到政治体制上,就是要在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个根本问题上树立自信、保持定力。

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工作。我们要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树立宪法法律权威,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更好地发挥宪法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大作用。

宪法的基石作用和地位不可动摇

中央档案馆副馆长 杨继波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从酝酿、起草、讨论、修改、定稿,到颁布实施,期间形成了大量文件。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这些重要文件按照规定要求归档并在中央档案馆成立后移交到中央档案馆,得到妥善保存。

回顾建国以来宪法的发展历史,昭示出宪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基石地位和作用。

——宪法是具最高效力的国家根本大法。依法治国,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宪法,树立和维护宪法的权威,保证宪法的贯彻实施,做到依宪治国。

——宪法确定的原则是“四个自信”的根源。“八二宪法”所确立的四项基本原则来源于“五四宪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也根源于“五四宪法”的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

——宪法绘就出中国社会主义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内涵于宪法、根源于宪法,宪法还是其得以实现的根本法律保障。

今天当我们在新长征历史起点上,在推进“四个全面”“五位一体”建设中,要在宪法的根本大法基础上,弘扬法治思维、构建法治文化、践行法治要求、建设法治国家;要依据宪法根本规定和要求,来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和全民氛围;要在各项工作和事业发展中,形成尊重宪法权威、维护宪法尊严、巩固宪法地位、发挥宪法作用的依宪治国态势。

推动以宪法为核心法治教育工作

教育部部长 陈宝生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以国家宪法日活动为契机,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注重培养宪法观念、宪法意识,实施宪法教育的使命感、责任感有了明显增强,已将抓好宪法教育、法治教育,切实提高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理念,摆到了突出位置,给予了切实重视。

首先,真抓实干,扎实推进教育系统的宪法教育。一是组织国家宪法日主题教育活动。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二是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置法治知识课程。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按中央要求将课程统一改为《道德与法治》,在六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设置法治专册课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三是创新形式,开展内容生动、贴近学生实际的宪法教育。专门设立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今年组织开展了首届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网络大赛,参赛学生1400多万名。9月,启动了以“全员学宪法,精彩讲宪法”为主题的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在普法网上参与宪法学习的学生达1千多万名,上传讲宪法视频3000多个。各地同时层层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以宪法为主题的学生演讲比赛。全国31个省(区、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经过选拔,分别组成代表队参加了全国总决赛。决赛中获得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4个组别冠军的学生,在国家宪法日活动中给全国学生宣讲了宪法。值得一提的是,香港也选派中小学生参加了决赛。

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和推动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法治教育工作。一是开好《道德与法治》课程。二是要发挥好主题教育活动的作用,继续举办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等活动。三是构建多方参与的宪法教育格局,充分利用各种宪法教育资源,形成多方参与的教育格局。今年我们会同7部门启动了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将让更多的学生通过实践、参与、互动的方式学习宪法和法治知识。

发挥自身优势促进宪法贯彻实施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张鸣起

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深入学习、宣传、研究宪法,促进宪法的全面贯彻实施,是中国法学会的重要任务。中国法学会将继续发挥基础广泛、联系面广、人才荟萃等自身优势,在全社会宣传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正确方向、增强宪法自信,带头学习宪法、尊崇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我们要继续组织推动各级法学会和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学习和熟知宪法文本,了解我国宪法发展历程,特别是深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论断、举措,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

——立足中国国情、加强宪法理论的研究,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理论。要不断创新宪法理论,以基础理论研究为起点,以解决中国问题为学术使命,着力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对宪法学理论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推动宪法学研究与时俱进。

——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宪法思维,在全社会培育形成宪法文化。要通过生动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宪法知识、加大宪法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和理解宪法在国家和人民政治、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自觉遵守和尊重宪法,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宪法文化氛围。特别是要加强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教育,使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成为我们党的自觉行动和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提高党依照宪法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开展国际交流、促进对话合作,提升我国宪法学界的国际影响力。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宪法学研究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姿态,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大宣传我国宪法制度、宪法实践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提升中国宪法学界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打造24小时永不闭馆“网上陈列馆

浙江省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金财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正式建成开放,是杭州人民的大事、喜事,不仅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增加了深厚内涵,也为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搭建了重要载体。作为全国第一家宪法类纪念场馆,我们将以陈列馆开馆为新的起点,讲好宪法故事,弘扬宪法精神,努力推动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宪法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

始终坚定一个方向,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我们要运用历史事实、历史资料,理直气壮、大张旗鼓地讲清楚党的领导是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讲清楚宪法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讲清楚宪法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使每一位到陈列馆参观的人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紧紧抓住两个重点。一方面,我们抓住领导干部这个重点,把到陈列馆参观学习作为全市各级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必修课,把陈列馆作为宪法宣誓重要场所,组织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一府两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到陈列馆进行宪法宣誓,实现宪法教育与宪法宣誓相结合;另一方面,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陈列馆作为杭州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场馆。

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加强宪法宣传教育网上阵地建设,打造24小时永不闭馆的“网上陈列馆”。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