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召开2017年全省财政工作会议
1月18日,省财政厅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省财政工作会议。全省市州县(市)财政局全体干部和乡镇财政所长参加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6年全省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分析当前的财政经济形势,对2017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
会议指出,2016年,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和全体财政干部职工围绕“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战略目标,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科学施策,精准发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特大洪涝灾害双重考验,全省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财政系统主动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责,财政自身建设扎实推进,财政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支持经济发展加力增效,保障改善民生精准有效,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会议强调,全省财政干部要科学研判财政经济形势,准确把握财政经济运行规律,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增强财政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一是准确把握经济“新方位”,凝聚发展共识。辩证看待财政经济形势,精准把握宏观经济政策,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优化支出结构、落实民生政策、统筹整合使用资金、盘活存量、集中财力办大事等方面做足文章,保持战略定力和政策定力。二是准确把握财政改革面临的“新问题”,增强改革动力。深入推进全面依法履职尽责,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强化政策执行力,加大执纪问责力度,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健全完善全覆盖、零缝隙、无空白的财政管理体系。三是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强化政治担当。强化“四个意识”,健全管党治党责任体系,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巡视整改,规范财政权力运行,全面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
会议要求,2017年,全省财政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挥好财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的职能作用,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防风险”,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强化财政财务监管,防范化解财政风险,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降低实体经济运行成本,优化财税政策环境。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引导功能,综合运用PPP、政府基金、财政奖补、减税降费等方式,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研究制定财政支持政策措施,积极支持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经济培育和发展。支持解决农业生产成本过高、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生产方式落后等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需求侧配合,夯实稳增长的经济运行基础。
二是全面落实民生政策,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继续坚持“困难上移、财力下移、照顾基层”的思路,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调整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和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力度,支持县级财政运转和民生兜底。按照共享发展和民生财政的要求,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民生保障重点,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落实绿色发展要求,全力抓好长江生态保护,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落实基本养老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财政投入政策。完善不同教育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促进义务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全面均衡发展。做好基本住房保障工作。
三是深入推进涉农资金整合,全力支持精准扶贫。深入推进统筹使用财政专项资金工作,优化财政涉农资金供给机制,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省级层面加大投入、充分放权,继续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开展示范县试点,为统筹整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县级层面完善领导机制、推进机制和管理机制,明晰统筹使用路径方法,集中资金支持精准扶贫和发展。把纳入统筹范围的财政专项资金作为监管的重中之重,切实担负起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使用的责任,深入解决“用”和“管”的问题,确保管得好、用得优。
四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促进财政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充分估计财政困难和风险隐患,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等各类风险防控,严守底线不动摇,确保不出现区域性和系统风险。严格落实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加强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加强风险防范和应对,做到风险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充分考虑财政实际承受能力,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深入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增强财政政策的前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是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财务监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管理,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事项,强化预算刚性。坚持从源头开始推进盘活存量资金工作,加强项目库建设,严格结余结转资金管理,加强年度预算编制与盘活存量资金的统筹,用好用活沉淀资金。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完善“花钱必问效”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强财政管理监督,严肃财经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