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2017年全国及各地财政收入状况解读
截至目前,全国和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都已公布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其中西藏、山西、河北、新疆四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最快,分别为25.6%、19.9%、13.5%、12.8%,特别是山西、新疆两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与2016年相比实现大幅反弹。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最大的广东继去年首次突破1万亿元之后,今年再迈新台阶,达到11315亿元;超过5000亿元的省(区、市)仍为六个,排在二、三位的分别为江苏8172亿元、上海6642亿元。山东6099亿元,首次迈过6000亿元台阶,排名第四,其后是浙江5803亿元、北京5431亿元。此外,河北3233亿元,首次超过3000亿元,陕西2006亿元,首次超过2000亿元。
财政收支情况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记者请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解读。
财政收入增速反弹与税收收入占比提高
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567亿元,增速从2016年的增长4.5%提升到2017年的增长7.4%。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白景明认为,增速反弹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2017年经济增速回升带动财政收入增速反弹。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重回6.9%,这实际上表明了中国经济产出量扩大。财政收入是和经济产出量挂钩的,因此产出量扩大会带动财政收入增长,尤其是带动税收的增长。二是财政收入主要和现价GDP相关,2017年价格回升带动财政收入增速反弹,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态势,比上年上涨6.3%。就税收结构分析,第二产业的比重占到40%多。近年来,石油、煤炭、钢铁等基础产业产品价格下降较为明显,2017年价格全面回升,相应带动了税收的增长。三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税收增长。2017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在GDP增加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10%以上,这些产业附加值高,税收贡献也更多。同时,去产能也保证了一些优质产品的销售能够实现增长,从而带来税收增长。
山西、新疆等资源大省在坐拥煤炭、石油等资源的同时,经济和财政收入也受到资源价格暴涨暴跌的大幅冲击。以山西为例,其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高达19.9%,位居全国第二,但是其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却位居全国倒数第二。
山西等地的“逆袭”表明,他们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也已经做出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尝试。以山西为例,2017年该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产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煤炭产业6.1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6.2%。非煤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7%,汽车产量增长3.3倍。
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的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7%,非税收入同比下降6.9%,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例为83.7%,比2016年的81.7%提高了2个百分点,并且非税收入由2016年的同比增长5%变为2017年的同比下降6.9%。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税收收入占比提高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全国上下一直在致力于改善财政收入质量。通常情况下,税收收入占比高意味着财政收入质量比较好。另外,经济增长会在税收上得到更多的体现,因此推动税收占比提高。
白景明表示,税收收入占比提高主要得益于非税收入下降。2017年非税收入转为下降是中国减税降费政策效应的体现,中国近年来已经连续取消了上百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社会保险缴费费率也有一定幅度的下调。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各省区市中,税收占比位居前四的上海(88.3%)、浙江(85.1%)、江苏(79.4%)、广东(78.4%)也是地方财政实力最强的地区,这些地区的税收占比要比其他地区高出10—20个百分点。
杨志勇认为,这些地区经济都比较发达,财政收入规模较大、质量较好。从逻辑关系上看,一般是营商环境好的地区税收占比比较高。由于营商环境好,企业才更愿意去那里经营,尤其是一些企业将总部搬迁到这些地区。最明显的是上海。
白景明表示,上海等地税收占比高主要是三个原因:一是这些区域产业发展均衡度比较高,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规模都比较大,经营主体都是企业,并且还有很多企业总部,特别是一些好企业的总部,江苏、广东等地都是好企业的总部多,上海的总部经济更突出。总部经济发达的地区,企业所得税这一块税收收入就大,并且第三产业规模也比较大,因此税收占比较高。二是这些地区工资水平比较高,高收入人群规模大,个人所得税这块税收收入也大。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区域分布是高度不均衡的,主要分布在这些地区。三是这些地区营商环境相对好一些,公共服务水平更高,和税收占比高是相互关联的。非税收入中有一些保留的收费项目,地方有一定权限对此免征或减征,财政收入高的地区有条件在这方面进行一些减免,这是一个很主要的因素。
经济主引擎换挡升级
2017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前六强的增速分别为广东10.9%、浙江10.3%、上海9.1%、北京6.8%、山东6.6%、江苏4.6%,其中广东、浙江、上海仍保持较高速度增长。六强的收入之和占36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和的44.1%,比2016年提高0.3个百分点。
广东、浙江等地为何能够持续提供增长动力?据广东省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披露,广东结构调整已经取得标志性进展,一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4.2∶43.0∶52.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62.6%,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53.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53.8%。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千亿元的企业分别达260家、25家,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从4家增加到1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4万亿元。
据广东省财政厅披露,为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广东实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计划,全年为企业减负超过2600亿元,其中,落实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粤十条”财税政策措施,新增减负超过600亿元。同时,广东加大投入支持培育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企业技术改造等,推动整合组建总规模为50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
据浙江省财政厅披露,浙江出台《关于实施促进实体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综合运用财政体制、产业基金、政府采购等政策工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全省政府产业基金总规模1327亿元,实际到位717亿元,投资实体项目3314个,撬动社会资本8474亿元。同时,浙江规范实施PPP模式,用足用好基础设施投资(含PPP)基金,共入库PPP项目354个,总投资5858亿元,其中127个项目已落地,落地率位居全国前列。
201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