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男3》幕后详解:邓超李晨凌晨三点还复盘

15.12.2015  10:27

据说12月11日晚,电视机前看《奔跑吧兄弟》的观众都变成了“柯南·福尔摩斯·狄仁杰”。

接连两期的节目,奉献了《奔跑吧兄弟》从第一季至今最烧脑的两期。“外族人”和“继承人”的“家族复兴之战”,伴随着在神秘古堡的“杀人游戏”,上演了一场智商的较量——不过,这其中更考验的,其实是“友情”的浓度。“杀人游戏”更适合熟人圈子玩耍的常识,玩家们想必都了然于胸。新鲜到令所有粉丝眼前一亮的这期特辑,应该会再成为一幕经典。

说到“跑男”,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撕名牌”。作为这个节目的标志,从第一季“撕”到第三季,关于“审美疲劳”的担忧,业内外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这从来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游戏好不好玩,并不在于玩什么,而在于跟谁玩,怎么玩。从这一点来说,在国产综艺领域,《奔跑吧兄弟》已然做到了透彻和极致。

一场恰逢其时的“全民烧脑”

粉丝集体变身福尔摩斯掀起热烈讨论

“烧脑”在影视剧领域,一直是个热门标签。但对于电视综艺来说,“烧脑”必须来得水到渠成。因为电视媒介面对的是更广泛数量的大众群体,各种年龄,各种学历,各种职业。他们对“烧脑”的接受度参差不齐,综艺节目不管是对嘉宾本身,还是对观众而言,都需要一定的情感培养周期,在“我跟你并不熟”的语境下,“烧脑”元素的过度呈现,往往会给人“到底什么鬼”的一头雾水

许多网友评价,本季《奔跑吧兄弟》增添了很多烧脑的元素:如果说在洛阳“烧”的是郑恺的脑子,那么在西安则“烧”的是全体跑男的脑子,这次居然“烧”起了所有跑男粉丝们的脑子。可是从观众们的热烈反馈来看,并没有“到底什么鬼”的集体疑惑,反而集体变身“柯南·福尔摩斯·狄仁杰”,加入了一场全民热议。在互联网上,各种“分析贴”层出不穷,据说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霸都加入了这场烧脑游戏。

一年多来,通过超过30期的节目,《奔跑吧兄弟》的七只从相识到默契,实现了从“撕名牌”低阶到高阶的一路升级。对粉丝们来说,也是亦然。这种递进的熟悉,可以让节目线索得到丰富联想,而这种丰富性,又进一步加强了内容的延展性和发散性。不知道那句明明来自SHE《中国话》的歌词“多少年他们苦练中文发音和文法”,居然被剑指学霸邓超时,多少网友泣血抹泪:怪只能怪,邓超和他的“we are 伐木累”太深入人心了!

当然,节目组并非为了烧脑而烧脑。第三季第七期也是一个意外的惊喜——在预设中,它本不是一期单独的节目,而是第六期其中一个环节,只是最后在拍摄时的效果超乎了节目组的意料。本期节目编剧王璐介绍,“因为拍摄紧张,我们节目组成员没有什么业余生活,最大的休闲就是杀人游戏了,而这种游戏就是越熟的人在一起越好玩,虽然我们从第二季就想过融入这一元素,但MC们也有一个熟悉彼此的过程,我们认为到了第三季是比较适合的。真的没想到大家在一起火花这么多,兴致这么高。”

对细节堪称极致的挖掘

翻遍SHE的歌词找到一句“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

一档综艺节目的精致与粗糙与否,不在于嘉宾有多大牌,场面有多恢宏,能打动人心的,唯有细节。一直以来,细节对于综艺叙事的重要性,已是业内的共识。在《奔跑吧兄弟》的常驻七只和飞行嘉宾身上,节目组的挖掘堪称做到了极致。

既然第七期节目的口碑如此之好,那么还是以这一期节目为例,来详谈《奔跑吧兄弟》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如果说“身高差”“红颜祸水”之类的线索提示,还只是停留在相对的表面,那么,“上海读书”“多少年他们苦练英文发音和文法”这两条线索,尤其是后面一条这“神来之笔”,足见节目组下足了功夫。

本期节目编剧王璐介绍,“呈现在节目中的细节,不能是无效线索,但一下子就能看出来也不好玩,所以每次我们都用大量的功夫去搜索嘉宾之间的交集。《中国话》的那句歌词,其实是我们把所有SHE的歌曲都翻了一遍,当时看到这句歌词我们特别激动,这首歌有一定的辨识度,但同时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邓超;还有一条线索是去上海求学,冯绍峰、陈赫和郑恺,他们也是存在交集的。所有的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大家推断,但也不能就此完全否定掉一个人,这就让节目走向拥有了很多的可能。”

知乎网友“范某人”如此评价道,“撕名牌”环节可以说是跑男的重点核心项目,但撕名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撕来撕去,它需要团队的配合和集体作战能力,配合灵活的反应能力和应激能力,这个游戏其实能反映出很多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它可以经久不衰的原因。人们最爱看什么?一个简单的游戏也许会腻,但一个涉及人类心理活动的游戏呢?永远不会衰竭。因为人心是人类最好奇最想要窥探的地方。就像为什么猜拳游戏延续了好几个世纪都保留下来?这些都取决于你对TA的判断,正因为一切的不确定性因素存在,才使得这个游戏变得看点十足。

被惯性认识误读的综艺“编剧”

“如果写出一个能说服他们配合我们演的剧本,那得什么级别的?”

对于综艺节目的“编剧”,传统观念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所有的呈现都是按照一个既定的剧本在进行。这期精彩的“烧脑特辑”尤其是第七期节目,也让一些网友心生疑惑:这些跌宕起伏的推进,真的是自然发生的吗?节目编剧王璐回应:“第七期原本只是第六期里三个游戏之后的第四个环节。万一第一轮中外族人就用毒药把一个继承人out了,另外一个被投票出去了,可能就结束了。这种情况我们设想过,但呈现在第七期中的,就是游戏推进过程的自然发生。”

王璐介绍了这样一个幕后花絮:当天节目拍摄完毕之后,已是凌晨两三点了,连续录制了将近20个小时的“继承人”李晨和邓超,还不肯离开现场,他们一直在复盘,认真回想每一步,试图找出答案:他们到底是如何差点输掉了游戏的。

关于“编剧”和“剧本”的大众认知误区,王璐也有话要说,“以往国产综艺里只有编导。从《奔跑吧兄弟》这档节目开始,我们借鉴了韩国模式,编剧和导演是分开的。导演更注重现场执行,编剧则侧重内容策划。很多人都以为编剧就是编写剧情的人,在韩国,编剧叫作家,负责写出游戏的设定,而和剧情无关。我们手上所谓的剧本,其实是一个流程,这里面只是涉及了场地、规则、以及pd发布任务时所要说的话。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写出一个能说服超过7个以上的明星配合我们演的剧本,那得什么级别的?他们绝对不会去参与一场有既定结果的录制。其实,也正是因为玩游戏的人足够投入和真实,观众才会有代入感,才会产生足够紧张和刺激的感觉。”

游戏能玩出火花,和编剧团队设定的规则和逻辑之严谨紧密相关。从第一季开始就参与《奔跑吧兄弟》编剧工作的王璐介绍,“编剧是慢工出细活。除了海量搜索嘉宾关联信息,我们会更多留意各种类型的电影和小说,不断去分析哪些元素可以融入游戏环节。中国每个城市的人文风情差异都很大,为了做到因地制宜接地气,我们每次踩点也会特别结合当地特色。而且,这档节目的观众涉及各个年龄层次,每策划一个游戏出来,我们都会充分考量不同的年龄层看了会是什么效果。”正是因为兼顾了所要的主要元素,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每一期节目播出后,都能激发观众的广泛共鸣。就比如第七期节目之后,网友们纷纷表示已经迫不及待呼朋唤友一起来“组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