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采取六条抗旱措施应对漳河水源不足

03.07.2014  18:25

(荆门市水务局)漳河水库是荆门农业灌溉和城镇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地。由于降雨持续偏少,连续五年干旱,蓄水严重不足,水库已呈现明显连枯特征。7月1日,漳河水库水位113.46米(死水位113米),库容8.933亿立方米,有效库容仅0.313亿立方米。针对严峻的蓄水需水形势,荆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7月2日,市党政主要领导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实施六条措施积极应对漳河水源不足,确保荆门生产生活用水安全。 

一是狠抓增蓄保水。坚持把蓄水保水作为当务之急来抓,紧紧抓住后期降雨时机,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搞好增蓄保水,防止跑冒滴漏。同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加漳河水库和灌区可用水源。 

二是实行区域限额供水。按照年初制定的用水需求册,结合漳河蓄水情况和近3年7、8两月各地的用水状况,对漳河灌区实行以水定供,限额供水。荆门境内漳河灌区后期农业用水限额总量为1.05亿方,荆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漳河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将限额指标分解下达至灌区县市区。 

三是实行联合调度运用。在沙洋、钟祥西部等区域,对汉江、长湖、漳河水源进行联合调度运用,遵循漳河自流灌溉与汉江提灌水费同价原则,荆门市财政对提灌泵站电费进行补贴,通过利用大碑湾和郑家湾的一、二级泵站提汉江客水,实施长湖公水低水高提,转移漳河重叠灌溉面积25万亩,以减轻漳河供水压力。 

四是强化灌溉管理。灌区工程管理单位及时了解灌区实时蓄水、需水状况,掌握用水动态,增强服务功能。对水库塘堰调度权限上收一级。就近合理使用本地自有水源,坚持先塘堰、再中小型水库、后漳河水源。7月25日前,各地利用自有水源实行自抗自保。7月25日后,漳河水库视情况开闸放水并在限额指标内实行计划供水。 

五是倡导节约用水。宣传当前抗旱形势及蓄水需水状况,强化水安全意识,营造节水、惜水的氛围;组织用水者查看漳河水源状况,增强节水的自觉性。向漳河灌区用水户发出了公开信,倡导群众做好蓄水保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大力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推广节水技术和节水器具,实行自来水超定额用水累计加价制度,用经济杠杆促进节约用水。 

六是做好应急准备。当库水位下降到113米,渠首闸出口流量低于30个流量,中稻处于生长生殖关键期,灌区自有水源已无水可用时,实行漳河水库抽死水。现已制定了漳河水库抽死水方案,架设40-95千瓦、4-6米扬程的潜水泵80台套,保障50个出水流量。市住建委已做好了漳河水库水位低于113米时荆门城区二水厂应急取水的准备,确保荆门城市生活用水安全。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