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铁镛:我国城市矿业市场巨大 亟须创新升级发展
新华网武汉6月20日专电(记者俞俭、江国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19日表示,近年来我国城市矿业快速发展,但存在废物资源化产值低、回收体系不完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亟须制度、技术创新,推动城市矿业升级发展。
左铁镛是在湖北荆门举行的2014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会议上作上述表示的。
近些年来,国家各部委联合开展系列规划行动,有力促进了我国城市矿业快速发展。预计到2015年,将建成50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废物资源化产值达到2万亿元。
左铁镛指出,目前多数回收企业技术水平不高,资源二次浪费、环境二次污染、再生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不足等问题仍非常突出;少数正规城市矿产企业因回收利用环节规范化、环保化,反而成本偏高;加上企业布局尚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导致部分规模企业产能过剩严重,未能发挥应有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我国城市矿业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矿业发展在诸多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如再生铅企业达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不到20家,年产量10万吨以上只有6家;而欧洲再生铅企业产能一般在5万吨以上,美国一般在10万-15万吨。美国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规模与我国基本相当,但单位废物资源化产值是我国的4倍。日本通过循环型社会建设和“城市矿产”开发,其多种稀贵金属储量已列全球首位,由原生资源贫国成为二次资源富国。
左铁镛认为,现阶段我国民众生态观念和循环意识仍薄弱,法规政策细化衔接配套程度低,统计评价与标准监管体系不全,回收环节乱象丛生,搅乱正常市场秩序。
左铁镛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城市矿产产业在回收、拆解及再生利用环节的标准规范建设仍很薄弱,标准覆盖率约10%-20%,迫切需要相关技术标准规范研究,逐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城市矿业属于跨多个链条和环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主管部门多、参与主体多,亟须顶层设计,务求多方配合,形成创新驱动发展合力。(完)
(责任编辑 余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