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生只为一事来

03.05.2016  10:16

故宫博物院里有一群人,他们是古书画的“医生”。每天和珍贵的古书画打交道,通过“望闻问切”,让珍贵的古代书画作品的生命得以延续。他们精湛的手工技艺通过师徒的方式代代相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们是我国顶级书画修复师,修复着我国的珍贵文物。

历史上有名的《五牛图》、《弘历鉴古图》、《乾隆万寿图》都是靠一双双“补天之手”涅槃重生的。今天的大国工匠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精心守护故宫文物38年的书画修复师 单嘉玖

沤心沥血,双手力成百年功

59岁的单嘉玖在书画修复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了38年。经她手修复的古画有近两百件,每件古画的修复需要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周期,耗时最长的需要一年,最短也要三个月。

△单嘉玖正在修手头的一幅清代山水画

古书画分四层,一层画心、一层托心纸、两层背纸。最难的是“揭”的环节,也就是将最薄的那一层宣纸画心分离出来。要求既揭得干干净净,又不能使画心受到丝毫损伤。

揭出来的画心通常只有0.09毫米,薄如蝉翼。揭画心的手法是“搓”,把附着画心的那层托心纸一点点搓下来。

△单嘉玖正在“揭画心”

由于是在古画完全浸湿的情况下“揭画心”,手指力道的拿捏变得十分关键,“搓”的力道大了,则会对古画造成不可逆的二次损坏。一位修画师需要经过多年的训练,上万次的反复练习,才能最终拿捏出这“搓”的手感和力道。

△单嘉玖在用“搓”一点点的“揭画心”

鞠躬尽瘁,以画为本赤诚心

单嘉玖曾修复过一件明代的绢本《双鹤群禽图》,主要问题是画面上有许多虫蛀破洞。

△《双鹤群禽图》修复前 损毁比较严重

本来面对密集的小洞,可以用整幅绢托在画作后面,一下把所有的洞都补上了。但是百年以后托补的这片整绢也会糟朽,就会和古人的画作粘连在一起而无法分离,后人也就再也没办法修复这张画了。为了古画生命更长的延续,单嘉玖选择一个洞一个洞地单个织补。

△单嘉玖一个洞一个洞挨个修补

就这样,她埋头补了四个多月,才将几百个小洞一一补好。

△修复后的《双鹤群禽图

恪守家规,两袖清风护国宝

单家两代人与故宫结缘,她的父亲 单士元 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十七岁进入故宫,在那段风雨飘摇的战争年代用生命去保护着文物。直到九十一岁辞世,单士元一生没有离开过故宫。

△单嘉玖的父亲 单士元

单士元给子女们订下了家规,“搞文物不玩文物”,要求从事文物工作的子女不许收藏、交易文物。他认为如果自己玩文物了,在工作中接触珍贵文物的时候就会产生私心。

父亲的教诲单嘉玖始终不敢忘。甘守清贫的她没有染指过文玩市场,三十多年来她在故宫这个小院落里,始终如一地静心修复着每一件国宝文物。

情怀千古,仁心匠德传后人

单嘉玖的徒弟喻理是中央美院的研究生,跟着单老师工作已经两年半了。喻理说,最大的收获不是技术,而是深切体会到了老师傅们对文物的那种敬畏之心。干了38年的单嘉玖如今依旧是小心翼翼。

这两年,故宫正在进行史上最大的大修工程。每间殿宇的珍宝、装饰都要进行修复,摆回原来的位置,故宫还有上万件古书画文物等着单师傅和她的徒弟们去修补。

但是,还有一年单嘉玖就退休了,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传统的书画修复技艺完整地传给下一代,和同事一起,将完美的紫禁城完整的交给下一个600年。

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