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工】创建教工服务中心 创新工会服务体系

03.12.2014  13:25

按语:

如何推进工会工作改革创新,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是时下摆在各级工会面前的重大课题。不仅基层工会的工作要创新,工会领导机关的工作也要创新;不仅要创新工会的组织体制,让工会组织“”起来,也要创新工会的运行机制、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让工会组织“”起来,才能使工会工作更加有效地覆盖各个职工群体,使工会组织尤其是基层工会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武汉大学工会、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教育工会和黑龙江省鸡西市教育工会从实际出发,积极地试,坚决地改,切实解决了工会建设和工作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可。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可资借鉴。

 

武汉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随着教学科研的发展,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拥有教职工1万多名。校工会针对新时期教职工诉求多元化,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于2012年建立“教职工服务中心”,全心全意为教职工提供多元化服务,较好地满足了教职工多样化需求。

 

武汉大学工会与学校职能部门联动开展“珞珈雅苑”教职工住宅小区有关服务。“珞珈雅苑”是该校近年来最大的民生工程,有3312个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图为校工会服务业主签约现场。

党政工齐心协力,共建“教职工服务中心

学校党委把工会作为反映教职工诉求的重要渠道,学校行政支持工会以优质服务凝聚教职工。学校工会深刻领会中国工会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工会工作要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职工群众多层次需求,努力构建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的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报请学校党委批准成立了专门内设机构“教职工服务中心”。校工会以创建教职工服务中心为载体,结合广大教职工的多元化诉求,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为教职工提供权益维护、生活帮扶、困难救助、信息咨询等方面的常态化、规范化、专业化服务。

打造“五个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功能

在服务功能建设上,校工会立足于工会的性质、职能及现有的资源条件,根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和目标定位,着眼于建立“全员服务、普惠服务、长效服务”的目标来确定服务范围和服务重点。按照服务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点面结合、边服务边完善的思路推进教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多元化,逐渐形成了“五大服务平台”。

一是教职工困难群体服务平台。内容主要包括:特困教职工帮扶,贫困大学生“珞珈自强助学”,有关社会救助、赈灾、献爱心公益活动等。经初步统计:近2年来,发放特困补助、慰问生病和病故教职工360余名,发放帮扶、慰问经费100多万元;帮助贫困学子604人,发放帮扶经费31万元:社会献爱心(芦山、大悟、罗田、咸宁、街道、附校)72万余元。困难帮扶做到四个结合:帮扶教职工与帮扶学生相结合;帮扶校内人员与社会赈灾、献爱心相结合:应急帮扶、慰问与常规帮扶相结合;教职工捐款帮扶与学校专项经费(福利费)帮扶相结合。

二是教职工权益维护服务平台。内容主要包括:教职工信访服务,开通服务热线电话、服务信箱方便教职工咨询和求助,校区居民纠纷调解服务,开展劳动争议调解和法律援助等。在开展权益维护时做到三不:即不因事小而不为,不因事难而不为,不因与工会无直接关联而不为。近2年接待来人、来信信访30多件(其中联名信访5件),多次协助教职工处理各种问题,维护教职工合法正当权益,如:接待被学校开除教职工的申诉,协助教职工处理超高压变电站搬迁等问题。校工会按照教职工有求就有地方诉的要求,做到受理迅速,过程负责,结果依法。因此,工会的服务工作获得了教职工的好评。

三是教职工文体生活服务平台。内容主要包括:活动场地建设与功能开发,社团建设与服务,全校文体骨干培训与特色文体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学校和校工会共同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的新教职工活动中心,对文体协会加强管理、指导和经费支持,与体育部、艺术系建立联合服务拓展活动场所和专业服务能力等,以此向教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众多的文体活动已经成为教职工推广文明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成为增强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成为促进单位相互交流的重要桥梁,成为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力量。

四是教职工生活普惠服务平台。内容主要包括:教职工福利,教职工健康体检,女教职工重大疾病保险,教职工子女保险,教职工校外住宅建设有关服务,依托有关商业单位创造团购条件的普惠服务等。在实际服务中,坚持点面结合,每年有重点服务内容。比如: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着重推进服务教职工工作体系建设与实践。2013年着重推进的工作有两项,一是珞珈雅苑教师住宅小区的售房工作,通过利用联动服务机制,使校外住宅小区全部住房平稳售出;二是推进教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将原来的三年一次健康体检,改为每年一次并进入常态化。2014年着重推进惠民救助机制工作,内容包括:建立教职工重大疾病互助办法,建立公有周转房特困租户租金补助办法,倡导教职工献爱心定向捐赠,研究全员商业性重大疾病保险,认真实施特困教职工补助办法,教职工子女和女教职工商业性重大疾病保险等救助机制。

五是教职工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内容主要包括:公共信息服务,网上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等。网上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目前开设了法律咨询、健康咨询、心情故事、缘分天空、二手物品交换、信息公开、服务指南等6个热点栏目。在开展服务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结合:面对面服务与网上服务相结合,个别服务与普遍服务相结合,服务具体项目与搭建网络服务平台相结合。这种结合有效地促进了服务中心向“全员服务、普惠服务、长效服务”目标推进。比如武汉大学,无论是院士、博导,还是食堂服务员,只要是学校工会会员,都能通过网络联系到本校知名医学专家进行一对一健康咨询和预约就诊,享受到快捷便利的服务。

创建“三联一志愿”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

高校教职工既是工会服务对象,又是工会服务资源。校工会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创建“三联一志愿”为核心的服务机制。

一是联动服务机制。一方面根据具体服务内容与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实施联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工会自身组织体系,与48个二级工会联动服务。学校教职工的普惠服务、困难帮扶等工作就是通过该联动服务机制来推进。

二是联合服务机制。与学校专业机构和优势学科以联合共建的形式开展联合服务。如:先后与武汉大学法律援助中心、中南医院、体育部、艺术学系建立合作共建及联合服务关系,开展专业性法律援助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体育运动和文艺艺术指导服务等。

三是联盟服务机制。工会代表教职工与有关商业单位进行商务谈判,营造团购条件,实现双赢联盟服务。工会根据教职工的需求,与有关商业单位先后开展了住房、水果、节能灯以及生活技能兴趣培训等团购活动。比如:工会组织教职工团购菩提苑住宅小区住房,使数十名教职工享受到团购优惠价:提供了中西面点烘焙技术专班培训11个项目,使500多教职工受益于团购优惠服务。

四是志愿者服务机制。组织师生志愿者提供无偿的专业服务。目前学校工会通过签约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临时志愿服务三种不同方式,组建了法律志愿服务、健康志愿服务和综合志愿服务三个小组,共有48名志愿服务人员向广大教职工提供多元化服务。

三联一志愿”服务机制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资源,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工会面临的“两多两少”(即:服务对象多、服务诉求多,而专职服务人员少、可用于服务的资源少)的突出矛盾,有效提高了服务能力、服务质量和受益面,实现了“小中心大服务”的效果。

健全服务工作保障措施,夯实服务基础

校工会从建机构、建队伍、建制度“三建”入手,一方面为工会服务教职工提供人员和制度的保证;另一方面实施机构亮牌服务,充分接受教职工的监督,有效促进固本强基的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服务中心队伍建设。学校在机构和机关人员压缩的情况下,为中心配备了正副主任两个职数、4名专职工作人员,中心招募了48名志愿服务者,与有关学院及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共建关系开展联合服务。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先后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为规范化的服务提供制度保障。如:修订了学校福利费管理办法、劳动争议调解制度,建立了教职工慈善捐赠管理办法、教职工重大疾病互助金管理试行办法等。

三是落实中心工作经费,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每年有专门工作经费保障服务工作运转,根据服务工作拓展配备了办公设备和大面积服务用房。

四是建立服务中心与工会、与有关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如:教职工服务中心职责、工作流程、接访服务首问责任制、台账管理制度等。

教职工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在学校党委、行政和湖北省教育工会全力支持下,通过“三联一志愿”服务机制,组织承担了包括教职工校外住宅申购选房、教职工健康体检等多项工作,初步得到了教职工的认可,也得到了上级工会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今后,校工会将着眼于“全员服务、普惠服务、长效服务”的工作目标,不断完善服务教职工的工作体系,进一步提高工会服务学校发展和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切实为教职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编者点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创新,工会工作也要发展、也要创新。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武汉大学工会进行了认真思考和大胆实践,紧紧围绕为教职工服务这篇大文章来推动和创新工会工作。校工会通过创建教职工服务中心,创新服务工作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活动,满足了教职工的多样化需求,帮助教职工解决了诸多实实在在的困难,成为打通联系服务教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从而切实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高校工会如何更好地服务教职工提供了一个好思路。

(稿件来源:《中国教工》杂志2014年11期  本网编辑:吴江龙)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