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写在漳河四干渠建成通水五十周年之际
(张益乐)今年,是漳河四干渠建成通水五十周年,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打开记忆的闸门,我仿佛又回到了那难忘的岁月。
根据漳河工程的总体设计规划,四干渠原安排1968年动工,由于枢纽工程的提前建成和灌区人民的迫切要求,四干渠于1965年7月破土动工,同年10月进入全面大施工,1966年5月1日竣工受益开闸放水。水到之处,灌区人民奔走相告,欣喜若狂。从此,彻底改变了荆门城北、襄河以西当时的荆门、钟祥两县8个区(镇)31个人民公社的水利面貌。灌区双季稻大面积推广,水稻种植面积大幅度增长,粮食连年增产丰收,灌区受益农田面积最高时达到36万余亩。灌区人民发自肺腑的颂扬:喝的漳河水,吃的漳河粮,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
四干渠全长174.05公里,其中主干18.75公里,北干94.3公里,东干61公里,盘山走渠,建筑物众多,其大型建筑物有:隧洞4处,即虎牙关、田家冲、庙岭、鲍家岩,其中最长为虎牙关1142米。渡槽有9处,即龙泉、苏畈、子陵、南桥、永圣、盐池、响水洞、胡家湾、金牛山,最长为龙泉渡槽685米,百米大拱的响水洞渡槽以27米的墩高为全渠渡槽之最。暗涵有朱家塝、代家沟、排子岗3处,还有几十处闸、堰、桥等建筑,工程艰险复杂为其总特征。在当时施工设备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其施工的艰难可想而知。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要把位于荆门城南的漳河水引向城北,用现在的时髦语叫南水北调,可按当时很多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天方夜谭,不可思议。那时在钟祥的民工中曾流传过这样的话:去年修了个瞎家伙(即位于钟祥胡集的夏家河水库),今年又来挖白干。意思是说修了夏家河水库还没有受到益,现在又来挖北干渠会不会又是白干一场。我当时也是心存疑虑地问过时任总部办公室主任的老领导贺富彬同志:“虎牙关隧洞修在山脚下,怎么还要往下挖?龙泉渡槽修在象山的半山腰,这水怎么流过去?”贺主任说,“小张,你放心,这就是科学”。所以修建四干渠把漳河的水向高处引,按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这就是一项伟大的创举。
正是这样一个艰险复杂的工程,这样一项伟大的创举,每一个参与的建设者都为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与汗水,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能参与这样的工程建设是党的召唤,是时代的选择,是机遇,更是幸运。
四干渠施工时,我在总部办公室工作,经常跟随领导深入工地调查了解情况,采访先进典型,也曾参加总部工作组派驻蹲点。在工地我亲眼目睹了各级领导干部和指挥部派驻干部与民工同甘共苦、风餐露宿、加班加点的身影。我在虎牙关隧洞工地见到了吕贤臣、饶明道等同志头带安全帽与民工一起进洞作业,下班时满面灰尘,判若两人,其“光灰”形象至今记忆犹新。在北干庙岭隧洞工地,我见到洪秋录同志,他既是指挥长,又是战斗员,在庙岭、鲍家岩工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邵万华同志,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邵大车,他在庙岭隧洞工地开大型柴油发电机,担负指挥所照明和隧洞施工用电,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机棚里,离柴油机不远的地方摆放着一张小床,这里既是机房,也是他的卧室,轰鸣的机器声震耳欲聋。我当时问他,你在这里睡得着吗?他风趣地说:习惯了。如果没有机声相伴,我还真的睡不着呢。他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当即主动要求晚上和他同床共寝。结果,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四干渠的建成,建设者们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这一宝贵的物质财富,而且也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精神财富。当虎牙关隧洞施工进入攻坚之时,建设者们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以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提出了“既然愚公能移山,何愁隧洞打不穿。立下愚公移山志,坚决打通虎牙关”的豪言壮语。他们实干加巧干,苦干加拼命,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确保按时完成了四干渠的咽喉工程。庙岭隧洞地质条件差,渗水严重,经常出现塌方,担当此施工任务的钟祥县双河段集乡的民工同志们不顾安危,历经千险,其中共产党员向天德同志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在一次塌方即将发生的千钧时刻,向天德同志大声疾呼,让处在危险境地的工友赶快撤离。他挺身而出,用身体挡住了塌方,工友们脱险了,自己却受了伤。总部党委书记张难同志称向天德同志为工地“麦贤德式的英雄”。事后,我有幸随同祝齐民同志到现场采写了向天德同志的先进事迹,总指挥部将其先进材料印发至漳河各施工工地,号召大家向他学习,向天德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舍己救人的事迹在全工地广为传颂。同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公而忘私、无私奉献的优良传统无时不在熏陶着我、感染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教育着我,这些精神财富一直伴随着我的人生成长历程。
1966年,四干渠施工一结束,组织上把李维汉同志和我安排到东干石牯牛管理段工作,借住在当地修石牯牛水库遗留下来的一间草棚里,前半间砌灶做饭,后半间搁铺睡觉。在副段长李维汉同志带领下,以此为家,苦中有乐。当时我自嘲地说,一把手(李维汉同志一只手残疾)、二把手互帮互助不用愁,开开心心每一天,自力更生乐悠悠。
因石牯牛管理段管辖渠段为东干尾水,后合并到温家巷段。管理段建在枯岗上,单家独户,十分荒凉,喝的泥浆水,点的煤油灯,厕所挖地坑,交通靠步行,就是对当时生活、工作环境的真实写照。条件虽差,但大家从不言苦。有一次全段同志在管理处开会,晚饭后天气突变,为防大雨危及渠道安全,段长许云山带领全段同志步行12公里连夜赶回管理段防汛。走到石岗开始降雨,许云山一路领先,大家紧随其后,你追我赶,一路狂奔,回到段里汗水雨水湿透衣衫。从此,人们也送给许云山同志一个绰号,称他为“飞毛腿,铁脚板”。
1969年组织上又调我到北干响水洞管理段工作,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当时响水洞是全处条件最差、地理位置最偏僻的段。有当时编的顺口溜为证: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交通不方便,下雨难过朱砂河。在段长洪秋录同志的带领下,全段同志自力更生,在改变段貌上下功夫,平整了房前场地,砌了排水沟,修整了上渠山道。在屋旁山坡上垒石造梯田,种菜植树,炊事员杨学礼同志身患胃病,犯病时在山坡上躺一会又接着干。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当时鸡、鱼、蛋、肉、米、菜、油全是自产,还有桃子、李子、核桃、柿子尝鲜。那时在渠道管理上是采取分段管理的办法,开始我分管的段面在65公里至72公里,即响水洞与胡集段交接断面,放水期间,坚持巡渠查险,早出晚归,来回步行三十多里。后来又分管排子岗渠段,为了改变牌子岗管水组周围的环境面貌,在我的倡议下,管理段的同志们和管水员一起在管好渠道工程的同时,利用放水间隙,起早贪黑,垒石造地,把渠道边的一片荒坡改造成了郁郁葱葱的杉树林。由于当时班车极少,开会、办事坐车的机会少,走路的时候多,即便搭班车也要走一段不近的路程。有一次我和洪秋录、周宗道同志到处开会,走到石桥驿没有赶上到荆门的班车,为了按时参加会议,就坚持步行到荆门。有一年管理处分给响水洞渡槽维修施工用的木炭,没有车运,因施工使用在即,于是我们找附近农户借了一辆驴拉板车,同管水员一道把木炭从荆门通宵达旦运回响水洞,往返行程80余公里。鞋子磨烂了,脚也磨破了,但完成了任务,确保了渡槽维修施工,大家无怨无悔,虽苦犹甜。当时流行着这样两句话: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的老前辈。我想这也就是当时大家忘我工作的精神动力吧!
通水50年,弹指一挥间。回忆当年事,转眼已过古稀年。对以上往事的回顾,一是表达我对开拓者们的怀念与崇敬,二是对自我心灵的一次洗礼和进行一次自我再教育。让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水利人精神,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苦乐观、权力观、金钱观,立足本职,爱岗敬业,知恩图报,知足常乐,珍惜现有工作岗位和幸福生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为实现党中央描绘的十三五规划宏伟蓝图,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