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上哈佛,王石说70岁还要到戈壁种庄稼

09.11.2015  16:56

  52岁时,他登上了珠穆朗玛峰;57岁时,他承认自己还是个青涩的苹果;60岁时,他在哈佛大学背起了书包,重新做学生。70岁,他要在戈壁上种庄稼。他是王石。今年64岁的王石不忌讳自己在变老,但他更在意的是“燃烧的感觉”。

  时代巨变的洪流中,坚守初心,犹如傲骨凌霜。唯有守护最初梦想的毅力和勇气,才是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2003年11月11日,我们从永安路106号出发,记录这个国家一点一滴的变化。12年后,我们选择了30人——他们无论身处喧嚣躁动,抑或遭遇时代逆流,均以不变的信念应对万变的困局。 

  在岁月的年轮中,他们有快意、有消沉,有对酒当歌、有失意彷徨。在一次次的磨砺中,不忘初心,举步向前。 

  在这里,时间是对信念的敬意。 

   本期人物:王石  

 

  王石1951年1月生,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1999年辞去万科总经理职务,现任集团董事会主席。

  十个手指和掌上布满了老茧,有的破了皮,里面还是老茧。

  王石把双手平摊在我面前,“你看,中国最大房地产公司老总的手,像不像老农民的手?

  不过这可不是辛苦劳作磨出来的,而是十年划赛艇留下的。他笑言划赛艇“练出了马甲线”。

  王石是业余爱好最多的企业家,攀登、赛艇、摄影、拍广告。他的朋友评价,王石爱好什么,就要玩儿到极致。

  小时候,王石的理想是做一名探险家,52岁时他做到了:登顶珠穆朗玛峰。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想不断在变化。但跟我说到的可以追溯的理想中,没有提到万科。“我一开始并没有想做企业家。

  64岁的王石愿意把他的经历平均地一分为二:32岁以前,当过兵、工人、技术员、机关干部,但都是被分配,被压抑,特区给了个人施展才干的机会,当然追求物质生活提高也是动力,当时不懂做生意。“现在,我愿意把更多机会留给公司的年轻人,不要他们重复我的老路。32年过去了,初心始终未变。

  王石从没上过富豪排行榜。在万科进行股份化改造时,王石主动放弃了分在他名下的股权。

  对此,王石解释说,他不想成为暴发户。在中国社会,突然很有钱是很危险的。在名和利上只能选一个,选了名,弃了利。

  释放了职权和股权,给年轻人以机会,在王石看来,也是解放了自己。

   “我喜欢燃烧的感觉  

  今年9月底,王石和美国的登山运动员一起爬上了西雅图的雷尼尔山。这次“中美俄和平登山活动”影响不小,美国总统奥巴马还给他们的团队发了贺信。

  下山时,王石看到了习近平的车队驶进西雅图市区。

  攀登,是他多年来一直坚持的。他曾两次登顶珠穆朗穆峰,足迹抵达世界七大高峰和南北极点。

  52岁那年登上了珠峰,下山后人瘦了20多斤。

 

  登上珠峰的王石

  经济学家张五常认为这是一项极度危险的运动,“为什么要这么做?”王石倒淡定:“没有为什么,只是喜欢而已。

  确实曾和死亡擦肩。王石回忆,1999年他独自登博格达峰,在走一段40多米长的65度坡时,保护绳被飞石砸断,下面就是雪崩区大裂缝。

  对死亡的恐惧让他浑身哆嗦。他搧了自己几耳光,吼了几声,哆嗦止住了,集中注意力慢慢爬过这个坡面,去的时候只花了20多分钟,回来用了2个多小时。

  “你有没有想过,哪天就回不来了。”有人问他。

  “当然想过。可我的人生观就不是平平庸庸、寿终正寝的那一类,我喜欢燃烧的感觉。”王石答。

  在王石看来,攀登并不是用来炫耀的资本,而是对生命和死亡的一种感悟,“攀登关乎人性、自我、勇气和尊严。

  2010年再次攀登珠穆朗玛峰,从峰顶返回时王石出现了雪盲。他说:“雪盲那一刻,你要直面的除了黑暗还有死亡,现在回想,登山是人生的延长和浓缩,它逼你检索此前的人生,明白你忽略了什么。

  继登山之后,王石又爱上了划赛艇。“15年前,走到哪儿登山到哪儿,现在,飞到哪儿荡桨到哪儿。

  他的赛艇,在哈佛的查尔斯河,剑桥的康河、牛津的ISIS河上都穿梭过。在剑桥,62岁的王石每天早上6点到8点参加赛艇俱乐部训练,一周7次。

  王石想让这个在西方国家流行的运动在中国生根。

  去年9月,他当选了亚洲赛艇联合会主席,开始在中国的大学组建赛艇队。他逐一拜访亚赛联成员国,为赛艇比赛募款。

  他计划,4年内,在中国100所大学和国际学校推广组建赛艇队,他自己掏路费,到多个学校去宣传。

  问他为什么,还是那句“没有为什么,只是喜欢而已。

   做规范不做权谋  

  王石喜欢花花草草,在拥有2千多万粉丝的微博上,他经常贴出各种植物图片,还配上文字介绍。

  “爬墙虎,又名爬山虎、枫藤,理想的垂直绿化植物。原产亚洲东部、北美洲,在中国分布极广,生长速度快、攀附能力强、生命力顽强,覆盖效率佳,很合适做当代中国创业家的形象代言。

  他会用生命力这个词,把植物和创业家联系起来。

  大多数时间,王石都不在万科的办公室里,对于万科,他也总是轻描淡写:“我越和公司没关系,公司做得越好,我们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去做。

  1999年,王石辞去万科总经理的职务,只当董事长,真正放权给公司高管。“万科的成功,并不表现在王石在的时候,而是在王石不在的时候。

  谈到与万科的情感,王石说,“万科不是我的儿子,他是我的作品,我的精彩已经呈现出来了,该让其他人来做了。我当然会让万科伴随我一生,可是不等于我要把他抓在我手里。

  王石早已给万科定下准则:做简单不做复杂,做透明不做封闭,做规范不做权谋。

  创业初期的万科像个“八爪鱼”,对于能挣钱的项目一概接纳,涉及到进出口、零售、房地产、影视、广告、饮料、电器等13大类。

  1999年,王石开始做减法,当各大企业风风火火扩张时,万科大刀阔斧地砍掉与地产无关的企业,即使盈利的企业也卖掉。

  也正因为专注,万科才在房地产领域一路领先。

  房地产涉及找政府批地,而在“与政府打好关系才能做大生意”的行业潜规则下,王石第一个公开站出来说“万科永不行贿”。

  回首过往,王石曾有一次“行贿未遂”的经历。

  1983年,贩卖玉米的王老板需要计划外的车皮,他拿两条价值20元的"555"牌香烟,塞给了货运主任。

  货运主任把车皮给他了,香烟却被退回来了。“你亲自送货装车,我早就注意到你了,觉得你是个能干事的人。

  这个经历告诉王石,走正道也能办成事,堂堂正正做事,也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因为这个经历,他定下“不行贿”的规定。

  万科不攻政府,专心攻消费者。今年"8.12"天津滨海新区危化品爆炸事件中,万科三个小区首当其冲,一万多居民被迫撤离家园。

  灾难发生后,王石第一时间发布微博:“在生命面前,客户、工人、万科员工都是一样重要的。

  事发后,万科员工成立紧急应急小组,配合搜救、安置、安置、清障、防疫。同时加紧维修房屋,更换水电气、电梯等,仅景观维修就更换土壤3300平米,重新种植植物154株,草坪更换2300平米。

  中秋节,万科双子座业主成了灾后首批回家的业主。

 

  王石和他的团队在米兰世博会万科馆前

   “特区解放了我的激情  

  10月23日,王石主动竞选深圳市社会组织总会会长。他事务繁杂,已经习惯了做“空中飞人”,但有一点:对深圳的事情从不推辞。

  原籍安徽金寨,生于广西柳州。但王石会在公开场合说:“深圳就是我的家。

  深圳建市只有36年,成为特区不过35年的历史,但王石说,“特区解放了我的激情,成就了我。

  他第一次和深圳发生交集是在1978年4月,在自传《道路与梦想》中,他描述对这座城市的第一感受:“怒放的木棉花已经凋谢了。路轨旁抛扔着死猪,绿头苍蝇嗡嗡起舞,空气中弥漫着牲畜的粪便和腐尸的混合臭气。我正在深圳笋岗北站建设消毒库现场指导给排水工程施工。

  到处都是尘土飞扬的工地,但在这滚滚烟尘里,王石感受到的是生机,这感觉,和他当时所在的机关单位里截然不同。

  回忆在机关里那个年轻的自己,曾经热情洋溢,想有一番作为,被领导训斥为“抢风头”;消沉一年,反而被领导表扬“稳重成熟”。

  32岁之前的王石,过的都是别人安排的生活,他当过兵、工人、技术员、机关干部,这些工作没有一个是他喜欢的。

  “不安分”的因子在那年被激发,1983年,王石投奔深圳特区。

  并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是想要有一番大更的作为。

  和工人们一起在码头上扛玉米饲料包,150斤重的玉米包,王石捋起袖子、卷起裤腿,手臂发抖地往肩膀上挪,来来回回十几趟。

  那时我是个十足的小人物,回忆32岁时的自己:一切从头做起,货场搬运、鸡饲料推销、还兼司机、出纳……

  1984年万科成立,32年过去了,万科如今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房地产公司之一。

  他把自己的成熟和成就归因于这座城市:深圳尊重市场,尊重人才,他给创业者最大的、最多的机遇。

  直到现在,王石也认为,中国民营企业的最优秀者依然集中在深圳,它仍然是一片创业的沃土。

  但在60岁那年,王石做出了另外一个决定:离开“”,去海外游学。

   “在戈壁上种庄稼  

 

  1972年,当兵时期的王石

  少年时期赶上文化大革命,没正经地上过大学,在王石的意识里一直是种缺憾。

  而去哈佛大学读书,王石笑言,是受了好友汪建的刺激。

  汪建,华大基因董事长,是王石的事业上的合作伙伴,一起登山的同伴。2010年,汪建和王石一起登上珠穆朗玛峰。事后一位记者问汪建,佩服王石什么。汪建开玩笑反问道:我为何要佩服王石?他是成功企业家,我也是成功企业家。他登上了珠峰,我也登上了珠峰。我是科学家,他是吗?

  这个玩笑把王石多年的夙愿,送上了实现的快车道。

  几个月后,抓住一次机会,王石去美国访学。

  一个拥有教授般年龄的学生,背着书包,匆匆行走在哈佛大学的校园里。

  嘲笑和奚落接踵而至,微博上有网友问:“哈佛也有中文班吗?你听得懂吗?”还有更狠的;“哈佛也有老年班?

  王石一度觉得压力山大,倒不是因为这些冷嘲热讽,而是他觉得,攀爬知识的山峰,比登上珠穆朗玛峰更难。

  第一个是过语言关,上午在英语学校,下午跟着哈佛学院本科生一起上课,晚上准备讨论提纲。每天晚上基本要折腾到凌晨一两点才能躺下,清晨又要起床。

  单词怎么那么多?焦虑、失眠,很多次醒来,耳旁的英文广播还在响着。

  他说,那段时间是咬牙挺过来的,渐渐,语言有了起色,学习也渐渐找到了感觉,他慢慢在融入这所校园。

 

  王石在剑桥大学访学,摄于2014年10月

  原计划在哈佛游学1年,没想到上了瘾,延长了1年,再1年。接着2013年到剑桥游学,今年进入牛津。王石的游学名单上,还有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

  访谈到最后,他少有地主动提到了万科。

  王石在牛津做的研究课题是未来机器人,他对我说,机器人部分替代人力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十年,万科30%的工作将被机器人取代,怎样使用好机器人,是万科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王石注定是要继续游历的。用他自己的解释,“我的母亲是锡伯族,马背上的游牧民族,我延续了母亲血统里的野性精神和对生命行走的强烈渴望。

  说到70岁以后的愿望,王石的梦想是要做一个和万科毫无联系的事:到戈壁上种庄稼。

  在行走中,他没看到乞力马扎罗山上想象中的白雪,曾经的水鸟之乡罗布泊也一片荒芜。“如果能给戈壁铺上一片绿色,应该会很漂亮。

  新京报记者 萧辉 实习生沈威 张笛 编辑 李天宇

  主题摄影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王石与新京报12年  

  做为中国企业家中具有精神领袖气质的标杆人物,王石多次成为新京报(微信公号ID:bjnews_xjb)的访谈嘉宾,2014年2月12日,王石的新书《大道当然》出版后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表示企业家要做敢于说话的阶层。

   同题问答  

   新京报(微信公号ID:bjnews_xjb): 你的理想是什么?目前实现得怎么样了?

   王石:小 时候的理想是做一名探险家,我做得还不错,攀登上世界七大峰和南北极点。还有一个理想做老师,目前我在欧美名校访问游学。

   新京报: 在你的生命中,有哪些东西是你一直坚持的?

   王石: 运动和读书。

   新京报: 什么是你认为的最艰难的时刻?

   王石: 2008年遭遇的“捐款门”给我造成极大的压力,我意识到即使57岁,我仍然是青涩的苹果,我更谦虚学习。

   新京报: 你觉得在事业上,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

   王石: 一起打拼的同事。

   新京报: 你的座右铭或者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什么?

   王石: 我欣赏的话有两句:肯尼迪总统说的: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还有一句是巴顿将军说的: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