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首届生态文明与节水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

23.10.2015  18:54

(厅宣传中心)10月23日,第八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暨湖北省首届生态文明与节水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相关政府部门、节水领域及供水用水行业企业专家代表共同研讨我省生态文明与节水问题。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水利学会理事长、水利部原副部长胡四一作学术报告,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冯仲凯作主题报告,省科协副主席曾宪计,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勇传,省水利厅党组成员王万林、徐少军出席论坛活动。论坛由武汉大学副校长、省水利学会副理事长谈广鸣主持。 

冯仲凯在主题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重要治水思想,为强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作为水利大省,湖北依然面临水资源紧缺、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匹配的局面,推进节水工作,是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精细管理、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冯仲凯说,自2003年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以来,湖北坚持把节约用水放在治水首要位置,与2003年相比,2014年全省经济总量翻了两番,而用水量仅增长18%,万元GDP用水量比2003年下降77%。通过明确省、市、县三级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纳污限制“三条红线指标”,将节水型社会建设各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强化节水制度建设;通过深化农业用水水价改革,建立“总量控制,定额管理,阶梯水价,协会运作”的高效农业水价模式,制定《湖北省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强化节水机制建设;通过推进农业节水灌区改造、农田灌排设施建设,加大工业企业节水力度,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及城镇生活节水水平强化节水工程建设;通过评定节水型学校、机关、企业,建设农业节水示范点和企业节水示范工程,强化节水型社会建设。 

冯仲凯强调,做好节水工作是践行我省市场、绿色、民生“三维纲要”的具体举措,事关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加快实现湖北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深化节水领域改革创新,必须强力落实好几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一要用好考核手段。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相关制度和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督查问责机制,全面实施计划用水和用水计划调控,实施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征收水资源费制度,严格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严控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二要用好组织手段。建立健全完善水资源节约责任制、节水法规体系和节水支持政策,构建稳定的节水投入保障机制和良性的节水激励制度,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节水供水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成立市、县级节水办。三要用好市场手段。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市场,推进水权制度改革,健全水权配置体系,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登记,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流转方式。四要用好示范手段。组织开展节水型企业、灌区、学校、社区、公共机构等创建活动,组建节水行业协会,为政府部门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工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循环用水,技术改造城市供水管网,全面推广使用节水型器具。五要用好宣传手段。加强节水技术指导与服务、咨询和培训,完善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评估用水单位用水水平,挖掘节水潜力,推进节水管理与监控系统信息建设,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节水,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和自觉性,营造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 

在学术交流环节,省水利厅、武汉理工大学、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武汉市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办公室等单位代表进行交流发言。 

省节约用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省水利厅及其直属单位、各地市州水利部门、各水利水电科研教育机构、部分用水企业等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此次论坛。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