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得主风采

16.10.2014  18:41

实习生:邹方、杨瑞、吕蕾、肖海闽

第六届杰出教学贡献校长奖日前揭晓,获奖者分别是:基础医学院教授汪晖、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罗运柏、第一临床学院副教授胡苏萍、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樊启斌、历史学院教授潘迎春,动力与机械学院教授石端伟带领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教学团队。

他们专注教学工作,醉心育人事业,用一言一行树立榜样,辐射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汪晖:医学生们的故事会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课程之一,但谈起医学基础理论课程,不少医学生都会觉得枯燥乏味。不过,在基础医学院教授汪晖的药理学课堂上,再晦涩难懂的理论也成了“纸老虎”。

汪晖是个不折不扣的PPT高手,在她的课堂上,黑板前精美的PPT与她富有激情的讲授相得益彰,学生不仅能在PPT中轻而易举地定位知识要点,也能在生动的言语间充分理解细节,体会药理学的博大精深。下课后,她经常被学生团团围住,许久无法“脱身”,许多学生只为了弄清楚课上错过的“兴趣点”。

一种新颖的“案例+讨论”教学法被首次引入了药理学理论教学:讲台上站着的不再是老师,而是经过了充分前期准备的学生,坐在台下的汪晖则会不断针对学生发言与讨论给出提示和建议。

通过讨论课,感觉前几堂课所学的理论一下子就被消化了,这远比死记硬背更有效果。”虽然已经过去了好久,201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纪振宇依然对那堂精彩的讨论课给自己带来的“惊喜”记忆犹新。

汪晖还主动带领本科生开展科研项目,积极参与新课程的建设,在教学改革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获奖感言:

在我看来,教学比科研更重要。我的20年教学过程都是“培养人”的过程,一个课题做过了就过去了,但是培养的学生还能为科研、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这会让自己更有成就感。能够在教学上获得认可是一个教师最为光荣的时刻。

学生评价

临床医学八年制张璐:汪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能深深感受到她不仅仅是在教授课本知识,更是在引导你自主地思考问题,点点深入,层层剖析。

临床医学八年制2009级龚俊:治学严谨,平易近人,是初次接触汪晖老师的印象。上她的课,记忆深刻的是关于实验设计的讲解,从立题依据到实验方案,概念、理论阐述准确、严密,难点、关键点的阐述清楚,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深入浅出,密切联系实际、举例贴切新颖且比例适度,让我对实验设计有了充分的了解。

 

罗运柏:上课是件天大的事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副院长罗运柏教授今年已经58岁了。 在他从教的30年间,即使科研和管理工作再繁忙,他也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他认为上课是件天大的事。

对于罗运柏来说,每次上课就是一次考试,每次上课之前他都会做足功课。他善于从生活中的案例出发,提出问题。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明白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要将知识学活。每次讲到精馏这一部分时,他总是两眼发亮,特别带劲。虽然年过半百,但他看起来活力四射,挂在嘴边的笑容总能让教室中充满欢乐的气氛。

他的讲授并不枯燥乏味,而会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多年科学研究的体会贯穿其中。课间他喜欢坐到学生中间聊天,了解大家的学习生活情况,尽自己所能答疑解惑。

2009年,罗运柏主持开设的化学工程基础课程也成为了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成为同类型课程中唯一获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获奖感言:

在我的从教生涯里,我最看重教学,作为一名老师,上好课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只是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热爱教学的老师中的一个缩影。希望学校给一线教师更多鼓励,让每个老师都感受到教师这份工作光荣。

学生评价: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化学基地班2011级学生周忠豪:罗运柏老师随和、有趣,讲课能够深入浅出,并能够引发我们的问题意识,为我们提供研究思路。在生活中对同学们也是非常关心,耐心倾听我们的心声,及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2011级化学基地班许静:罗运柏老师在课下的认真准备都体现在课堂的一两个小时内,他是用一颗真挚的心在教学,孜孜不倦地将毕生所学和心得感悟传授给我们,我们从他那里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关于学术、生活的宝贵经验,这是在很多课堂上接触不到的。

 

胡苏萍:专注于教学足矣

 

我觉得我真的没做什么特别的事,只是做了一个老师应该做的。”第一临床学院副教授胡苏萍很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拢了拢已经半白的头发。

白T恤,黑裤子,再加上一双黑色皮凉鞋,就是胡苏萍平常的装扮。医学部教改班创立之初,她每天搭乘公交车从人民医院到医学部,跟着学生一起上下课,从不落下一节课。课堂上,她带着笔记本,始终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仔细记录着每个老师上课的时长及教学内容,甚至连实验课也陪着学生。

生活中,她是学生们敬爱的“胡妈妈”。CPPT课程中整合的传统课程达九门之多,学生下课的时间有时都会过了12:00。陪着学生上课的胡苏萍,为不让学生饿着听课,都利用课间时间去买面包给学生。

朝夕的相处拉近了胡苏萍与学生的距离,在毕业聚餐上,听说学生们要自己做菜,擅长厨艺的胡苏萍亲自操刀,系上围裙,为同学们做红烧鱼和炒鱼片。“菜一上桌就抢完了,还有人大喊没吃到”,忆及往事,胡苏萍哈哈大笑,一片慈爱之情溢于言表。

胡苏萍不仅要给学生授课,每周还必须去医院坐诊,照顾病人,此外还需兼顾科研等事务。“医院学校两头跑,哪边都顾不了,倒不如专注一件事,专心把学生教好,”胡苏萍坚定地说。为此,胡苏萍主动放弃了科研,不再招收研究生,把主要精力放在医学教学改革的课程上。

获奖感言:

医学教学改革凝聚了医学部所有参与改革老师的心血。作为一个老师,我要对孩子们负责。

学生评价:

第一临床学院2010级学生万沛星: 胡老师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她所倡导的教改较传统模式更加合理,有助于我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更符合国际要求的医学临床思维模式,对我们帮助良多。

第一临床学院2010级学生刘以文:胡老师是我大学生活中了解的最为负责的老师,作为一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师和医生,胡老师获得该项荣誉当之无愧。

 

樊启斌:常教常新

 

常教常新”是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樊启斌反复强调的一句话。

为把数学课上好,樊启斌在备课上花了不少心血,反复参照不同的教材。他对课程有严格要求,不仅要把一个问题讲清楚,还要把问题讲生动,将课程结合生活,让学生们更好地吸收理解。

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是樊启斌一贯坚持的理念。曾有一个患有癫痫的学生在上课时发病,樊启斌立刻上前,帮助他缓解病情。考虑到该同学的身体情况,樊启斌主动收他为研究生,并反复叮嘱其他同学,一定要好好照顾他。

樊启斌会花很多功夫去了解学生。在2013级弘毅班选拔出来后的第一节习题课上,樊启斌就能准确叫出所有学生的名字,甚至对他们的面试、笔试情况还有很深刻的印象。

在学生品德教育方面,他要求也十分严格。他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见闻,“樊老师总说,武大学子一定要懂礼谦让。”弘毅班的徐文强说。

在樊启斌的指导下,该院学生获批多项创新实验项目,并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2007年,樊启斌被选为武汉大学第二届“我最喜爱的十佳优秀教师”,并于2012年再次被提名。

获奖感言:

我所做的都是一些平淡的琐事,教学不是一项任务,把知识传递给学生,看到他们有所收获,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我享受这样的乐趣。

学生评价:

数学与统计学院2013级弘毅班学生徐文强:樊老师上课永远是富有激情的,板书也十分认真。但是他最让我敬佩的不是他超一流的学识,而是他对学生的学习尽职尽责。樊教授曾经在讲台差点晕倒,希望他身体健康,培养更多的学生。

数学与统计学院2013级弘毅班学生胡志鹏:樊老师多年奋战于高等代数教学一线,对学科的发展十分熟悉,获得此奖实至名归。

 

潘迎春:对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

 

历史是一门很好听的课,所以我要准备充分,更好地吸引学生了解历史。”历史学院教授潘迎春说,多年来她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带领一个又一个的学生领略历史的魅力。

走进近代世界史课堂,当天正好是课堂展示环节。展示前,有男生上台帮女生安装投影仪,潘迎春说:“最好自己学会使用投影仪,女生也要掌握许多技能,以后工作学习中都能用到”。

课堂中,有同学使用了一些与学习无关的趣味视频资料,希望以此吸引大家的兴趣。潘迎春指出,研究生学习不同于本科,要讲究严谨与专业,像这种一般的视频最好不要在PPT中使用。

也许因为如此认真谨慎,才使得她指导的多名学生毕业论文获得“湖北省优秀毕业论文”等各大奖项。正如潘迎春在采访时所言:“要对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生活中,潘迎春则又像妈妈一样爱护着每一个学生。

湖北美术馆举行的画展时,她会带着学生参观,并不时给大家讲解画家的信息、画作内容。她一改课堂中的严厉,耐心地对大家说,“不一定非要看得很专业,熏陶熏陶也不错啊!

她还带着学生游览吉庆街,将老建筑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学生感受老汉口的独特魅力。走累了,随意进入一家小店,或探讨菜品,或聊着家常,同学们感叹,“这是在武汉吃的最好的一顿饭。

获奖感言:

感谢我的每一位老师,我非常幸运,在每一个阶段都能遇到好老师。

学生评价:

历史学院世界史专业2013级硕士洪玲艳:作为她的“嫡系”学生,我觉得她不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是我的亲人。能够遇上这么一位好导师,无疑是我人生中一件莫大的幸事。

历史学院2012级世界史实验班的王楠:在学习上,潘妈妈会经常教育我们多读书,也正是在她的指导下,我的科研立项得以顺利进行。她严谨的治学态度,平和的为人处事,都深深的影响着我,成为我学习的榜样。

 

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教学团队 :让每一个学生从竞赛中获益

 

该团队包括动力与机械学院的石端伟、黄健、专祥涛、陈东、王建梅、宋凤莲、杨飞、陈正、王国顺、肖华、李正刚、廖冬梅、陈定、王晓进等14位教师,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等专业。

在他们的带领下,动力与机械学院的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智能汽车、机械创新设计以及机器人模型四项大赛引人关注,许多学生积极组队,参与其中,掀起全民竞赛热潮。

由动力与机械学院专祥涛、杨飞两位老师担任主教练,在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中,摘得3项一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此外,团队还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

竞赛时,如何把作品在有限时间里展示给评委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石端伟会给每一个队伍准确计时,对每一组作品展示和讲解方式都给出针对性建议。从展示作品的顺序,文字介绍,甚至哪个姿势都提出了意见。

临近退休的黄健教授,因心血管病曾多次住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却仍心系教学培训工作,推迟退休,指导学生参加机器人模型大赛。

尽管种种艰难苦累,老师们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对他们而言,辛勤的付出都是为了学生的好成绩,大收获。也正是老师们的这份认真严谨,这份坚持用心,让学生从中受益,在全国节能减排、智能汽车、机械创新设计以及机型四个大赛项目中频频获奖。

获奖感言:

这份荣誉属于整个团队,属于每一个为之付出的老师,更加属于动力与机械学院所有在专业与学术道路上不懈努力的学子。

学生评价:

动力与机械学院201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赵森:为了竞赛,我们拼了,老师们也拼了。宋凤莲老师经常和我们一起讨论作品思路,石院长也会在检查进度时“当头棒喝”,让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动力与机械学院2011级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单源洪:竞赛的准备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指导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帮助和悉心指导。他们往往能一阵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提出针对性意见。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出色的成绩。

(编辑:付晓歌)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