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89届世界纺织大会嘉宾访谈

22.12.2014  13:35
      编者按:11月2日—6日,来自美、英、德等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的300多名全球纺织领域专家学者参加由我校承办的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学校抓住机遇,配合《中国教育报》在会议期间和会后对与会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访,校党委书记尚钢、校长韦一良亲自策划、主持并接受访谈,历时50余天,12次大的修改,数易其稿。今天该报推出对嘉宾访谈的整版特别报道:“当科技遇见文化  能否比翼齐飞”,从“科技创新呈现新常态”、“科技与文化相得益彰”、“以全球化视野推进科技文化融合”、“高校当聚焦前瞻性人才培养”四个板块就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与共生进行阐述,引发众多媒体关注转载,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全文如下:  
(中国教育报整版报道)       日前, 由武汉纺织大学承办的第89届世界纺织大会暨第七届世界著名科学家论坛在武汉隆重举行。世界纺织大会是各国纺织领域交流的重要平台, 我国是全球纺织品生产与出口的头号大国,会议时隔10年,再次来到中国,意义重大。来自美、英、德等2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内的300多名纺织领域专家学者, 共同探讨纺织领域从纤维到服装的创新与发展。与会代表一致认为: 全球正在掀起新一轮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浪潮。本报记者就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融合与共生等问题采访了参会的科学家及学者。
      主持人:
      武汉纺织大学校长韦一良
      本报记者李薇薇
      访谈嘉宾:
      英国皇家纺织学会主席海伦
      国际纺织协会国际事务主席约翰·特史密斯
      “千人计划”专家、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院长王训该
      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戈登·华莱士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涅夫斯基
      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
      柬埔寨柴桢大学校长篷迪纳
      日本信州大学副校长滨田州博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
        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尚钢

      交叉融合
      科技创新呈现新常态
      旁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新常态下,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创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 要致力于发挥创新驱动的原动力作用, 更多支持创新型企业, 充满活力的中小企业, 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尽快形成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很多传统工业, 如中国纺织工业传统的比较优势面临着不断减弱的趋势, 亟须进行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
      主持人: 科技工作者迎来了一个怎样的历史时期? 应当秉持一种怎样的科技创新理念?
      戈登·华莱士: 就纺织领域而言,人们对纺织审美及功能性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必然促使纺织技术在材料和针织方法上不断创新, 努力使纺织品舒适度与功能化、智能化、个性化等实现完美融合。从技术层面讲, 在纤维中融入新的功能并且创造新的结构, 将给传统纺织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也会创造无数的商机。科技创新旨在追求卓越、不断发展, 其任务是通过科学进步和技术变革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当下, 我们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 应引入必要的文化及哲学思考, 思考科技创新背后的动力机制, 更多地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需求。
      涅夫斯基: 当前, 全球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和经济、政治变革步伐进一步加快, 世界主要国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科技创新, 并纷纷出台科技创新战略。例如, 美国在创新之路上走在前列,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以推动科技创新。一是重视创新的关键基础建设, 将GDP的3%用于研发; 二是重视为创新的主体———科研部门创造良
好环境。为鼓励创新, 美国提议将研究与实验的税收抵免永久化; 三是重视公共投资在关键领域的推动作用。能源、生物、纳米、太空、医疗以及教育等关键领域被美国政府认为是自己的分内事, 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展望未来, 科技创新将进一步呈现学科交叉融合的现象, 产业融合度越来越高。在科技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科研人员应把握本领域科技创新大势, 找准自身定位,着力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同时, 利用各种机会广泛参与国际科技合作, 积极吸收国际科技创新成果。
      俞建勇: 是的, 学科交叉与融合越来越紧密, 在这样的背景下, 科研人员在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的基础上, 更要学会宽容他人, 尊重差异, 加强沟通。比如, 从事基础应用理论研究和从事产业化研究的人员之间要互相包容各自的创新思维,互相融合各自的科技成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持之以恒是科研工作者最需保持的工作精神, 我之所以学习且从事纺织专业并一直坚持至今, 就是始终有一个信念: 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 见证中国纺织科技的由弱转强。
      尚钢: 通过专家的分析, 我们更加明晰———科技创新新常态下, 高校应积极回应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 联动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武汉纺织大学将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 联合打造中国首家三维立体纺织技术实验室, 其技术可广泛运用于高级防弹衣、汽车、飞行器等材料制造, 有望打破该领域欧美垄断局面。
      双轮驱动
      科技与文化相得益彰
      旁白: “没有文化的科技是没有灵魂的, 没有科技的文化是没有未来的。” 乔布斯和苹果公司, 告诉世人一个道理, 科技与文化融合, 更能打动人心。已在武汉纺织大学工作十余年的国家外专“千人计划” 维克多教授, 用三维立体化智能测量手段将服装工程学的相关技术运用于为个人量体裁衣。
      主持人: 历史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的时代,无一例外都是伴随着人文创新的导引。科技与文化两者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有哪些结合点? 如何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戈登·华莱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纺织材料提出了更多“功能性” 的要求, 人们的消费水平已呈现出优质化、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纺织行业的产业“个性” 已充分显现。比如, 对一个舞者来说, 制作服装的纺织材料可以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深刻影响, 也就是说, 服装的制作材料如果能在“功能性” 上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 就是实现了纺织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的互动和双赢。我认为在这一过程中, 文化的理念始终贯穿于纺织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中, 不断为新技术的产生注入动力。
      俞建勇: 华莱士院士的观点力证了科技和文化是能够融合的。在历史上, 亚里士多德时期崇尚理性,这种理性思想被带入到科学领域, 两者就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而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神学拒绝一切科学, 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这两者之间便出现了对立。也就是说,科技和文化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就像少数民族服饰的材料大多是天然的棉布,图案则是其民族的特征,而传统图案加工技法可以说已经是其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若能把这种传统技艺与现代的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在产品的设计和加工理念中使传统文化瑰宝进一步保留与弘扬,无形之中就会使产品的价值更大。
      滨田州博: 俞建勇院士举的例子让我们深思。日本在工业化发展初期有过否定传统文化的现象,也存在过一些单一的文化思潮,甚至出现过严重功利化现象。因此, 我们不能老是说传统的文化就是对的, 也不能说新的文化就是好的, 而应该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我们非常鼓励学生出国留学, 以吸收更多的文化, 如中国传统文化。同时, 我认为文化的元素在科技创新中尤为重要, 比如日本优衣库, 它就是根据世界各地人民不同的传统文化, 根据不同地域人民对颜色及款式的喜好, 大批量生产, 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从而获得了巨大成功。
      王训该: 我的思考路径可能和大家有些不一样, 但思考的本源却是一致的。科技的本质其实是打破传统的, 我们要不停地研究出新的产品和技术, 来解决现有社会中所存在的问题, 这是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科研工作者, 我很敬重传统文化, 但是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 我们会发展出更多的文化, 也就是说,“文化” 其实是个动态的过程, 我们在创新的过程中会不断注入新的文化, 来实现科技与文化的“双赢”。文化与科技是一个很复杂的关系体, 实现文化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合作。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去整合各类资源, 从而将我们的科技创新变得更加高效。比如, 在19世纪, 有机化学家帕金很偶然地在试验中,得到了一种紫色溶液, 也就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染料—苯胺紫。而在当时, 紫色是欧洲最高贵的颜色。后来, 这一技术被申请专利并大量生产, 这就是一个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很好例子。
      发展趋势
      以全球化视野推进科技文化融合
      旁白: 中国古代, 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 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利互惠的动人故事。如今, 一个新的战略构想在世界政经版图从容铺展———共建“一带一路”。 回顾历史, 两千多年前, 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 进行文化交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使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 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主持人: 技术创新层出不穷, 技术产品日新月异, 但社会被技术产品包围时, 文化理念与元素相对缺乏。纺织品是物质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 向来被人们视为技术的产物、文化的象征、艺术的结合和贸易的载体。比如: 纺织领域出现的通过新技术手段再现汉绣的技术, 在功能性面料与服装设计中融入传统元素。科学家、高校科技工作者应如何在科技创新的思维中融入文化理念?如何寻找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将文化创新成果走向国际的路径?
    篷迪纳: 华莱士院士的观点亦是当今很多科学家努力的方向: 科技创新要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追求。苹果公司为什么这么成功, 就是因为它很好地将艺术、人文关怀与创新结合在一起。我们要不断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 去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 我们不能仅仅将科技创新的暴发点集中在大型科研机构与名校,而应扩大创新创业服务对象的范围, 在校大学生可以在校内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学习, 毕业生可以投身创新、创业的队伍,目前中国创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新园区就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还要更多地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自主科技创新层次与规模。科技创新不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 而是应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要以服务普通老百姓生活为根本, 例如武汉纺织大学成立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使得牛仔裤也可以防水、防油、防污,这就是科技创新服务对象的转变。
      海伦: 科技与文化这两者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本次纺织大会上, 一位来自阿联酋的女设计师在演讲中谈到在他们国家, 女性的服装款式从古至今都未改变, 几乎都是从头包裹到脚。而在她对本国服装的创新中, 她所用的方式并不是大面积的裁剪, 让服装更短或更暴露, 而是创造了更多具有文化意义的图案, 并运用不同种类的面料, 使得传统的服装与世界时尚接轨, 实现了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的完美融合。
      滨田州博: 我完全赞同篷迪纳校长与海伦主席的说法。科学并不处在文化之外而是处于人文精神之中, 科学技术的发展本身是渗透着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科学技术发展所创造出来的“物质世界” 不是一个“没有精神内涵” 的世界, 而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内涵的“人化” 世界, 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呈现出一个“人化” 趋势, 比如, 意大利传统手工业历史悠久, 他们所走的产业类型能够很好地与文化相融。总的来说, 科技和文化有时候相互支持, 有时候相互冲突, 但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 肯定是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
      约翰·特史密斯: 世界文化与教育中心的转移与科技创新呈现出很高的相关性, 文化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引擎, 在科技创新和服务引领社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德国是现代学术自由的发源地,近代德国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为德国培养了大批受过系统训练的高级人才,使得德国经济突飞猛进, 也使德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
      抢占前沿
      高校当聚焦前瞻性人才培养
      旁白: 有数据表明, 20世纪初, 纺织经济主要依靠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科技贡献率只占20%。上世纪80年代后, 发达国家纺织产业的科技贡献率已经提升到60%
~80%, 并逐步向知识智力型产业发展。发达国家拥有在技术上的优势和制定规则的优先权, 以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劳动壁垒为由, 严重限制了中国纺织品的对外出口。
      主持人:未来,科技创新只有不断加强科技、产业、文化融合度, 才能抢占国际前沿。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前瞻性人才是高校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高校管理者应搭建怎样的平台让前瞻性人才脱颖而出?
      孙瑞哲: 大学要向年轻人普及何为“科学”,让他们知道从事科研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也应该考虑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科研活动, 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丰富的教育实践和创新体会。我们的大学需要培养的是能够适应当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广博知识,创新的思维和健全的人格特征。当然,创新人才还要有很强的人际沟通能力。缺乏沟通能力,将有可能导致许多科研成果无法正常转化。
      海伦: 孙瑞哲先生关于创新型人才要有广博知识的观点,我是不是可以拓展为:高校应秉持“国际化视野”的办学理念,加快国际合作办学的进程,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按照国际一流大学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规划自己。同时应该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和学习世界上先进的学习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都应当带着问题意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提问,启发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去上课,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在课上带着问题同教师进行互动。
      涅夫斯基: 海伦主席提出的“问题意识” 也是影响科技创新的“拦路石”。大学是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努力适应未来国家发展的需要, 将创新人才培养与科研、教学、团队合作完美融合。同时, 要建立更加开放的课程体系, 点面结合, 注重启发式教学, 不断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避免“强制灌输”。例如美国斯坦福大学, 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 开设了6000多门本科课程, 平均每个学生可以单独享有一门课程。因此,学生不必按某一固定模式塑造自己,在学业上享有最大限度的自主权,可以充分发挥潜力与特长, 各取所需, 各得其所。
      尚钢: 各位世界顶级专家的观点给了高校管理者很多启示。高校应保持面向世界的姿态, 把教师及学生推向国际舞台, 鼓励他们充分利用国际“顶尖级” 学术资源, 积极参与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活动,要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改革课程设置、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比如,我校提出“专业嵌入产业链,产业哺育专业群”的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思路,在湖北省率先成立现代纺织学院试点,非常注重国际课程的开发和国际交流的学习平台的开发,鼓励大师级学者为本科生上基础课等, 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要改革教育评价机制, 让企业、社会参与评价, 优化学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