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司法局以五大理念为指引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今年以来,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司法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找准法律援助工作结合点,开拓思路,扎实开展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截止6月底,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办理城乡困难群体法律援助案件和事项共计672件,较好的完成了当前的工作任务。保证人民能够得到法律的帮助,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产生于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起,发展较快。供大于求,供给侧就要改革。求方面一要是公民知晓率不够,全覆盖广度不够,要在这方面下功夫。要建立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法律援助是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政府的责任。公民享有法律赋予的各种权力,是全社会的责任。法律援助的对象是弱势群体,通过法律援助让其有希望,如人对未来没有预期,一命换一命,社会就不稳定。我们要探索更多措施体现法律援助的便利性,根本转变“信访不信法”的现象。
开拓“创新”思维,提高群众认知。在坚持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五峰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开拓创新、多管齐下加强法律援助宣传工作。一是利用县、乡、村各处的法治文化广场、法律援助工作站平台,设置法律援助宣传专区,向群众普及法律援助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完善法律顾问全覆盖制度,司法局今年根据法律顾问覆盖制度试点的相关情况,及时进行了制度修正和完善,以“一村一顾问、法律专家在身边”的形式,进一步完善了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建设;三是充分利用的新兴传播媒体,利用“法润五峰”等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发布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相关信息,打造“互联网+法律援助”模式,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宣传全覆盖。四是重新制订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事项和案件补贴发放暂行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案件补贴向“市标”靠齐,在提高法律援助办案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高标准、严考核”,从制度创新的角度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办案质量。
坚持“协调”发展,补齐短板弱项。针对我县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占比不高的情况,我们通过多措并举补齐短板,优化办案结构。一是简化刑事法律援助申请。缩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的审批时限,刑事法律援助案件实现“当天受理、审批与指派”;二是进一步完善县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和律师值班制度,变“在家等”为“在身边”,从“预约”到“随时”,进一步畅通刑事法律援助渠道;三是继续加强和公检法机关的沟通、联系,定期交流信息,就刑事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制约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发展的因素等情况进行充分交流,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制度。
完善“绿色”通道,扩大援助范围。一是本着便民利民的原则,在办公楼一楼新设了法律窗口,建立了窗口律师值班制度,畅通法律援助申请通道,并对行动不便、有特殊困难的残疾人提供免费上门服务。二是针对涉及妇女儿童权益的案件,实行优先咨询、优先受理、优先指派等“三优服务”,尤其对于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经调查核实后,实行先受理后审查,第一时间给予法律救助。三是根据我县新县城搬迁建设过程中的新特点、新形式,将“农民工工资、军人军属权益保障、土地侵权”等纳入法律援助范围,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
探索“开放”思路,推动务实合作。一方面,与县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相互配合,根据受援人的需求变化,完善和新建法律援助工作站(点),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另一方面,组建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案件旁听庭审评议小组,开展法律援助案件旁听活动,确保旁听庭审案件数量不低于今年承办诉讼案件总数的5%,全面提升法律援助办案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建立“共享”机制,同创和谐社会。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县司法局始终坚持“应援尽援”原则,降低受援门槛,简化申请手续,扩大受援范围,让城乡困难群众共享法治阳光。
我县法律援助的不足,对策与建议。
一是要提高法律援助的质量。高配中心人员队伍,在一般基础上高配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保障队伍力量。通过招录、聘用,提高援助中心人员储备,明确机制定岗定责。要发展一支基层法律援助志愿者队伍,吸纳包括人民调解员、治调主任和具备一定法律素养、有调解经验的人员,编制志愿者名册,统一管理、统一指派,参与立案、非诉讼法律援助案件调解,化解基层存量。
二是加强地方立法与法律援助的协调建设。多调查研究、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搞好法律援助工作总结,多向县领导汇报、发挥好参谋作用。
三是确保法律援助经费,政府拨款是根本保障、多渠道资金来源是重要辅助。
四是完善监督机制,倡导律师、法律工作者、自愿者自愿法律援助,授予荣誉性奖励,形成法律援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五是加强法律援助业务培训学习,注重把我们党的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法律援助工作中去,让其焕发无限生机与活力。(谢朝钧、张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