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司法局严格落实两个责任 提升勤政廉政水平
今年来,枝江市司法局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突出问效问责,层层传导压力,严格落实“两个责任”,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队伍面貌发生全新转变,各项工作呈现出争先进位良好态势。
一是建立制度化的工作机制。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放在工作首位,全力推进“两个责任”落实。将廉政建设与局领导包科室、驻所联系点等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完善点线面结合的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职责,建立党组书记负总责,纪检组长负专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干部全员履职尽责,层层问效、问责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年初,分层次与班子成员、各科室处所负责人、全体干部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明确目标任务,将执行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和干部个人效能考评项目,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开展。
二是开展常态化的廉政教育。将反腐工作关口前移,立足于常态化教育,着眼于长效性防范,深入开展“正风肃纪、争当好干警”、“守讲树”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全面学习贯彻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增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意识。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以“上廉政课、看反腐片、观警示基地、发廉政短信、挂廉政警示牌、读廉政书、听廉政报告、写廉政心得、考廉政题”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月活动,增强依法行政、勤政廉政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规范执业、执纪、执法和纪律作风教育,确保坚定政治方向,忠实履行神圣使命。
三是加强痕迹化的自律管理。贯彻《廉洁自律准则》8条规定和中央省市廉洁从政有关精神,采取领导示范,党员干部监督配合的方式,建立台帐加强队伍廉洁自律监管,做到自省自警、严格自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修订完善机关管理系列制度110个,汇编成册。突出重点,加强廉洁自律规定执行,做到不举办节庆、达标评比活动;不以开会、考察、培训名义变相公款旅游;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个人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从严治理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借机敛财问题;不用公款或接受邀请进行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不利用职务影响谋取不当利益,不违反规定私自从事营利活动;不违反规定收、送、发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等。
四是推行程序化的风险防控。贯彻中纪委《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建章立制,规范程序,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建立领导班子和科室所处负责人年终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函询、问责等党内监督制度,突出对重点对象、领域、环节实施监督防控,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公有资金、公务接待、公车、工作纪律和“三重一大”项目风险防控,规范人财物事管理。先后投入56万元改造5个司法所、建设局综合档案室。严明司法行政各项业务流程,加强依法行政和法律服务执业执纪、服务公益事业、作风纪律风险监管,提升工作质量和服务中心水平。
五是加强全民化的行风监督。开展政风行风建设,聘请29名法治执法监督员进行监督,采取设举报信箱、电话,发意见征求函、走访座谈等形式,强化全社会对法律服务行业监督。重点监督法律服务人员不讲诚信、乱收费、收费不办案、与法官不当交往、不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不按程序办证、办错证假证等问题,做到防微杜渐,切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全市54名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年代理诉讼、非诉讼法律事务2500件以上,办理国内和出国出境公证800件以上、司法鉴定400件以上,实现当事人对法律服务零投诉。《枝江市公证处规范建设群众满意百分百》被省司法厅作为亮点品牌进行推介,2件援助案件、1件公证卷宗被评为优秀案件、卷宗。
六是开展刚性化的效能建设。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将纪律挺在前面,把改进作风、严肃纪律、改善服务质量作为效能建设重点,细化考评,指定专人督办考核,一月一公开,一月一结硬帐。严格机关考勤、去向报告和请销假管理制度,做到上班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机关运转效率提升。建立集法律援助、调解维稳、社区矫正、法律咨询等为一体的机关日常值班制度,落实岗位责任、服务承诺和首问负责制,简化办事程序,提升司法行政服务发展的水平。今年来,开展明察暗访12次,发督察督办通报13期,协助市纪委处理违反八项规定案件2件2人次,给予党内严重警告1人,警告1人,行政免职1人,通报批评1人。
七是实施公开化的源头治腐。推进“阳光政务 ”建设,扎实抓好党务、政务、事务公开,从源头上治理腐败问题。重点对财务收支、评先评优、晋升晋级、大宗用品采购、房屋修缮等进行公开,主动接受监督。健全政务公开等责任制度,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公开部门信息200条以上,促进依法行政。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严格做好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所年检注册及法律服务从业人员资格审查工作;推行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公开服务职责、规章制度、收费标准、执业程序。推行法律援助网上审批、网上办理,加强机关经费、专项业务经费公开监督,防止体外循环。受理信访举报3人次,处理政风行风热线5条,做到事事有回音,有效提高群众监督质效。(胡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