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青少年上网安全报告发布 八成青少年曾遇不良信息

01.06.2016  22:29

5月31日,中青奇未联合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发布国内首个青少年上网安全报告《2016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白皮书》。数据显示,近80%的青少年在上网期间接触过不良信息。其中,诈骗、色情和暴力为青少年接触最多的不良信息类型。八成青少年上网接触过不良信息。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18岁青少年(小学、初中、高中)网民数量约为1.5亿,占中国网民总数的20%以上,我国网络用户呈现出低龄化特点。

六一儿童节之际,中青奇未联合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发布《2016互联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分析白皮书》(下称白皮书),对国内青少年上网安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白皮书显示,约6成青少年常用电脑上网,约7成青少年常用智能手机上网。

记者在白皮书中看到,青少年上网以社交/娱乐为主,学习时长仅占整体上网时长的8%。在小学生中,游戏是被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应用服务,达40%。而在初中生和高中生中,社交/聊天是被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应用服务,使用比例同是66%。

现阶段,接触过不良信息的青少年比例惊人,高达79%的青少年称通过网络接触不良信息。其中,诈骗、色情和暴力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三大不良信息类型,而社交软件、网络游戏、网络视频已成为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主要途径。

        六成家长认为孩子上网时间不可控

调研显示,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接触网络,但强调上网要适度。然而实际的情况是,青少年对网络严重依赖,59%的家长表示孩子“有空间时间就会上网”;47%的家长称孩子“一旦上网就不想离开”;更有31%的家长表示当孩子不得不下线时“心情会变坏”。此外,青少年上网还存在超时、超频等行为。

多数家长认为青少年上网严重存在时间不可控等多种问题,急需监督和管理。数据显示,58%的家长称孩子上网时间不可控,同样有58%的家长称孩子上网耽误了学习,54%的家长称孩子在网上看到过不良信息,50%的家长称孩子上网成瘾。

从上网场所来看,家庭仍是青少年最主要的上网场所,其次是学校。然而中青奇未调研发现,作为电脑必备应用,高达32%的学校未安装电脑安全软件。同时,至少20%的学校没有采取过青少年上网安全管理措施,青少年校园上网环境堪忧。有63%的教师最担心青少年上网成瘾,56%的教师则最担心青少年上网看到不良信息。

护航青少年上网安全应普及上网管理软件

针对青少年上网安全堪忧的现状,中青奇未副总经理、青少年安全上网专家谢鹏建议,应从思想教育、软件管理、完善立法和多方治理等方面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安全上网护航。

中青奇未在调研中也发现,在防范青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措施中,“使用上网管理软件”被家长认为是最有效的措施。同时,家长也期望上网管理软件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安全的上网环境,如拦截不良信息、杀毒、限制访问某些网站等。

对此,谢鹏表示,引导青少年科学健康上网,亟待普及上网管理软件。应支持研制网络不良信息过滤技术,并在家庭、学校、网吧等青少年上网集中地点的计算机上以及青少年使用的智能手机上推广安装不良信息过滤软件,阻断网络不良信息向未成年人传播的路径;支持家长监控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使家长能够对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进行适当干预;此外,建议网络游戏开发者设计针对青少年的防沉迷措施,从而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科学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