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小南湖水质达历史最好 凤眼莲治污5个月居首功
全自动采收机两天内可将疯长的凤眼莲采收完毕。通讯员刘侃供图
(记者陈永权 实习生陈灿)经过5个多月的治理,千亩小南湖氨氮下降80%,水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吸污大王”凤眼莲(俗名水葫芦)功不可没。这意味着武汉市首次在千亩湖泊大规模凤眼莲治污取得明显成效。
小南湖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360亩,由于周边高楼林立,入湖污水未完全截断,水质污染严重。环保监测显示,今年1~5月该湖平均总氮12.92mg/L,总磷0.57mg/L,氨氮3.98mg/L,超标8倍,为黑臭的劣五类水体。
今年5月份,武汉水资源环保事业促进会在该湖进行凤眼莲治理水体污染试验,1000多亩的湖面上长出6800多吨凤眼莲,不停“吃掉”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并在冬季到来之前全部采收完毕,风晒后运到农田或林地作有机肥,变废为宝。
凤眼莲治污的效果立竿见影。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20日~10月30日,先后进行的14次监测,凤眼莲生长的6-10月与前5个月相比,该湖总氮下降27.55%,总磷下降52.28%,氨氮下降80.25%,水质明显改善,往年成批死鱼翻塘、湖水发臭的现象没有出现。
凤眼莲治污的性价比极具优势。据省农科院今年9月份检测,小南湖凤眼莲含氮0.222%、含磷0.142%、含钾0.216%。按照提取氮、磷计算,如果没有新的外源污源和底泥释放,6800吨凤眼莲可以把全湖水质净化到地表五类,不仅远低于其他水生植物治污的成本;而且,比污水处理厂处理氮、磷的成本也要低50%以上。
武汉水资源环保事业促进会会长程康彦称,这是我市第一次在千亩湖泊较大规模地采用凤眼莲治污,也是第一次在没有清淤、没有全面截污的湖泊治污。虽然仍属试验性质,取得的效果离治理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但至少说明治理富营养污染水体,凤眼莲具有担当“先锋物种”的优势。
据介绍,只要按照采收能力合理确定治理与种植水面,搞好打桩围栏,及时采收,就能有效控制其生长范围和密度,避免疯长成灾。为此,程康彦自主研制的全自动凤眼莲采收机等,高效简便,保障及时快速采收。
程康彦认为,凤眼莲治污是一条低成本、高效率、效果好的湖泊治污新途径,对于水体众多、治污任务繁重的地区,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并适合在污染较重的乡村塘堰,已经截污、劣五类水质的小湖泊、港汊治污中推广。
据悉,程康彦从原武汉市委副书记退休后,一直关注武汉环保污染治理问题,并于2012年成立了武汉市水资源环保事业促进会,潜心钻研利用凤眼莲治理湖泊污染。近6年来,他从东西湖小墨水湖试验起,逐渐大规模实行凤眼莲治污,为提高凤眼莲采收效率,自主研制全自动凤眼莲采收机,并获得两项国家专利。
责编:朱曦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