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过度医疗应该下猛药了

28.11.2015  13:51

   过度医疗与医改方向背道而驰,甚至弱化了医改的公平效果。为此,必须对过度医疗彻底动手术、下猛药。有人建议,为化解医院“不得不”依赖过度医疗,当加大医疗投入,这应引起有识之士的热议,使之成为公共议题。

   切一个鸡眼花2000元,做一个阑尾炎手术9000元。记者最近在山东采访发现,医院的过度医疗已部分抵消医保的“政策红利”,致使有些医保基金没有“花在刀刃上”,患者的“受益感”被削弱。卫生、人社等多部门协同控制医药费用过快增长,让医保基金惠及更多患者,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

   权威统计显示,从1991年到2013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的年均增长率为17.49%,如果现有的政策环境不变,预计2015年我国人均医疗费用的年度增长率为14.33%至18.24%。当人均医疗费用不断保持高速增长,且根本停不下来,谁来买单?持续下去,必然掏空医保基金。

   前不久,人社部医保部门一位官员在“互联网医疗新纪元”论坛上透露,医保基金支出不断增高有三方面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加快、医保覆盖人群增多和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其中,医疗费用上涨过快对医保基金的影响最大。为何上涨过快?除了药品费用、检查费用和耗材费用快速增长,过度医疗才是最重要原因。

   医保患者能报销,医生多开药自己能拿提成,双方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其中,某些惟利是图的意愿和医生难辞其咎。在国家的强势打压下,他们不敢以药养医,便选择以检查养医,本来做CT的做核磁共振。大量医保资金以“检查费”的名义被医院“吞掉”。有的院长甚至变成了嗜利商人,院长们只要坐在一起,就谈自己的业务收入、床位数、病人数,未来要达到的床位数、业务收入。为此不惜剑走偏锋,大搞歪门邪道,打患者主意,打医保基金的主意。

   当然,对于过度医疗现象也应分两方面看,一方面国家不是没有应对之策,也不是没有预计,一开始就有官员提醒,因为医疗费用的源头是在医院,所以要对医院的医疗行为、用药行为进行规范,使一些不合理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受到严格的控制。但是再完美的制度设计也难免存有漏洞,无法做到绝对避免被钻空子。另一方面也说明遏制过度医疗,现有的制度设计需要改进,固然须拿不守规矩的医院开刀,但是如何出台更有效的措施,迫在眉睫。

   医保制度设计如何完善?方向只有一个,就是遏制小病大治、轻病住院、过度检查等等。比如医保在制度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医保卡用得少的,报销比例应高一点,用得多的人,报销比例应该低一些,对于多年不使用医保卡的人,可以奖励做全面体检,从而约束滥用医保基金的现象。

   目前一些地方尝试引入大数据监管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智能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先是将参保人信息整合在每人一张社保卡上,医保医师也“一人一码”,生什么病,用什么药,大概需要多少费用都在监管平台上有规定。如果病人是感冒却要医生开降压药,医生一旦默许,医保监管平台就会跳出警示语——违规操作。有的地方在医保支付方式上进行改革,有的地方设立额度限制,推行按病种分组付费模式;还有的地方按人头按病种付费。此外,一些地方把提高医疗质量、减轻患者就诊负担与各科室的考核挂钩,对不合理用药和不符合诊疗规范的医务行为进行警告。

   防治固然重要,惩治同样重要。过度医疗涉嫌构成医保领域欺诈骗保行为,对此不可掉以轻心,司法机关有必要介入。同时,如果利用参保人员医保卡贩卖药品牟利,出借或冒用参保人员医保卡骗取医保基金,伪造证明材料骗取医保待遇,利用虚假发票骗取医保待遇,利用职务之便侵蚀医保基金等行为,应追究灰色利益链条上的所有环节,不可放过一个。通过依法严惩,震慑牟利之徒。

   今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理顺医疗服务价格。过度医疗与医改方向背道而驰,甚至弱化了医改的公平效果。为此,必须对过度医疗彻底动手术、下猛药,为防止过度医疗换马甲继续作恶,还应该不断提高应对之策。有人建议,为化解医院“不得不”依赖过度医疗,当加大医疗投入,这应引起有识之士的热议,使之成为公共议题。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