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秦真:三头六臂爱折腾
《双生海鸥》是秦真的第二本小说,这个刚刚20出头的女生出版小说,策划电影,投身公益,还是某公司的VP,少年得志的背后却有很多不为人道的故事与经历。
小时候的秦真并不出众,在同学当中总是受欺负那个。14岁,其他小朋友还在经历青春期的愤怒之时,秦真选择用文字来表达叛逆。秦真认为年轻人度过青春叛逆期可以有另外一种方式,于是她的首部小说作品诞生了。高中后,秦真跳级进入大学,同时攻读三个专业。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像是个学霸的标准养成史,外人看来顺风顺水,但对秦真来说,这样的成长经历却是她寻找信仰的过程,一路冷暖自知。大三的时候,秦真在俄罗斯交流学习,面对完全陌生的文化与生活环境,亲眼目睹暴乱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发生,抑郁症在那时出现在她生活当中。每天哭着醒哭着睡,有时一觉就是20几个小时,这样的状态经过两年的调理,才慢慢恢复过来。
第二本小说《双生海鸥》于秦真20岁时于莫斯科完成,然而距离最后出版还是经过十余遍的反复修改。《双生海鸥》讲的是一个关于灵魂和成长的故事,主人公朴溪和朱筱,前者是外在的大我——一个受着良好教育、有理想、有主见的女留学生,朱筱则像朴溪的灵魂,率真、自我、随性,常常游离于朴溪的身体,替她处理事务,发表评论。一个抛去所有外在束缚的灵魂和一颗现实而传统的中国心遭遇全然纯粹的西方世界时,爱情与成长,自我与责任,进取与消沉,光明与毁灭便紧紧纠缠。秦真以独特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在消费主义被全球化放大的现实下,朴溪和朱筱在“泛物质化”,甚至是“泛物信仰化”的迷茫中,寻找人生信仰的必要历程。由《双生海鸥》改编的电影也在秦真的努力推动下,紧锣密鼓地筹拍中,对于自己的多重身份,秦真表示,其实没什么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故事给到年轻人积极正面的一些影响而已。她认为每一本书都是历史洪流里的再次书写,如果她的作品能给一些人带来一些思考,那就是她莫大的荣幸和写作意义所在。
除了在文化上的追求,秦真在公益事业中也已经奉献了10个年头。也许是受家庭影响。秦真的爷爷奶奶是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批中国红军,自小就被灌输爱国精神和对社会的责任。秦真自小就热心参与公益,捐助多个慈善组织,并积极关注和推动着公益机构的未来发展。喜爱艺术的她学习过四种乐器,关注当代艺术。今年10月24日秦真将会在上海陆家嘴四季大酒店举办其一年一度的艺术公益拍卖晚宴,邀请各界嘉宾100位。她希望能将公益与当代艺术很好的结合,使得由公益参与拍卖的人能收藏到好的当代艺术作品,由拍卖参与公益的人也能为多少为公益事业出点力,不论对当代艺术还是当代公益都是互惠互利,一举两得的。
“施比受更为有福”,这一直是秦真工作的目标,也是她与人相处的信条,她将“能为别人带来什么”做为自己事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无论是工作,写作,电影,收藏,还是公益事业,秦真一直在践行对社会有益之事,而对社会有益之事也正是秦真自己喜欢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