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损害发展环境当零容忍
四家企业买地3年多,却因当地政府“一地二嫁”迟迟办不下规划手续;要企业交会费,却将大部分用于吃饭、养车、开会;检测费与职工绩效考核挂钩,局长竟称“不把肚子搞饱,么样搞工作”……近日,湖北省六部门接受媒体问政,暗访短片曝光多起损害发展环境案例。(8月27日《楚天都市报》)
近年来,湖北省着力营造“重商”氛围,不断优化全省发展环境,湖北也已成为全国行政审批事项最少省份之一,治理的决心,改革的力度,不可谓不大。然而每每看到这类损害发展环境的事例曝光,总让人痛心不已,出台了多少制度规定,为何还是会出现这些抹黑发展环境的事?在湖北投资创业的信心,经得起多少次这样的伤害?
事实上,环境好不好,客商最有发言权。无论是起早贪黑的个体户,还是招商来的大企业,但凡不能明明白白办事,遭遇各种束缚和阻碍,都说明发展环境还不是最优,依然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
当然,有问题不可怕,问题暴露得越充分,越有改进的方向。检测收费定指标,说明某些单位在发展面前,思维没有摆正,算的是小账,想着的是单位和个人的“小九九”,把本该用来搞好服务的行政权力,异化为维护个人或者部门利益的私器;招商引资合同莫名被废止,说明一些政府承诺的事,没有坚决兑现,还需要加强诚信建设;商户违规销售,本该罚款四万元,却因案卷当中一句话,罚款变一万元,说明部分地方公平意识欠缺,不按规则办事,厚此薄彼,对待各类市场主体没有做到一视同仁……
此次湖北媒体问政,就是不留情面地向种种让投资者、创业者望而生畏的软环境问题开刀。人人都是投资环境,处处都有投资环境,个中道理,众人皆知。优化经济环境,就是用铁的规章制度和积极的监管整治,对破坏发展环境的行为实施“零容忍”。对这些影响经济环境的典型案件,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才能让制度规章落到实处,才能以问题为导向,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严明的司法环境,公开透明的政务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湖北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抓不抓得住,风清气正的环境至关重要。发现问题不遮掩,直面问题一改到底,就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的一个良好突破口,定能查漏补缺,让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评论员肖杨)
(责任编辑 肖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