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残联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用心用情服务残疾人群众

10.08.2021  16:39

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武汉市残联按照要求扎实开展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心用情服务残疾人群众。

持续完善惠残政策体系

出台 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的意见 ,从加强机构建设、创新运营管理模式、提高补贴标准、明确资金渠道、扩大服务范围等方面对托养服务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提高残疾人居家服务补贴标准,并消除城乡差异,采取购买服务、委托村(社区)组织爱心人士或有照顾经验的近亲属提供服务等方式将服务延伸到农村残疾人家庭。

出台 武汉市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办法 ,提高残疾人职业培训补贴标准,鼓励用人单位为残疾人提供岗前和岗位技能培训,提出支持培育市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的相关举措。着力提升助残服务质量

强化康复服务。 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为3591人次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落实贫困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政策,按月为1.8万余名低保家庭精神残疾人发放服药补贴1923万元。对“盲人定向行走训练”、“肢体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家庭康复病床”三个项目补贴标准进行统筹,改进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举办肢障残疾人、听障残疾儿童、视障残疾人生活重建训练营各1期。通过“武汉残联”微信公众号发布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指导课程10期。

突出就业服务。 举办新媒体运营、美发美甲、花艺烘焙、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班,为886人次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26场,拓展线上线下就业服务,推荐603人次残疾人上岗就业。举办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集市、创业产品直播带货、创业培训辅导等活动40余场,建立创业产品销售链接15个,帮助残疾人创业。

丰富文化服务。 举办全市残疾人艺术作品展、特艺人才剪纸作品展,开展红色歌曲MV拍摄、红色观影、探访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在全市残联系统掀起“学党史、听党话、跟党走”活动热潮。举办残疾人特艺人才文化采风、残疾人手机摄影培训班等,残疾人艺术团演出2场;组织轮椅舞、飞镖、象棋、乒乓球等训练,丰富残疾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改进托养服务。 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全市托养机构运营正常,64家日间照料机构托养721人;13家寄宿托养机构托养302人。全市共为2045名残疾人提供居家服务,发放居家托养补贴4127人。

落实教育服务。 做好2021年残疾人参加普通高校招生相关工作,指导各区残联统计31名参加高考残疾学生情况,协助4名残疾学生申请考试便利。通过“武汉残联”微信公众号发布“心声手语课堂”6期,普及国家通用手语。

拓展辅具服务。 依托各区级残疾人辅具服务站开展辅具适配服务。持续开展好残疾人辅具维修工作,通过线上预约、线下上门的方式切实把服务送到残疾人身边。立足辅具生活馆开展辅具知识宣导普及,在“武汉残联”微信公众号发布辅具课堂微视频14期,提升辅具知识的认知度和知晓率。

扎实开展助残帮困活动

在全市残联系统开展 结对认亲、助残帮困”活动 ,市区残联全体党员干部上门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家庭286户,送去了小家电、炊具、米、油、消暑物资等生活用品用具,协调解决残疾人就业、婚恋、家庭无障碍改造、辅助器具评估等具体问题,为残疾人群众排忧解难。

深化 农科助残、乡村振兴”活动 ,携手市农科院,以行业扶贫为抓手,对四个新城区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实行结对帮扶,活动开展以来,共解决生产生活、康复医疗、就业创业等方面问题59个,帮助困难残疾群众增收13万元,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残疾人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成果。

开展社会助残活动。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开展为群众送温暖、听力筛查和适配等助残公益活动。募集总价值110万元的米、油、水果、衣被等生活物资,电动轮椅车、电脑中频治疗仪、听力残疾人无障碍通话系统等康复器具、辅具和口罩等防疫物资,捐赠给残疾人服务机构和困难残疾人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