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绿色化 挑战还很大——访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29.04.2015  11:00

实现绿色化 挑战还很大

——访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

人民日报记者 刘毅

3月24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这是十八大提出的“新四化”概念的提升——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之外,加入了“绿色化”,“四化”变“五化”。

  什么是绿色化,绿色化要破解哪些难题,如何才能实现?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请他作出详细解读。

   绿色化不等于绿化 要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循环、绿色、低碳

   记者: 四化”变“五化”,备受瞩目。什么是绿色化,绿色化的内涵是什么?

   潘家华: 从狭义的层面上讲,绿色化应该涵盖三个方面,即资源节约、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

  资源节约要求我们减少对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使自然资产得以保值增值。污染控制要求我们减少有害废弃物的排放,在生产的源头、过程和终端三管齐下,实现零排放或近零排放。生态保护则要求我们保护湿地、湖泊、海洋、森林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绿色化的真正含义,是要在价值观念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认同天人合一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要循环、绿色、低碳;在体制机制上,将资源节约、污染控制和生态保护作为目标、标准和检测手段。

  因而,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五化”同步,需要将绿色化放在突出位置,将绿色化融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是否为新型,农业是否现代化,检测的重要标准就是要看是否做到了绿色化。例如,我们以前理解的农业现代化是机械化、化学化,但如果是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破坏自然,不可持续,显然不是现代农业。

  绿色化包括绿化,但绝不是等同于绿化。从严格意义讲,表观上的绿化,在许多情况下不仅不是绿色化,而且有悖绿色化。例如在华北地区种植高耗水的草坪,在只能种草的半干旱地区种树,有违生态规律,是一种伪绿色化。

   绿色化对于其他“四化”的实现 有重要引领和检测价值

   记者: 绿色化将如何深远地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潘家华: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宜居、安全,要求天蓝、水清、地绿,要求食品安全,要求生态安全。现代工业化手段可以建设地下城市,也可以在极小的自然空间建设立体城市;城市化水平可以很高,物质财富积累可以很多,信息汇集传播可以很快,吃的东西可以热值很足。但这显然不是小康社会的全部,甚至不是小康社会所追求的。

  原因很简单。人是自然的一部分,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绿色,需要其它物种的陪伴,吃的东西不仅仅要有营养,还要安全、口感好。污水可以净化为饮用水,空气净化器可以去除室内的PM2.5,但我们需要的是天然洁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和养眼的绿色。这些不仅于人类,于其它物种也是不可或缺的。

  显然,绿色化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与现实意义。不仅如此,绿色化对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引领和检测价值。

实现绿色化面临主观意识、发展阶段及体制机制等挑战

   记者: 中国如何才能实现绿色化,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潘家华: 实现绿色化是一个过程,面临一系列挑战,有些是主观意识的,有些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则是体制机制方面的。

  主观意识上的挑战,主要是认识问题。“宁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有水快流,竭泽而渔”“唯GDP论英雄”,在这样的认识下,显然不可能将绿色化纳入议事日程,成为自觉行动,甚至将绿色化当成包袱,当成障碍。只有意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我们才可能将绿色化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融入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客观存在的挑战,涉及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情况。资源节约,提升效率,需要技术创新,需要人力资本。在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容易出现资源耗损多、污染排放高、服务业发育水平低的现象。而且,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水资源紧缺,耕地资源有限,生态环境整体较为脆弱。这样的客观状况,使得绿色化的进程必然艰巨而漫长。

  从体制机制上看,我国已经有比较成体系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标准,有较好的基础。而且,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绿色化纳入“五化”协同的总体方案,有较为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实现绿色化,最大的挑战在于条块分割,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需要在严格执法和狠抓落实上下更大的功夫。

   绿色化需要全社会参与 高碳消费、奢华浪费不可取

   记者: 实现绿色化,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潘家华: 绿色化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首先是产业的绿色化。目前,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在进行较大调整,环境标准更为严格,许多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在“梯度转移”的口号下,搬到中西部地区。这样必然造成污染转移。中西部地区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不能简单接受东部的产业转移,而应该是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整体转移,是转型升级的产业转移。只有这样,才能将绿色化融入工业化、城镇化。

  第二,绿色化必须要尊重和顺应自然。工业化、城镇化要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农业现代化也需要与自然相和谐。过量抽取地下水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使得农业生态系统难以维系,并非绿色农业。

  第三,绿色化需要消费的绿色转型。如果社会选择高碳消费、奢华浪费,就不可能绿色。我们需要认识到绿色生活是高品质的、健康的。当然,考核机制也需要纳入绿色化指标,使政府、企业认知并执行绿色标准,将绿色化落到实处。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